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動了我的大明朝?——是我殺了我!”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的農民軍攻入北京城。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歷經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毀於一旦,那麼它真正滅亡的原因是什麼呢?

常見的說法有兩種。第1種說法,農民軍勢不可擋,李自成逼死崇禎建立的大順政權,可以說是明朝滅亡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是崇禎元年1628年下令裁撤的驛卒。朝還有千千萬萬的軍人被朝廷拖欠餉銀36個月之久,再加上連年大旱,別說糧食連樹皮草根都沒得吃,這種極端情況下。糧食揭竿起義。李自成也是其中一員,三邊總督洪承疇上任採取絞殺政策,山西陝西,河南等地的叛軍基本被消滅,接著闖王高迎祥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農民軍首領多次嚮明軍投降,亂局已確定,然而崇禎連續七次臨陣換將,給了李自成等人喘息的機會。

“是誰動了我的大明朝?——是我殺了我!”

東北邊境的後金一直騷擾不斷,皇太極又一次攻入大明邊城,被調到邊關防守,因此出現了第2種說法,明亡於後金,那麼。大清軍隊是顛覆明朝的根本力量嗎?這不是皇太極第1次入關,早在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親率大軍直逼大明皇城兵臨城下。皇太極向崇禎提出的議和,因為他深知以當時的實力吞併大明無異蛇吞象,清軍的騎兵在明朝軍隊總數卻佔據了絕對優勢,再加上有利的地形和多線作戰深入中原不一定能佔到便宜,明朝的態度從未答應和談的條件,為什麼是條件太苛刻?並非如此,皇太極沒有要求明朝稱臣,而是提倡劃地而治,如果給點賠償。若是外亂平息,就能騰出手來整治內務,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文官上線了,他們痛斥這種賣國行為最終議和失敗。明朝喪失了防守反擊的最後機會。

“是誰動了我的大明朝?——是我殺了我!”

既不是李自成也不是清軍,明朝到底亡於何人,家經濟的崩潰,崇禎帝還不至於是一個無道之君,他也知要兼顧與疏通,所以前期果斷採用了招扶政策,並下令開放震災的預備倉,然而預備倉的糧食也是借來的。卻不能救窮地方官員,難為無米之炊,高居廟堂的皇帝,不知道的是大明朝寅吃卯糧由來已久,早已無糧可借,再加上吏治黑暗。層層剝削兩個月的口糧發到災民手裡只剩兩天,才會導致愈救愈窮。

第二,權力體系失衡,明初設立的錦衣衛和東西廠成為了獨立於都察院。皇帝直屬特務機關製造的冤假錯案固然可恨,但文官和廠衛的鬥爭卻促成了奇妙的平衡,雙方都能為皇帝所用,崇禎剷除魏忠賢建黨後。吏治清明的大好局面,而不爭氣的文官集團,專注於內鬥17年50宰相之傾軋爭權,忘卻為國為民的大局,無人抑制的文官集團權力膨脹。

“是誰動了我的大明朝?——是我殺了我!”

第三,大明朝的武將缺少安穩的作戰後方,導致的邊防空虛,在位長達8年的崇禎首輔溫體仁對朝政一竅不通,亂世治兵盛世治水,農業和邊防穩定是立國之本,然而立國之本需要高效的機構和大量的人才,從萬曆開始出現官僚集團失控的現象,意味著明朝的政治已經陷入帕金森定律,即使推行改革也難以走出制度發展的慣性誤區,或許這就是大明朝難逃一劫的根本原因,自取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