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昨天的雙十一戰況如何?剁了多少次手?你的每次消費究竟讓你離財務自由更遠了還是更近了呢?

實際上我們普通人(不屬於富人圈)的人通常情況下買賣一樣東西的決定更多的是基於我們直覺和衝動。我們的消費不像富人一樣以目標導向,並且沒有方法論去指導每一次的交易以使得自己逐漸向財務自由靠攏。

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要想實現財務自由,最快捷的方式無異於複製富人的思維模式,因為我們相信大多數富人就是有賺錢天分。而實際上這只是隱藏假設,這種賺錢的天分,是可以通過鍛鍊習得的,就像健身運動員本來並沒有八塊腹肌一樣,我們的大腦通過鍛鍊也可以增加財商的迴路。如果不相信這件事情,請去參考《刻意練習》,這裡不再展開闡述。

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那麼有什麼捷徑可以去鍛鍊我們的大腦並最終複製富人的思維模式呢?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富爸爸窮爸爸》這本風靡全世界的財商啟蒙書,通過看《富爸爸窮爸爸》我們瞭解了財務自由的努力方向。可是似乎我們並沒有離財務自由更近,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就是經典的反面例子,早在2003年接觸《富爸爸窮爸爸》,這一晃都14年過去了,不但沒有財務自由,而且由於書中理念的影響,過去14年我並沒有在意工作上的銳意進取,導致已是小學生父親的我沒有一份引人注意的簡歷,換一份工作要面試不下7,8次才能找到一箇中不溜丟的職位。我確信很多人都是像我一樣的(大家拍磚輕一點啊),因為娶個明星名模做老婆的人還是少數,能供孩子上國際學校的還是少數,公司裡還是員工多於老闆,地鐵還是要擠爆的節奏。

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要去複製富人的思維,必須得知道富人早年還是窮人的時候面臨的交易場景,以及他去做每一個抉擇的思考邏輯。而這在現實生活中去磨練真的很難,除非有一個富一代的老爸帶你,或者有一位善於傳道解惑的富豪基於你的每次交易給你反饋... 這樣一次,兩次,三次...無數次的反覆之後才可能把這種思維固化到自己的大腦。既然這麼難,那是不是普通人就沒法實踐了呢?昨天之前我真的像你一樣想,不可能,現實世界中哪有這樣的好事,請一位富豪做老師需要交多少學費啊,還要每一次交易都給你反饋和指導???

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但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下面聽我一點點的進行解釋。剛才我提到了一個詞“交易場景”。會游泳的人都知道在游泳池裡游泳,在河裡游泳,在海里游泳都完全不一樣,在游泳池裡會游泳不等於在其他地方也會,這不同的地方游泳就是不同的場景,只有掌握更多的場景才能在現實世界中生存得更好。像游泳這樣的身體運動,似乎必須要在真實的場景中去磨練,但是不知你聽過沒有,有一種遊戲叫體感遊戲,這種遊戲可以模擬真實的三維空間,模擬物質的運動,讓你身臨其境。如果這種模擬足夠真實,那麼不用去到河裡,海里,我們也能體會到那種場景,經過這種鍛鍊之後我們也可以掌握游泳。而思維層面的遊戲相對於體感遊戲的歷史要悠久的多,我們從小就是玩著魂鬥羅,超級瑪麗和俄羅斯方塊長大的(暴露年齡了),更為典型的是各種棋類遊戲,通過棋類遊戲中的各種殘局走法和覆盤完全可以掌握其中的思維模型,並達到很高的競技水平。所以遊戲在構建各種場景方面非常有優勢。

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既然遊戲是構建場景最好的方式之一,那麼在沒有富豪老爸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遊戲來掌握富人的思維模式呢?雖然我看過《富爸爸窮爸爸》有十幾年了,但是真的從來沒玩過其中說過的《現金流》遊戲,因為我之前一直覺得遊戲就是娛樂的,真正能寓教於樂的遊戲還沒碰到過。昨天機緣巧合帶著十幾年積累下來的好奇心玩了一把《現金流》遊戲,事實證明放棄了演講,放棄了加班,放棄了寫作業,放棄了雙十一的剁手來參加這個遊戲真是明智的選擇,真的讓我向富人的思維上邁進了一步。

在財經記者靖超同學的引領下,我們玩了一場3個小時的現金流遊戲,這個遊戲是天才的設計,通過模擬20多年前美國的現實場景,設置職業身份,損益表/資產負債表,房產/股票交易,工資收入/每月開支,窮人圈,富人圈,引導人們在整個遊戲過程中,始終以財務自由,也就是現金流大於零為目標,而不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升值加薪躋身五百強為目標,而這兩個目標的差異正是窮爸爸思維和富爸爸思維的本質差異。這種差異只是通過看書,還真的很難變成你的固化思維,尤其當你面臨每一次真實的交易時,興趣偏好會讓你忘記初心。

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遊戲中我的初始身份是工程師,每月工資收入4900,沒有小孩,承擔著稅、住房抵押貸款、教育貸款、購車貸款以及各種日常花銷,每月純收入是1600。比較幸運的是在最初的幾個回合裡得到機會做了一個房產交易,使手頭的現金翻了10倍,從3000還是多少(記不太清楚了)直接翻到30000,但是這時的我現金流和原來並沒有兩樣,依然是每月工資收入減固定支出。後來通過不斷的房屋買賣,手頭的現金越來越多,而且手頭的房子給自己創造了房租使得每月的現金流有所增加,但是我的非工資收入依然很少。直到以首付10萬,貸款40萬拿下一家盈利良好的比薩店之後,每月非工資收入直接增加了5000,這時我的非工資收入只比固定支出少2000塊了。最後在遊戲結束前幾分鐘,有一個出售房屋的機會,通過出售房屋還清了比薩店的貸款,每月非工資收入終於大於固定支出,躋身富人圈。

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遊戲過程當中,我發現遊戲規則的設置會引導你以更加專業的財務視角來看待每一次交易,讓我們每次消費都會站在財務自由的目標上,用投資回報率,帶來的現金流收入來衡量本次交易值不值得。玩完之後發現自己整個人的財務視角做了一次更新換代。說實話,十四年前看《富爸爸窮爸爸》很震撼,但是現金流遊戲更加震撼。

現金流遊戲除了帶來財務視角的更新換代,給我的另一個附加啟發就是思維認知的改變的確很難,因為我十四年前就知道這個財務自由概念了,但是不通過一次次的實踐碰壁一直沒有固化到大腦,而一旦固化後整個大腦的操作系統就升級了,想象dos和windows的區別吧。啟動這個升級之旅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遊戲,只有遊戲才會在短時間之內讓你接觸到更多的場景,並且也只有遊戲的趣味性才能讓你的大腦不會因為枯燥的定理公式而升級失敗。

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總結一下,通過玩《現金流》遊戲,有如下收穫:

1. 明確財務自由的目標,非工資收入大於固定支出,並且這個固定支出可以保證足夠的生活質量。

2. 明確每次交易值不值得的衡量標準,投資收益率+正現金流

3.可以通過遊戲來升級思維模式

那麼這些收穫可以如何應用到生活中呢?

首先要結合《現金流》的表格建立家庭的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見下表),其實只要玩過一回遊戲,對這兩個表的理解程度可能就會超過一般會計,所以強烈建議每個人都需要玩一把。建立表格之後核心是平衡資產負債表來抵抗生活中的風險,在穩定核心的基礎上增加損益表中非工資收入來逐漸達到財務自由。從控制支出上,我目前除了固定支出,最大的消費就是網課和書的買買買,以前購買課程是完全基於自己當時的興趣。那麼在經過了現金流遊戲的洗禮之後,我要評估這個網課和書可能給我帶來的現金流,也就是說我要基於我未來講課、寫作可能產生的商業價值,以及這個課程在我知識輸出中的地位來決定買還是不買。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以終為始,並且這個“終”是能產生商業價值的終點(也就是被社會大眾認可的終點),而不是自己認為的終點。這樣的“財務目標“將比”我一年要讀100本書”的目標更加有激勵作用。

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如何拷貝有錢人思維模式-不讀書不花錢輕鬆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