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換“錨”,國內房產投資人士出路何在?

10月8日,央行“825新規”正式生效,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開始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貸款基礎利率(Loan Prime Rate,簡稱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何為LPR?從基準利率到LPR的變化意味著什麼?國內房產還能繼續作為保值增值的投資利器嗎?僑外小編為你細數房貸利率換“錨”背後的秘密!

LPR是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在此基礎上加減點生成。房貸利率換“錨”,意味著央行鎖定了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最低值(首套LPR,二套LPR+0.6%),銀行只能向上加,且上不封頂,同時失去了向下減的權利。

房貸利率換“錨”,國內房產投資人士出路何在?

LPR最早起源於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期,當時美企頻頻倒閉,信譽良好的企業少之又少,但銀行手中卻囤積著大量資金。各家銀行為吸納客戶,刻意壓低貸款利率,把錢貸給資質不夠的企業,最後被不良貸款拖垮。為了防止情況惡化,美國推出了LPR。

我國商業銀行,過去一直參考央行發佈的貸款基準利率定價。2013年起,央行全面放開了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管制,貸款利率不設下限,這一度引發了市場定價的混亂。為實現平穩過渡,央行同年推出LPR集中報價發佈,由10家實力較強的全國性銀行組成LPR報價行,每日報送本行LPR,在去除最高、最低值後,加權形成對外發布的LPR,期限一年。

由於當時各行報價參考的還是貸款基準利率,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竟然出現了LPR與貸款基準利率持平的情況,根本無法反應市場利率變動情況,這極大影響了利率向實體經濟的傳遞,與利率市場化目標相左,而這正是此次LPR改革的主要原因。

房貸利率換“錨”,國內房產投資人士出路何在?

此次LPR改革,主要涉及報價基礎市場化、增加報價行及期限品種、調整報價頻率等多個方面。房貸利率換“錨”,是“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這一樓市調控基調的延續。如今,對於二套住房貸款利率,各地無一例外地按照央行的要求,不低於LPR加60個基點,北京、蘇州、南京、合肥等地加點幅度更是超過了100。

過去,即便二套房貸利率上浮20%(5.88%),也比實體企業貸款利率(6%以上)低,這也是近年來資金一直湧入樓市的主要原因。隨著LPR渠道的打通,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有望大幅下降,更彰顯了國家抑制樓市上漲的態度。房價瘋漲一去不復返,房產泡沫被擠壓後,利潤空間也將大大減少,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最好的時機已然逝去。

那麼對於國內投資人而言,是否還有更好的選擇呢?答案是Yes!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土耳其等國房產市場方興未艾,升值潛力有目共睹。海外各國市中心、富人區、學區的房產租售比高,投資回報可觀。歐洲部分國家更可通過買房子取得當地身份,享受子女教育、經商出行、養老度假等諸多便利。海外永久產權房產,可輕鬆傳承給後人,一舉多得!

如果您想了解海外房產的更多信息,歡迎光臨11月9日陝西僑外將舉辦的“2019海外投資規劃展”,通過匯聚全球房產資源,挖掘房產的功能屬性,整合了全球資源以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需求,形成了海外學區房+國際學校、高回報投資組合、身份+房產+稅務規劃組合、度假+養老+投資組合、宜居剛需房等產品組合供投資者選擇。此外,在本次展會上客戶還將享受年度超大優惠力度,獲贈超多附加服務。11月9日,海內外投資、房產、財稅、身份規劃等專家嘉賓,期待與您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