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與寫作:教孩子讀《憫農》僅懂得“粒粒皆辛苦”是不夠的

經典詩文

憫農二首 (唐)李紳

(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讀詩與寫作:教孩子讀《憫農》僅懂得“粒粒皆辛苦”是不夠的

內容簡析

第一首

前兩句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形象的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

第三句推而廣之,描述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和前兩句聯繫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豐收的景象。三句層層遞進,表現出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巨大貢獻。

最後一句筆鋒一轉,揭示出乎意料的結果——“農夫猶餓死”,突出問題,引人思考,把矛頭直指不合理的社會財富分配製度,從而表達對農人的同情(憫)。

讀詩與寫作:教孩子讀《憫農》僅懂得“粒粒皆辛苦”是不夠的

第二首

第一句“鋤禾日當午”,概括寫出農民勞動的時間和天氣情況。接著沒有一般地寫農民鋤禾如何勞累,而是與第一句“日當午”相呼應,描寫農人頂著火辣辣的太陽,給禾苗鋤草鬆土,累得滿頭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泥土裡的細節。

第三、四句抒發感慨用反問句指出,碗裡的飯,一粒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含蓄地表現了同情農人的主題。

讀詩與寫作:教孩子讀《憫農》僅懂得“粒粒皆辛苦”是不夠的

閱讀與寫作

學會閱讀

兩首小詩語言樸實無華,淺顯易懂,但卻十分感人,流傳千古。

我們許多家長和老師在教孩子去誦讀這首詩的時候,往往只注意“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兩句,於是眾多讀者從這兩首詩中讀到的,就是珍惜糧食,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了。其實,這和詩人的本意,和這首詩能夠帶給我們的,相差甚遠。

首先,題目是“憫民”,作者所要表達的是對農人的憐憫、同情,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和學習詩人是如何表達這種情感的。

一是巧用對比。

第一首詩中,先描寫農人的勞動所創造的豐碩成果——“四海無閒田”,然後寫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形成對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造成巨大的思維落差,引起人們的思考,從而突出主題。

二是細節描寫。

第二首詩中,後兩句用議論的手法表達了每粒糧食都是農人汗水換來、農人值得同情的主題,但作者並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也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細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生動形象的細節描寫就把農人的辛苦和不易表現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

讀詩與寫作:教孩子讀《憫農》僅懂得“粒粒皆辛苦”是不夠的

寫作借鑑

恰當地運用對比手法和細節描寫,可以給文章增光添彩。

以《我的母親》為題作文為例:

母愛是作文中常見的主題,如果我們僅僅選取一兩件母親愛護子女的事情來記敘描寫,則顯得太過平常;直接發出“母親深深地愛著我們,我們也愛母親”這樣的議論抒情則顯得空洞而無力。

但是,用了對比,用了細節描寫,就不一樣了。

讀詩與寫作:教孩子讀《憫農》僅懂得“粒粒皆辛苦”是不夠的

先用橫向對比:

每個人的母親愛子女的方式不會一樣,把自己母親的所作所為和別人母親的所作所為進行對比,得出結論:我的母親“不愛我”!我有點怨她。

(比如,別人母親一到週末就陪著孩子去遊玩,我的母親一到週末就加班;別人母親常給子女買名牌,我的母親天天要求我節儉……)

然後縱向對比:

通過某件事情或某個細節發現母親“真的愛我”,我的心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愛我的母親。

成功的關鍵:

形成前後對比的細節描寫。

(比如偶然的機會發現母親週末加班時辛苦的身影;比如母親深夜回來還在為子女操勞的細節……)

恰當地運用對比可以使文章主題更加突出,可以使文章的情節有起伏,避免平鋪直敘;運用細節描寫,可以使人物形象具體豐滿,文章主題深刻而動人。

讀詩與寫作:教孩子讀《憫農》僅懂得“粒粒皆辛苦”是不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