23歲就犧牲的抗日英雄,劉壯飛對父親說的一句話,感動了一代人

文/馮玄一

劉壯飛原名劉連費,又名劉佐康,是遼寧省巖子河鄉哨子河村人。他是家裡的獨生子,家裡條件不好,家境貧寒。但是這個孩子自幼明伶俐,熱愛學習,尤其愛讀《水滸傳》、《三國演義》等書,對古代的英雄十分崇敬,曾痴迷於對《三國演義》裡的那種排兵佈陣和戰略戰術的研究。家人見他學習不錯,而且愛讀書,便由他伯父資助,送他到岫巖師範學校學習,希望他畢業後能回到家鄉當老師。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的局勢被徹底打亂,日本人在東北步步緊逼,侵略者很快就佔領了整個東北。這使得很多愛國青年憤慨不已。劉壯飛也是一位具有愛國精神的進步青年。他看過國土淪喪,日寇橫行,便毅然投筆從戎,積極投身到反對日本侵略的抗日救亡活動中。


23歲就犧牲的抗日英雄,劉壯飛對父親說的一句話,感動了一代人


當時,他已經快要畢業了,學習任務很重。過多的參與各種活動,無疑會影響他的學業。他的一個同學曾對他說:"快要畢業了,你還是要以學業為重。"他回答說:"亡國當前,哪還能計較個人事和家事呢!"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壯飛",有壯志雄飛之意。

在這期間,劉壯飛和同學白君實等進步青年一起到街頭、到市民中間進行宣傳,控訴日本侵略者的在華暴行,並以朝鮮淪喪的沉痛教訓來喚起國人的救國之志。講到激動之處,他常常是聲淚俱下,很有感染力。他的宣傳才能逐漸得到發揮,不久之後,他便被抗日宣傳隊推選為抗日學生代表,到周邊縣區和農村開始抗日宣傳。


23歲就犧牲的抗日英雄,劉壯飛對父親說的一句話,感動了一代人


為了擴大宣傳效果,1932年秋天,劉壯飛從縣城出走,去尋找抗日隊伍。在行走途中,他不幸被一隊日本兵發現。日本兵將他抓住,對他進行了嚴刑拷打。但是他一口咬定,自己只是個學生。日軍見從他口中盤問不出有價值的信息,便放鬆了對他的看管。劉壯飛十分機靈,他於是趁日軍不防備,便偷偷跑掉了。僥倖逃脫後,他跑回家中避難。

劉壯飛的父親聽了他的遭遇後,非常害怕。他擔心獨兒子有三長兩短。於是,便想出了一個老辦法,那就是給他娶個老婆,想借此拴住他。劉壯飛不同意結婚,但是,在父親的逼迫下,終於還是娶了妻子。只是,劉壯飛並不安分,婚後不到一個月,他就偷偷離家出走了。他找到同學白君實等人,幾個人一起加入到鄧鐵梅領導的東北民眾自衛軍,隨後又結識了北平救國會派來擔任總參議的苗可秀,此後便接受苗可秀的領導,參與抗日活動。劉壯飛身手敏捷,伶俐狡猾,善於做偵探工作,當時人送外號劉神探。


23歲就犧牲的抗日英雄,劉壯飛對父親說的一句話,感動了一代人


1933年春,劉壯飛受苗可秀的委託,與白君實等人共同組建了一支別動隊。別動隊不斷髮展壯大, 1934年2月,別動隊改編為少年鐵血軍,大家推選苗可秀為總司,劉壯飛則擔任第一大隊隊長。劉壯飛在鬥中身先士卒,頑強勇猛,以不怕死著稱。於是,他的聯隊有"神軍"之稱。

1935年3月20日,劉壯飛在著名的湯溝殲滅戰中,率部擔任主攻任務,他親自帶領一個分隊衝在最前面,右腕負傷後用左手射擊,一直將八名日軍壓在一個大院裡,使敵人完全沒有還擊能力,後來,八名日軍七死一傷。這次戰鬥,劉壯飛的勇猛之名迅速傳開,令日軍聞風喪膽。


23歲就犧牲的抗日英雄,劉壯飛對父親說的一句話,感動了一代人


1935年7月,苗可秀壯烈殉國,劉壯飛擔任少年鐵血軍總指據。他的英雄事蹟傳到他父親耳朵裡後,他父親急忙從黑龍江感到岫巖,找到劉壯飛,勸他脫離抗日隊伍,跟他回家過安穩日子。但是,面對老父親,他態度堅決,他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值此國難當頭,不能只顧自家生命。我已發誓,一定抗戰到底,寧當中國鬼,不當亡國奴"。他的這句話,讓在場的部下無不深受感動。

老父親見他義無反顧,只得揮淚而別。

就在父親離開後不久,1935年11月20日,劉壯飛帶著隊伍在鳳城周家堡拉古溝一帶活動時,不幸犧牲,年僅2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