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囧媽,想起了自己的媽

先說電影。平心而論,《囧媽》這劇,個人以為是徐導最有情懷的一部劇。沒有之一!

可能有人會說,徐導有很多成功的電影啊,什麼《泰囧》、《藥神》啦等等。是,都很成功,也很感人,但都缺少了一樣東西,共鳴。

所謂情懷,是能引起最廣泛觀眾的共鳴!這一點《囧媽》做到了。

大多數人沒去過泰國吧,大多數人沒在絕症的邊緣掙扎吧。《泰囧》、《藥神》,拍的好,故事講的透,但對廣大觀眾來說,看“別人的事”的成分更多些。感動之餘,最多唏噓一番。因為劇裡的事,多半與你無關。

但《囧媽》不一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媽(除孫悟空外)。而且這位媽,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路上,可能都擔任著既感親愛、又顯糾結的角色。當然,就像劇裡演的一樣,所有的糾結純粹只是源於對我們的愛!

囧媽,囧媽,想起了自己的媽

徐伊萬和媽媽在冰河上

這份愛的分量,說實話,只有我自己為人父母后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正印了那句老話“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與一些單純煽情的劇不同,《囧媽》所演繹的,是細節的、瑣碎的,甚至是囉嗦的、麻煩的,但絕對是能讓人笑出聲的、流下淚的愛!

塞小西紅柿、塞茶葉蛋的情節,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感到了強烈的共鳴。當我們人生第一次離開家,踏上遠途時,是誰在我們耳邊反覆叮囑:“錢包要收好,別讓壞人看到。”“早點吃了嗎?要走那麼遠的路。”“水杯帶了嗎?記得多喝水。”“在外面要會說話,不然吃虧。”“有假期就早些回家,路費不怕。”

當我們帶著自己的她(或者他)回家時,又是誰在忙裡忙外張羅。“路上累了吧,快休息休息。”“不用帶東西,家裡都夠用。”“吃完飯就出去玩玩,家裡的事有我和你爸。”

當然,溫情之餘,老媽的嘮叨和呱噪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衝進我們的耳朵。“看一天電視,你不要眼睛啦?”“吃飯這麼快,你不要胃啦?”“跑這麼快乾什麼,小心腿跑斷的。”“一天到晚不喝水,小心你的腎。”

還好,託老天的福,我長這麼大,一直四肢健全、內臟健康。

影片最後,字幕也別出心裁。把主創人員,甚至是幕後人員與自己媽媽的合影搬了出來。每人都是兩張照片對比,一張小時候,一張長大後。不得不說,看到這一幕,再看看自己家的照片牆,難道你心裡還沒有一絲感觸嗎?

最後,吐槽一下該片的糟點。熱氣球這段,實在驢唇不對馬嘴,請徐導下次注意。

最後的最後,感謝徐導用一部電影讓我們重溫了生活中最應該珍視,但卻又最容易忽視的那一片情懷!

祝天下母親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