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曹靜秋

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茶山
貴州是茶的發祥地、世界茶樹源地、茶樹原產地和中國古茶的源頭之一。1980年7月在貴州省晴隆縣碧痕鎮雲頭大山發現了迄今為止唯一的“茶籽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鑑定,是“距今100萬年的新生代第四紀四球古茶的茶籽化石”。
《茶經》是第一個記載貴州產茶的歷史文獻。唐代陸羽的《茶經》將全國茶區劃分為山南、浙南、浙西、劍南、浙東、黔中、江西、嶺南八區。《茶經·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依北宋地理學家樂史撰的《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二·江南西道二十·思州》記載,思州貢物有硃砂、水銀、茶;務川縣有白茶水;播州有黃蠟、生黃、茶;夷州有茶、硃砂、水銀、蠟燭。今遵義、桐梓一帶(唐、宋播州)、今務川、印江一帶(思州)、今德江、思南一帶(費州)和今湄潭、鳳岡一帶(夷州)是全國的重要茶區。

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茶經》
茶是貴州的重要經濟作物與產品。貴州的茶不但遍佈全省,而且品種多、質量優。依據清代嘉慶年間張澍撰、光緒十五年貴陽熊氏刻本刊印的《民國·黔南叢書》之一的《續黔書·卷六·茶》:“黔之龍里東苗坡及貴定翁慄沖、五柯樹、擺耳諸處產茶。而出務川者名高樹茶,蠻夷司鸚鵡谿出者名晏茶”。《弘治貴州圖經新志·黎平志卷七·土產》“洞茶,葉大而味美。”此處的“洞茶”,應是“侗茶”。該書“風俗”章對此註解:“夷漢集居,風俗不一。府治所部夷民種類非一,習尚亦異。謂洞人者,衣冠習尚一同華風,吹蘆笙木葉、彈琵琶二絃琴。”民國《都勻縣誌稿·農桑物產》:“茶,四鄉多產之。產水箐山者尤佳。有密林防護也。輸銷邊粵各縣,遠近爭購。惜產少耳。自清明節至立秋並可採。穀雨前採者最佳,細者曰毛尖茶。”該志《祠廟寺觀》之“長秀西嶽廟(今都勻市小圍寨鎮團山村一帶)”又引乾隆都勻知府《宋文型碑序》:“庚子歲(乾隆四十五年)餘守勻疆。兼理廠務茶園一局。隸在中間有西嶽王之廟。奉為本廠之神。”

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茶山採茶忙
《嘉靖貴州通志·卷之三·土產》概言:“貴州土地雖狹,然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略比川湖。”在記述物產時,“貨之屬”列為第三項,僅在“谷、帛”後。
《萬曆貴州通志·卷三·合署志·貴陽府·方產》中,按谷之屬九、蔬之屬三十四、果之屬二十八、藥之屬六十七、竹之屬十五、木之屬三十三、花之屬五十三、羽之屬三十六、毛之屬二十六、鱗之屬十五、介之屬六、貨之屬二十二項列出貴州省的物產後特別強調:“以上方產全省略同,以後各地止載特異者,而尋常者不贅見”。“貨之屬”條的二十二類產品中就有茶。茶在貴州明代的宣慰使司、龍里衛、新添衛、興隆衛、平越衛、清平衛、永寧衛、鎮寧衛的方產中是最重要的物產。弘治年間鎮寧州著名的“土產”就是茶,而且“州境皆出”。民國以前貴州的“土貢”為馬匹、茶芽、黃蠟、硃砂、水銀五項。當年今屬開陽縣的明代“水東十二馬頭”和程番府因出產的茶芽品質優異而“以充土貢”。水東十二馬頭和以金築安撫司(今長順縣廣順一帶)、方番司、臥龍司(均在今惠水縣境)上解的茶芽是貴州著名“土茶”開陽翁朵馬桑坪南龍茶。清乾隆年間,開陽南貢茶和貴定仰王貢茶兩個品牌是貴州省的貢茶代表。


明代《一統志》有“貴州茶府縣皆有”之語。
《康熙貴州通志》:“貴陽軍民府,茶產龍里東苗坡……平遠府茶產巖間,以法制之,味亦佳。”
民國《貴州通志·風土誌五》:“黔省各屬皆產茶,貴定雲霧山最有名,惜產量太少,得之極不易。石阡茶,湄譚眉尖茶,昔皆為貢品。”
龍場驛何先龍先生據清末民初日本出版的《中國之工業原料》統計:貴州十三府中有九府產茶,即貴陽、思州、興義、大定、都勻、平越、石阡、遵義、安順。一九五一年貴州茶葉產量達27000多擔,一九三六年全省年產茶葉200擔以上的縣有十七個,包括開陽縣、貴陽縣、貴定縣、甕安縣等。一九四七年貴陽有茶莊6家,茶食店140家。

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茶青
西漢時飲茶盛行,中產階層已日常飲茶,茶葉已為商品可市面買賣。世界上關於買茶和飲茶最早的文獻是西漢宣帝神爵三年資中(今四川資陽)人王褒所作的《僮約》,其文中有“膾魚炰鱉,烹茶盡具”和“武陽買茶,楊氏擔荷”兩句。《華陽國志·蜀志》有“南安、武陽皆出名茶”的記載。
茶業在全國興起的可靠史料是成書於唐宣宗大中十年的楊曄《膳夫經手錄》:“茶,古之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美人採其葉煮為茗粥。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曆遂多,建中後盛矣。”隨著吃茶、飲茶的興起,各地所產、具有悠久歷史的優質名茶成為貢茶。
貢茶源起於西周,迄今已有三千六百二十多年曆史。以茶作貢品的歷史和萌芽狀態的貢茶隨信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南方八個小國伐紂時,茶葉作為土特產品納貢。如《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後因巴蜀作戰有功,冊封為諸侯,作為封候國向周王朝覲禮時所貢納物品有“土植五穀……茶……”。
茶作為貢品始於唐代。《舊唐書·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九·食貨下》“貞元九年正月,初稅茶。”宋人徐鈞的《陸羽》一詩描寫了貢茶的產生:“野客耽茶著作經,一時評品亦良精。誰知茗飲成風后,從此朝廷榷法行。”雖然將陸羽推廣茶的作用有誇大的成分,但記載了貢茶的緣起。《舊唐書·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九·食貨下》記載了文宗開成二年十二月今徐州的“武寧軍節度使薛元賞奏:‘泗口稅場,應是經過衣冠商客金銀、羊馬、斛鬥、見錢、茶鹽、綾絹等,一物已上並稅。今商量,其雜稅並請停絕。’詔許之。”


自唐朝始,貢茶制度確立,除各地以茶納貢外,朝廷還在重要的名茶產區設立貢茶院督造貢茶。宋代貢茶的製造廠以“焙”為單位計算,官焙、私焙皆有。據天禧三年至乾興元年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著名建築師玉清宮建造人丁謂統計,宋初從南唐接管的茶焙公私合計共有1336焙。北宋茶學家宋子安《東溪試茶錄》中記載建安有官焙32所。

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普安境內古茶樹
貴州產茶歷史悠久,為貢茶交通的驛道貫穿全省。黔西南州普安縣除有千年古茶樹並至今保存有明代自黔中茶區經尾灑驛(晴隆)、新興驛(普安)至湘滿驛(盤州)、滇西的“茶馬古道”上最險峻的老鷹巖段10公里白沙古驛道。


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白沙古驛道
遵義在唐代因貢茶逓傳一度開茶馬貿易,宋代時已有團餅茶進貢。遵義及桐梓等處設有茶馬交易市場,用貴州茶易交青海馬。務川在五代時期已有“月兔”貢茶並在清初創立了“高樹茶”和“宴茶”品牌。關嶺縣花江鎮的往身為明洪武年間設立的“募役司”,主要職責就是接應軍隊來往、負責官馬鋪陳、監督管理茶商,到現在仍然是滇桂黔三省區接合部最大的馬牛市場。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在“黔州”官任上有描寫務川都濡“月兔”餅茶的詞《阮郎歸》:“黔中桃李可尋芳,摘茶人自忙。月團犀胯鬥圓方,研膏入焙香;青箬裹,絳紗囊,品高聞外江。酒闌傳碗舞紅裳,都濡春味長。”


貴州是貢茶的重要儲存地和貢茶生產地。《明史·卷八十·志第五十六·食貨四·鹽法、茶法》:“洪武末,置成都、重慶、保寧、播州茶倉四所。”其中的“播州茶倉”就在現在的遵義。《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五十七:“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庚申置成都、重慶、寶寧三府及播州宣慰司茶倉……聽商人交易與西番市馬。”直到正統五年革除播州茶倉,播州茶馬貿易前後歷時42年。《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卷六石阡志·山川》記載了一個貴州茶葉製作點地名“茶坊坪”,並明確“在龍泉司北”,龍泉司即現在的鳳岡縣縣城所在地龍泉辦事處。
豐富的茶資源為“貢茶”提供了產品的可能和質量的保障。
貴州的貢茶品種豐富、分佈廣泛,主要品牌如務川都濡、開陽南貢、貴定雲霧、普定朵貝、凱里香爐、金沙清池、大方海馬宮、印江團龍等。
唐宋兩代貢茶絕大部分都是蒸青團餅茶,即陸羽《茶經·三之造》:”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之句。故宋代貴州務川有“月兔”名茶,也才有蘇東坡以“月兔茶”為題寫下的貴州省產“餅茶”的歷史記載的佳作:“環非環,玦非玦,中有迷離玉兔兒,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圓還缺缺還圓,此月一缺圓何年。君不見鬥茶公子不忍鬥小團,上有雙銜綬帶雙飛鸞。”至明朝時,隨著炒青芽茶的出現,蒸青團餅茶漸漸減少,開始改貢芽茶,即散茶。

正式將貢茶改為貢“芽茶”自明朝始。據《明大政紀》記述,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十四年九月,詔建寧歲貢上供茶,罷造龍團,聽茶戶推採芽茶以進,有司勿與。”這也是貴州各地的“貢茶”歷史文獻、資料上只有“茶芽”而無“餅”的緣由。
清朝始,貢茶產地進一步擴大,江南、江北著名產茶地區都有貢茶,有的貢茶還是旨封的。如清聖祖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八年南巡江蘇太湖,巡撫宋犖購朱正元精製的品質最好的“嚇殺人香”茶進貢,康熙以其名不雅,即賜名“碧螺春”。從此,“碧螺春”茶歲必採辦進貢。

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採摘明前茶
元、明、清朝貢茶的採製方法和貢茶品目經630多年變遷產生了差異。元仍以蒸青團餅為主,明朝始改貢芽茶,妙青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採摘細嫩芽葉,炒製成形態風格各異的茶葉,蒸青茶、烘青茶、炒青茶並存。清朝貢茶在明朝的基礎上以烘青茶、炒青茶為主,創制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等,廣大茶區形成了多種茶類的貢茶。
“貢炮”作為貢茶專用名詞在貴州有記載的史實最早出於務川。明代楊慎《全蜀藝文志》載有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的《答從聖使君》:“此邦茶乃可飲。但去城或數日,土人不善制度,焙多帶煙耳,不然亦殊佳。今往黔州得都濡月兔兩餅,施州入香六餅,試將焙碾嘗。都濡在劉氏時貢炮也,味殊厚。恨此方難得,真好事者耳。”唐代都濡縣治今務川縣都濡鎮北,劉氏即五代劉龑創立的南漢。都濡茶由黃庭堅命名為“月兔茶”。
唐、宋時期務川縣(今沿河、務川一帶)因出產白茶而有“白茶水”,這是目前有史可查的貴州最早的茶葉品牌。明嘉靖《思南府志·土產》記載:“丹砂、水銀、銀硃、茶出婺川縣”。務川大樹茶與福建武夷山的烏龍茶,安徽歙縣的黃山毛峰,浙江杭州的西湖龍井等40種茶葉並列為清代名茶。


《萬曆貴州通志·卷一·民賦》:貴州布政司“貢額一年一貢……茶共一百二十八斤”。《萬曆黔記》記載的數量明顯減少,貴州布政司的貢賦自萬曆三十二年後為“三年一貢共茶芽貳拾玖斤”,但茶一直佔據著最重要的“貢位”。
《嘉靖貴州通志·卷之三風俗·土貢·》貴州布政司“三年一次類解茶芽共六十四斤三兩四錢三分”;貴州宣慰使司“歲解本色茶一十一斤二兩四錢二分五釐”。
《萬曆貴州通志·卷四·宣慰使司·貢賦》和《萬曆黔記卷十九貢賦上》同載:“水東等九長官司每三年一貢朝,覲馬九匹,歲解本色茶一十一斤二兩四錢二分五釐。”只是將嘉靖年間的“貴州宣慰使司”變成了“水東等九長官司”。
《嘉靖貴州通志·卷之三風俗·土貢·程番司》和《萬曆貴州通志·卷三·合署志·貴陽府·貢賦》與《萬曆貴州通志·卷四·宣慰使司·方產》均有“三年類貢茶芽五十三斤十一兩六錢五釐。金築司十三斤六兩一錢二分五釐;方番司二十五斤一兩七錢三分;臥龍司十五斤三兩七錢五分”。納貢者分別是“程番司”“貴陽府”“貴陽軍民府”,但貢額和納貢實體沒有變化,其中“類”改為“額”。在《萬曆黔記》中,“貢賦”分為“十目”記述,其中以“協濟夷人貢馬貢砂及各稅課之榷商”為目記載納貢內容。納貢者貴陽軍民府,但納貢數量文字為繁寫。

不明曉茶史的人講,畢節市的大方縣也有過“貢茶”。但貢茶“大方”完全與大方縣無涉。“大方貢茶”之名源於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乾隆十六年南巡時,得飲徽州名茶“老竹鋪大方”後賜以“大方”為茶名。
除了實物外,明代在茶貢上也同步施行貨幣化。《明英宗正統實錄》“正統五年三月丙辰革四川播州宣慰使司、長官司茶倉。以本司茶課折收鈔故也。”按照萬曆二十五年實施的“條鞭法”,《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和《嘉靖貴州通志·卷之四財賦·程番府》記載有以“徭役”目開徵貨幣化茶稅:“課程歲徵商稅茶芽折鈔八百二十一貫二百三十六文”,沒有強調“本色茶”。按《遵義府志》,萬曆平播設遵義府後,府屬五州縣每年仍向四川布政司上解茶課十七兩二錢一分二釐。
從唐到晚清,貢茶的“茶引”即“榷茶”制度的設立是國家財政的一項重要收入。《元史·卷九十四·志第四十三·食貨二·茶法》:“十三年,定長引短引之法,以三分取一。長引每引計茶一百二十斤,收鈔五錢四分二釐八毫。短引計茶九十斤,收鈔四錢二分八毫。是歲,徵一千二百餘錠。”以《清史稿》所載數據統計,清初至乾隆年間,仁懷廳茶引稅銀50兩,茶引200張,每引載茶100斤。以茶引統計,這段時期仁懷廳收儲茶葉就達二萬斤。

貴州貢茶中的翹楚為“貴定仰王貢茶”。仰王貢茶出自今貴定縣雲霧鎮仰望村。《大明一統志》及弘治、嘉靖、萬曆朝等各類志書均有記載,龍里衛、新添衛的土產茶、葛布“俱丹平司出”。明代丹平長官司轄地即今貴定縣雲霧鎮和平塘縣掌布鎮交界處一帶。《古今圖書集成·第一千五百二十三卷·方輿彙編·職方典·貴陽府疆域考·貴陽府山川考》:“陽寶山,在新添北十里……山產茶,制之如法可供清啜。”《貴陽府物產考》雲:“龍里縣,茶出東苗坡及陽寶山。”《乾隆貴州通志·物產》:“茶產龍里東苗坡及貴定翁慄衝五柯樹擺耳諸處”。《貴陽府志》:“按龍里西南今有東苗,居貴定貴陽都勻之間。”產茶的龍里東苗坡位於明清時期貴定、龍里、貴陽、都勻交界處,按《龍里縣志》即今貴定縣雲霧鎮仰望村、江北村一帶。貴定縣雲霧鎮仰望村至今還保存有一通立於乾隆五十五年的乾隆免貢茶碑,它載明瞭貴定仰望乾隆時期每年定額貢茶的歷史。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清宮密檔》的《各省進貢茶葉賬》中有“十二月初二日貴州巡撫林紹年貴定芽茶一匣。老佛爺留用。大清光緒三十年正月初二日立”,成為貴定進貢芽茶的物證。
貴州省歷史悠久、聲名遠播的貢茶為“開陽南貢茶”。開陽南貢茶,最早見於明朝《萬曆貴州通志·卷四·宣慰使司·貢賦》和《萬曆黔記·卷十九·貢賦上》:“水東等九長官司每三年一貢朝,覲馬九匹,歲解本色茶一十一斤二兩四錢二分五釐。”《徭役》又載:“十二馬頭一千一百一十五兩三錢一分零。額有表箋。貢馬茶芽應朝祭祀、鄉飲、春考、鹿鳴、宴舉、貢坊……諸費俱於前銀內派支。”貴州宣慰使司上解的茶芽為十二馬頭所出。水東治區包括現在貴陽市各區和開陽、息烽,黔南州龍里縣、貴定縣和惠水縣的大部份區域。明代十二馬頭有六個在今開陽縣境內;其它的巴香、谷龍、羊場、洪邊、隴上、納壩馬頭都沒有產茶的記載,明代以貴州宣慰使司名納貢的茶芽為開陽境內的六個馬頭所產。南貢茶產於明代開科馬頭馬桑坪村,此地明末改土歸流後屬開州弟裡,民國改屬開陽縣第一區南龍聯保第四保,1950年屬第一區南龍鄉,隸南龍鄉翁朵村。

貢茶及貴州貢茶略記

四球茶籽化石
信史記載,南貢茶在乾隆時期成為貴州著名品牌得益於乾隆時武進士開陽縣雙流鎮人徐佔魁和揚威將軍馬桑坪人梅仕奇。乾隆四十九年徐佔魁中武進士並賜為正五品三等御前侍衛。徐佔魁邀梅仕奇到京城一見。梅仕奇攜帶家鄉的南龍茶等土特產赴京。一日,乾隆與徐佔魁君臣品茶時,徐見乾隆興高即談起一身武藝的同門師兄梅仕奇靠販茶養家的境遇後,乾隆召梅仕奇進宮。乾隆見他身材魁武高大,武藝出眾,龍顏大悅,當即特授梅仕奇為“揚威將軍”並下諭梅仕奇專辦家鄉開陽進貢的茶葉。僅數年間,開陽南龍的土茶譽滿京城,時人稱之為“南貢茶”。馬桑坪也因“南貢茶”而改名南貢。《黔南識略》記載,因南貢茶的盛名,南貢場在乾隆時期成為黔中著名的大集市之一。梅仕奇病逝後,其子孫於道光二十八年樹“皇請特授揚威將軍祖公梅仕奇之塋墓”碑,碑銘“貴州貴陽府開州管下弟思南貢場居住”等語,現墓、碑均保存完整。民國《開陽縣誌稿·物產》對此敘述:“茶……縣屬為產茶區,且質亦佳,為有名出品,如一區之南貢、翁朵、大塘、枇杷哨、磨盤、頂方、中壩、翁昭,三區之馬江山、馬場、三合場、中火爐、宅吉,以及二、四五區之各地均產,尤以南貢附近之白沙坡一帶產質最佳,年可數千斤。……滿清末年,邑人李清池等曾有繭茶公司之創立,制壓茶餅有方、圓二種,茶麵有‘開陽貢茶’四字,銷行各縣。……南貢一帶之茶,生熟土坎上,其樹較高,葉厚色青,葉柄之長均較各地過之……其茶泡後,色淡綠,味香,久泡稍冷則呈葡萄紅色,至為美觀,煨至三次,色味不變,陳者尤佳,洵特產也……製茶土法,於歲三月初摘新牙,名頭茶,細小而嫩,先以清水洗淨,濾幹後,入淨釜中以文火焙之,每分鐘攪五六次。覺薰手時,取入竹器中,潔手揉葉,至卷而止,候熱散盡,洗鍋再焙(不洗鍋則生茶鏽),如是者四。……茶開白花,實內藏籽,可榨油。本縣全年茶之產量至少在五萬斤以上,除供應本縣外,販運鄰縣約三萬斤之譜。”


貴州貢茶的歷史雖然悠久,但自西周有貢茶以來,貴州要麼因為屬於化外之地、羈縻之鄉,要麼因為行政建制變更、區劃調整,要麼因為文化的干預和茶品選擇、飲茶習慣改變等,貴州的貢茶沒有更多地得到記載、保護和傳承。
茶既是奢侈品也是日常物。唐代的王敷在《茶酒論》裡說得好:“茶乃出來言曰:諸人莫鬧,聽說些些,百草之首,萬木之花。貴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名草,號之作茶。貢五侯宅,奉帝王家。時新獻入,一世榮華。自然尊貴,何用論誇!”
貢茶已經成為歷史。現在將“貢茶”的名號請出來,就是為了感謝幾千年來智慧、勤勞的祖先們,回憶前人的輝煌,讓我們在面對任何一杯茶時,都會真誠地高吟: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瀟瀟 權權 姝姝
本期審稿:然然
值班總編:鄧伯祥
黔西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