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只要是中國人都知道屈原,他身上有著諸多的標籤,愛國詩人,浪漫主義詩歌開拓者等一堆,以及附加和衍生的端午節、龍舟和粽子,最關鍵的是,他為我們多了一天的假期。

但是,據聞一多先生考證,端午節最開始並不是為紀念屈原形成的,而是數千年前南方吳越民眾舉行圖騰祭的一個節日,而吃粽子的習俗至少在屈原幾百年前就已形成,因為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此就有記載,後世因屈原地位的影響而疊合在一起,漢朝以後,這一節日方始從南方向北方推移,直至今天。

我倒是覺得聞先生多此一舉了,想這端午節至少在宋時便在全國盛行,而屈原忠君愛國的節操也被後世廣為讚賞,已是形成了沉澱在國人血液中的固有觀念,是中國曆代仁人志士榜樣的源泉,又何必要將這節日同紀念屈原生生地割裂呢?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我一生喜歡集郵,五十年代郵電部曾出過一套“世界四大文化名人”郵票,即哥白尼、但丁、莎士比亞和屈原,可見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他在中國文化先賢的群像中,定是首屈一指的。

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時楚國貴族,曾任三閭大夫、左徒等職,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後因遭貴排擠,被流放沅湘,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後,抱石自沉汩羅江。

我們都習慣於叫他屈原,但要是按正規的稱呼,則應該叫他羋原,因為他並不姓屈,而姓羋,“屈”只是他的“氏”,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中就稱他是羋原而非屈原,不過,對於一般觀眾來說,這是否會造成有人識不得屈原的形象也未可知,這倒也是個兩難的選擇。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中國古代詩歌有兩大源頭,即《詩經》和《楚辭》,前者因為短小活潑,我還能背得幾首;於《楚辭》,認真來說,除了幾句裝潢門面的,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之外,是一首完整的也背不出來的。

記得看過一檔詩詞類的電視節目,作為嘉賓的範曾大師鼓勵一位小姑娘背《楚辭》,後來當小姑娘背出後,範大師竟專門畫了一幅《雄雞圖》相贈,可見,要背一首《楚辭》有多難。

我最早想要背《楚辭》,是緣自看香港的電影《屈原》,裡面的那首插曲《橘頌》,很是令人神往,回來後遂決心先將其背熟,找來書籍一看,遠比電影中的那幾句歌詞要長了很多,於是,又放棄了。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不過,倒是將這《楚辭》認真的進行了研讀,字典、辭海、辭源這些參考書整了一堆,花了好幾天的時間,略微識了個皮毛,結合其他歷史書籍,對屈原生平及作品,有了個大致的瞭解。

《楚辭》是中國文學中的絕品,其音韻九轉千回,其文辭優美典雅,泛黃的書頁之間,彷彿浮躍起騰騰雲氣,又彷彿攜帶著陳年老酒的醇厚香氣,令人不忍釋卷。

作為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深固難徙,廓其無求”,他深受著他的國家,在朝堂暗流湧動,小人得勢,君主昏庸之時,他“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又因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其見解和薦言不為楚王所納,所以被排擠而不得志。

他出身楚國貴族,而楚國實行的又是貴族政治,所以,他在曾在楚國為高官亦是很正常之事,這同其能力並無多大關係,他曾為左徒,但這是個什麼官卻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因為這個官職是楚國所特有,甚至有人說是屈原所特有。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我學文學史最早看的是遊國恩先生的《中國文學史》,據他所言,左徒的地位僅次於令尹,也就是相當於副宰相一職了,當然,也有人認為是類似於太傅或巫官,說法多多,我是採信遊先生說法的,因為,屈原曾為外交使節出使齊國。

當時處於七國紛爭之際,西秦勢頭正強,下之則是東邊的齊國;而楚國位於南方,是地域最大的國家,為抗強秦,楚國內部呈“聯齊抗秦”和“聯秦擊齊”兩種勢力,而屈原是“聯齊抗秦”政策的堅定支持者。

但當時主持秦國外交的是天下第一說客張儀,他憑著一張能言善辯的嘴,比百萬雄師還有力,威逼利誘,把楚王哄得來團團轉,也使得楚齊聯盟瓦解,屈原的努力付之東流,最後楚王也客死秦國。

屈原的政治和外交才能有多高,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從來剛直的性格和文人氣質太重的特性來看,應該不會很高的,也就是說,以他的才情和君子之風與如張儀這樣的說客兼謀略高手對陣,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對話,成敗在一開始便註定了。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屈原不見於朝廷,被放逐,時間長達九年之久,他的作品也都是在這放逐的時間中所作,他徘徊於沅、湘一帶,目及“百姓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內心痛苦不已,自己也“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楚國在秦國的打擊下,日漸衰落,“被髮行吟澤畔”的屈原無力報國,唯有無盡的悲傷和失望相伴;及至首都淪陷,他萬念俱灰,於是,他抱石走向了江心,一顆不朽的靈魂隨著江水消失,化為古老的楚歌在岸邊迴盪。

然而,自我從開始接受知識的年代到現在,官方對屈原的認知就有一個漸變的過程,弄得我也是隨波逐流,一頭霧水。

最開始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一生是同腐朽勢力抗爭的一生;及至“評法批儒”,屈原又轉身為“法家詩人”,而到了八十年代後,對屈原的評價又多了很多負面說辭,,而且現在網上還形成了一股潮流。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愛國詩人一直是屈原的底色,他自沉汨羅的悲壯在任何年代都是被人們頌揚的,現在常有一種觀點對他進行指責,那便是所謂的“愚忠”。

忠君愛國,是現代人常常掛在嘴上去評價古人的一個詞,其實,這是兩個概念,不同時期,這兩個概念所佔比例是不同的,不僅側重點不一樣,而且相互間也是以矛盾體的形式共存的,甚至有時是不可調和的。

屈原所處的七國戰亂之時,國的觀念是很模糊的,在此之前的春秋之際,有百餘個大小不同的諸侯國擠在一堆,打成一團,今天是宋,明天是晉,“城頭頻換大王旗”,而當時的優秀人才,朝秦暮楚,哪裡能發揮自己的價值便投靠哪裡,無所謂什麼自己的國家。

以秦國為例,商鞅、範睢、張儀,李斯等等,都不是秦國人,他們都是兜售了一大圈,最後被秦國君主識得其價值,遂為秦國效力,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從那著名的《諫逐客書》也可看出內中的緣由。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這其中的楚國倒是一個特例,楚國一直實行的本國貴族政治,外來人才極少能在楚國的朝堂上爭得位置,所以,楚國是一個相當封閉,自以為是的國度,包括這個國家文化、信仰等等,都與其他各國完全不同,呈現另一番別樣的色彩,比如《楚辭》。

君主的利益很多情況下是同民眾的利益不一致的,相應的政策和措施肯定於兩者是不能兼顧的,此時的忠君和愛國就會出現矛盾,為君主的利益辦事,就會損害人民的利益,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忠君愛國”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封建社會乃是家天下,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屈原是楚國貴族,與其說他效忠的是楚國,還不如說他效忠的是以楚王為代表的王族更準確些,所以細究起來,這其中愛國所佔比例應該是要打些折扣的。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魯迅先生對些曾在《從幫忙到扯淡》文章中說,“屈原是‘楚辭’的開山老祖,而他的《離騷》,卻只是不得幫忙的不平。”從魯迅的評價中,我們應該能夠悟出屈原愛國情結中的真諦。

楚王昏聵,一系列的昏招使楚國的形勢是江河日下,但屈原對楚王的忠誠是從來就沒有改變,要說這就是“愚忠”怕也勉強,即使他被貶為三閭大夫,也是一如既往。

三閭大夫是個閒職,說得好聽些是主持宗廟祭祀,一年內難得有幾次,職責上應該還有著教育王族子弟的差事,其實說白了,主要是替楚國王族寫家譜,並沒有什麼正經事做,這也是屈原在被放逐前最後擔任的官職。

屈原一生經歷了兩次放逐,他自沉汨羅江時約62歲左右,他絕大部分作品是在放逐期間所作,反映了他清高自詡而內心極度苦悶的心情。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屈原的《楚辭》對後世的影響極大,是除《詩經》外的又一高峰,蘇軾大才,但他對屈原可以說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吾文終其身企慕而不能及萬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而梁啟超更是將屈原推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

《楚辭》是東漢時的劉向所編曲,主要是屈原的作品,還包括如宋玉、東方朔等人的詞賦,文字古奧,要讀明白實非易事,歷代對屈原的作品評價是相當高,贊其為“金相玉質,百世無匹”。

屈原的聲名是隨著《楚辭》而為人們熟知的,可以說,他並不是一位政治人物,而是一位文學人物,在思想和功績上乏善可陳,可以說,沒有他的文學作品,他可能就被湮沒而無人知曉。

作為中國第一位詩人,他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個人創作的新時代,他最經典的作品當屬《離騷》,這首2400餘字的浪漫主義長詩是《楚辭》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鼻祖和奠基人。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後世對屈原的評價多多,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 辨騷》中有一段暢快淋漓的評說,很是精準和引人入勝,他說:

“故其敘情怨則鬱伊而易感,述離居則愴快而難懷,論山水則循聲而得貌,言節候則披文而見時。是以枚賈追風以入麗,馬揚沿波而得奇。”

而《楚辭》對中國文學歷史的影響是巨大的,“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苑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豔詞,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後來的詩人有時便直接以“騷客”代稱之。

但很詭異的是,在《史記》之前,對屈原是無一字記載,就是說,從戰國屈原在世到西漢司馬遷這數百年間,屈原幾乎就是個空白,而後世對屈原的研究,亦幾乎全部緣自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很有些孤證的意味;於是,後世便有了很多的考證,比如國學大師胡適就很懷疑是否真有屈原的存在。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這的確是個問題,但是我相信,關於屈原雖然缺乏文字記載,但在民間,他的事蹟應該是廣為流傳的,不然,賈誼不會在路過湘水時作《吊屈原賦》,也就是說,早在賈誼和司馬遷之前,屈原的故事和精神就已被人民群眾所熟知了。

儘管屈原是被稱為改革派,其實這其中有很多臆測的成分,且不說相比於其他六國,楚國的革新進步是最差的,這雖然同楚國內部頑固的貴族勢力有著極大的關係,但是,即使是屈原有改革的願望,在成效上幾乎為零。

這也說明屈原缺乏基本的政治智慧,不管他是改革的領導者還是參與者,楚國都是一個固步自封的國度,在各國都忙於改革時,唯有楚國是停滯不前,這在一個信奉巫神的社會,也很難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司馬遷是將屈原和西漢時的賈誼放在一個傳中的,這很耐人尋味,可以肯定的是,司馬遷認為二人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故而合為一傳; 但其最醒目的標籤是懷才不遇和被放逐。

其實,要說懷才不遇還是有點不合適,二人都曾被君主重用,只是因為觀點不為君主所容而被放逐,要是全部將原因歸於小人進讒,也有些勉強,那是君主的意願,小人們只能起點推波助瀾作用,何況,導致賈誼被放逐,周勃和灌嬰等人並非小人。

可是,總是以香草美人自喻之人,曲高和寡,如何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推進楚國的改革,而在後世給他改革派的頭銜中,我們實在是看不出有哪些措施,僅在其詩歌中,有著如“舉賢而授能”等空洞之語。

而且,屈原是主張效法先王的,所謂“循墨繩而不頗”,這同當時法家所提出的“不法古,不循今”的觀點是不相符的,至少是不是改革的主旋律當是肯定的。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屈原是一個追求完美之人,他從不委屈自己,卻也從未曾原諒過他人;這在他的詩歌中多有描述,他一味的抱怨自己不受重用,總是強調自己堅決不與小人為伍,這自是一種品質高潔的表現。

一個至善至美之人是不容於社會的,這是屈原的悲情最根本所在,也可以說是性格缺陷,儘管這點又是被後世所高贊,但想要效法,那成本是很高的。

司馬遷評價屈原有兩點,一是迂腐,二是倔強,前一個評價當然不是好詞,這也是屈原拒絕向世俗低頭的高光之處,他雖然“數責楚王”,但對楚王還是抱有極大的希望,他不惜以一已之力,“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他覺得整個楚國官員都處於昏庸狀態下,“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以這樣的心態處世,失敗的命運就是再也避免不了的。

他不被楚王信任,“謇朝遂而夕替”,他內心是極度痛苦的,他痛苦的並不是被放逐,而是自己的一顆忠心被君王如草芥一般地遺棄。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當他行吟在江邊湖畔時,聽到故都淪陷,國破家亡的慘痛讓他再也沒有活下去的勇氣,生命於他已失去了意義,只有一死來尋求精神上的徹底解脫。

決心離開這個世界是需要極大勇氣的,除非絕望之極是不會尋此之事的,但反過來說,這也是一種不寬容,拒絕所有人理解的表現,唐杜牧曾有詩詠項羽“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說的就是這樣一種情結,屈原和項羽在這一點上是有共通之處的。

二人都是楚國貴族,也是中國歷史上文武的兩座高峰,而兩人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項羽在烏江只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而屈原在他的作品中,亦無一句對自己有何反省,只是一味的指責他人諸多的不是及自己所受的委曲,這也可以說是屈原的性格缺陷,說白了,就是一種極度自戀的心結。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他愛惜自己的羽毛達到了極致,不願自己的清白受到點點的沾汙,寧願一死來證自己人品的高潔,“夫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這就是一個潔白無瑕的屈原為理想而投江的緣由。

屈原的死,為中國士大夫開了一個以死明志的先河,繼而上升為捨生取義的氣節,從屈原到文天祥,再到明季的方孝孺,無一不是這一精神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浸入骨髓的寶貴財富。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說過“花開即死亡,死亡是極致的美麗,死亡等於拒絕一切理解。”用這句話來套用屈原,我覺得是最為合適的。

屈原:楚辭昭日月,青史頌情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