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就牺牲的抗日英雄,刘壮飞对父亲说的一句话,感动了一代人

文/冯玄一

刘壮飞原名刘连费,又名刘佐康,是辽宁省岩子河乡哨子河村人。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里条件不好,家境贫寒。但是这个孩子自幼明伶俐,热爱学习,尤其爱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对古代的英雄十分崇敬,曾痴迷于对《三国演义》里的那种排兵布阵和战略战术的研究。家人见他学习不错,而且爱读书,便由他伯父资助,送他到岫岩师范学校学习,希望他毕业后能回到家乡当老师。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局势被彻底打乱,日本人在东北步步紧逼,侵略者很快就占领了整个东北。这使得很多爱国青年愤慨不已。刘壮飞也是一位具有爱国精神的进步青年。他看过国土沦丧,日寇横行,便毅然投笔从戎,积极投身到反对日本侵略的抗日救亡活动中。


23岁就牺牲的抗日英雄,刘壮飞对父亲说的一句话,感动了一代人


当时,他已经快要毕业了,学习任务很重。过多的参与各种活动,无疑会影响他的学业。他的一个同学曾对他说:"快要毕业了,你还是要以学业为重。"他回答说:"亡国当前,哪还能计较个人事和家事呢!"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壮飞",有壮志雄飞之意。

在这期间,刘壮飞和同学白君实等进步青年一起到街头、到市民中间进行宣传,控诉日本侵略者的在华暴行,并以朝鲜沦丧的沉痛教训来唤起国人的救国之志。讲到激动之处,他常常是声泪俱下,很有感染力。他的宣传才能逐渐得到发挥,不久之后,他便被抗日宣传队推选为抗日学生代表,到周边县区和农村开始抗日宣传。


23岁就牺牲的抗日英雄,刘壮飞对父亲说的一句话,感动了一代人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1932年秋天,刘壮飞从县城出走,去寻找抗日队伍。在行走途中,他不幸被一队日本兵发现。日本兵将他抓住,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但是他一口咬定,自己只是个学生。日军见从他口中盘问不出有价值的信息,便放松了对他的看管。刘壮飞十分机灵,他于是趁日军不防备,便偷偷跑掉了。侥幸逃脱后,他跑回家中避难。

刘壮飞的父亲听了他的遭遇后,非常害怕。他担心独儿子有三长两短。于是,便想出了一个老办法,那就是给他娶个老婆,想借此拴住他。刘壮飞不同意结婚,但是,在父亲的逼迫下,终于还是娶了妻子。只是,刘壮飞并不安分,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偷偷离家出走了。他找到同学白君实等人,几个人一起加入到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随后又结识了北平救国会派来担任总参议的苗可秀,此后便接受苗可秀的领导,参与抗日活动。刘壮飞身手敏捷,伶俐狡猾,善于做侦探工作,当时人送外号刘神探。


23岁就牺牲的抗日英雄,刘壮飞对父亲说的一句话,感动了一代人


1933年春,刘壮飞受苗可秀的委托,与白君实等人共同组建了一支别动队。别动队不断发展壮大, 1934年2月,别动队改编为少年铁血军,大家推选苗可秀为总司,刘壮飞则担任第一大队队长。刘壮飞在斗中身先士卒,顽强勇猛,以不怕死著称。于是,他的联队有"神军"之称。

1935年3月20日,刘壮飞在著名的汤沟歼灭战中,率部担任主攻任务,他亲自带领一个分队冲在最前面,右腕负伤后用左手射击,一直将八名日军压在一个大院里,使敌人完全没有还击能力,后来,八名日军七死一伤。这次战斗,刘壮飞的勇猛之名迅速传开,令日军闻风丧胆。


23岁就牺牲的抗日英雄,刘壮飞对父亲说的一句话,感动了一代人


1935年7月,苗可秀壮烈殉国,刘壮飞担任少年铁血军总指据。他的英雄事迹传到他父亲耳朵里后,他父亲急忙从黑龙江感到岫岩,找到刘壮飞,劝他脱离抗日队伍,跟他回家过安稳日子。但是,面对老父亲,他态度坚决,他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值此国难当头,不能只顾自家生命。我已发誓,一定抗战到底,宁当中国鬼,不当亡国奴"。他的这句话,让在场的部下无不深受感动。

老父亲见他义无反顾,只得挥泪而别。

就在父亲离开后不久,1935年11月20日,刘壮飞带着队伍在凤城周家堡拉古沟一带活动时,不幸牺牲,年仅23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