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被注释家认为是很晦涩的一章,文本、句法都存在极大争议经义很难前后一贯,人们不知道老子究竟想宣说什么妙法。释德清的注释别具慧眼,给人们很大启迪。“希言自然”是上二章修身四法(不自明、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和四违(自明、自是、自伐、自矜)的归宿。有道者不处四违,应处四法,此身可修。但处四法还是现实地,不是究竟地。

究竟地在哪里?究竟地在于“希言自然”。现实地是俗谛,究竟地是真谛。有道者处究竟地,则能同于道、同于德、同于失,通达三同,必得三乐。此谓三同三乐。于俗谛言,同是等同,于真谛言,同是玄同。等同是同流合污,玄同是度化群生。玄同,即“是亦彼也,彼亦是也”(齐物论),现实地不同,究竟地相同,无论善人恶人最终都能转凡成圣,因为道性相同。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音乐可以让每一个悲伤的人快乐,可以让每一个快乐的人悲伤,心的旋律是相同的,不分善人和恶人。人生有三途:道者、德者、失者,对应是上士、中士、下士。修道者为道者,修德者为德者,假修者为失者。失者就是人生的失败者,失者一语是极大的贬斥。道者自与道者玄同,亦与德者和失者玄同,道者境界不可思议。德者、失者如不能与道者玄同,则必等而下之,与下者同流合污,不可不戒。

此章“自然”喻道者,“天地”喻德者,“人”喻失者“希言”为道者气象,“飘风骤雨”为德者气象,“四违”(前章)为失者气象。天地人均为修行者,天地犹需继续修行,人远低于天地,更需修行。老子以天地为喻,鞭策世人,不可妄自尊大。了解上述宗旨,则此章并不“晦涩”(张默生语)。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二十三章

第一段: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

第二段: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第三段:

故从事于道者,

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第四段: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第五段: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此章经文分为五段。此章古今注释家最为困惑,不知主旨是什么?帛书出土,还引起文本争议。理清此章所处位置,有利于发现此章主旨。此章讲道的自在态、道的感应和道与德,道与天、地、人的关系(与下章“道天地人”四大接应),最后讲修行三途和所得果报。

道虽无情(无凡情),但亦有感应,不可不知。有感应则有奖惩,故有天罚,“不能久”岂非天罚之象?此章深度发扬第1章开启的玄同妙理,证悟者入浊世救拔众生,唯一依靠的就是玄同道力。人人皆有道性,故可玄同。忽视此章玄同济世救人的宗旨,则经义不可得。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第一段经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经文:希言,自然。希言,不言也。老子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C),“不言之教”是老子道学的核心学说。前文说“听之不见名曰希”(14C)。希就是无声,无声符合道。下章“道法自然”与“希言自然”是对句。道法自然是指道在本位上,希言自然指修行人心在本位上,人应该向道学习。具体指上二章的修身四德(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四不”。

“四不”都是希言的要求,修身四德符合自然,自然即道体希言更为深入,是“致虚极,守静笃”的甚深禅定。在道的自在态,无声、无为、无私、不争的妙德都呈现出来。传统注释认为希言是君王少发政令,陈鼓应译为“

少发政令是符合自然的”。(《老子译注及评价》155页)但老子此章是对于世人修道的指导,君王当然也包括在内,但并非特指君王。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从意识、思维的分层来说,希言是指抑制浅意识,开启深意识。浅意识是外意识,深意识是内意识。世人的深意识一直被浅意识所抑制,所以心被欲望所控制。

深意识与宇宙意识是贯通的,黑格尔说世界精神,都是人最内在的意识,即人的深意识,也就是本我。

老子入玄同大定,所以境界非凡,启迪了道德经的无上智慧。世人终日营营,心性得不到丝毫休息,深意识一直内抑制,以假面具示人,亦以假面具示己。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指企者不立章(23C)的四违: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老子四不与孔子四毋奇妙对应)。此二句与上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极好对应。老子先以“跂者、跨者”为喻说法,是指一般的有为、争先。老子接着又以“暴风、骤雨”举例说法,是指人最极端的有为、争斗,也暗指血流成河的战争或暴行。飘风、骤雨是跂者、跨者的升级,是心彻底离开本位。

《妙法莲华经》中长者子离家出走,成为穷子。精神上人本来很富有,但心离开了本位,就流离失所,成为精神上的穷子。飘风骤雨与希言自然正好相反,所以说“不能久”。道德经探索什么是永恒?“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3C)心不离开本位才是永恒,身体灭了还能存在的才是永恒“不能久”是老子的断语,是对世人的悲悯和警告,也是天罚的一种显现。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第二段经文: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於人乎?

学人一定还记得第7章老子对天地的赞美。“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赞美天地,因为天地的无私。这里是否有矛盾?注释家多有疑问。老子这里把天地看做修行者,已经修行到无私位,但还是不稳固。无私位是修行的极高位,但还不是最高位,不是究竟地。哪里才是最高位,究竟地?自然才是最高位,究竟地。

天地修行极高,已近至德,亦不能违道而行。违道则道行尽失而不能久,归于灭亡。一个修行人一直修行,已经与圣人差别无几了,但一旦违道,依然会道业退失。此章以“天地”如此的高位,尚且不能违背“四法”,否则如飘风骤雨般“不能久”,修行事业毁于一旦。

这是对修行者的告诫。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孰为此者?天地!老子语言极重。飘风、骤雨来源于天地,不是人。天地在人的心目中地位极高,天地的能力极大,也可以说法力无边。但违反自然的本位,天地也是无能为力的。世人把人的能力看的很大,尤其君王把自己看得可以呼风唤雨。

老子很理性的指出:你不是肉体凡胎吗?不是父母所生吗?人都会老病死,君王也同样。人怎能与天地比呢?古代要祭祀天地,有郊祭禘祭,天坛地坛都是祭祀天地的圣所。祭祀天地就说明人的渺小,要向天地祈福。我们今天对天地毫无敬意,读老子的经文没有感觉。如果对天地有古人一般的敬意,则此段经文惊醒意义极大。老子说法的文化性和逻辑性极强。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于人乎?这才是重要的结论。天地是修行者的代表,但飘风骤雨代表天地的功德尚有缺陷。天地有缺陷,人的缺陷不是更大吗?把天地的缺陷与人的缺陷相比,证明人更需要修行。天地功德极高,不修行尚不能久(灭亡),人德行微薄,不修行更不能久(快速灭亡)。这就是经文“何况于人乎?”的微妙含义。

老子在此指出天地的缺陷,让世人汗颜,目的是激发世人认识修行的紧迫性。老子此句无异于说人不修行会很快自取灭亡。人的寿命只有百岁,天地的寿命是几十亿年,这就是修行上的差距。老子是把天地看成修行人的。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跂者、跨者、飘风、骤雨,是有为相争之象。世人有为自显,故相争不断,与暴风骤雨结局相同,不可久也。不可久是不修道者的果报。让心回归自然的本位是修行的究竟地。

这里显示老子修行的次第:少欲、不争、善利、无欲、无私、无知、愚人、无我、希言、自然。天地的修行处于无私地,还没有到达希言地,更没有到达自然地。希言与自然的关系如同妙觉与佛的关系。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第三段经文:

故从事于道者,

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河上公注:“道者,谓好道人也”,道者就是热爱修道者,即使以修道为事业的大修行人。老子告诫修行人,发心第一重要人应该设定人生的目的地。如何修行呢?很多世人说自己已经在修行,那为什么这个世界还是这么浑浊呢?

修行有三途,第一途是修道,第二途是修德,第三途是假修行。修道是圆满修行,修德是半圆满修行,假修行是口号上修行,行为上不修行,而且还要求世人向他学习。飘风骤雨喻邪道,离开本位。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从事于道者就是“古之善为道者”,远古的大宗师和跟随大宗师的发心修道者。同于道就是心与道相应,心浸润在道中,这是第一等的修行人,上士属于此等人。河上公注:“同于道者,所谓与道同。”此段经文诸家不知精确文意,关键是对于“同”一字没有深究。

释德清注:“惟圣人从事于道,妙契玄同,无入而不自得。”(《老子道德经解》53页)这是唯一的用老子的玄同思想注释“同”的,而且正是此章的奥义所在。军队行军遇到一条河,就不能继续前进,于是需要架设一座桥梁。人的精神世界充满断沟(河流),无法通过。这就是人经常自相矛盾的根源,精神世界的自相矛盾就会导致行为的自相矛盾。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15C)。古代的大宗师不会犯这种过失,因为他们有玄通的能力,玄通就是可以通过俗人的一切精神障碍。玄通的能力来源于玄同的思维能力。学人把“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中玄通二字忽视了,也就忽视了老子最重要的思想“玄同”。

玄同是不同而同,阴阳就是不同而同。本来道是道,人是人,永远无法接近,不要说等同了。正是因为玄同思想,把不同消解了,证得真正的同。这正是“善为道者同于道”的内涵。道者与道者玄同玄通,目击道存,相忘于江湖。这很好理解。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老子此段经文对玄同思想有所发展。玄同一般指向上玄同,向另一极玄同。人与道玄同是向上玄同,阴与阳玄同是向另一极玄同。但老子下文又指向下玄同,这不是玄同的常义,是为了入浊世感化世人。

释德清把同注释为玄同是极为高明的。公孙龙说“万物毕同毕异,此谓大同异”,这一伟大思想来源于老子,道者、德者、失者“毕同毕异”,现实地毕异,究竟地毕同。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老子此处阐述了道者的圆融中道义。道者只要心守住本位(希言自然),“勿生一念”,将三界圆融(道、德、失),可以入浊世救度众生。人可以分为三类:道者、德者、失者。道者是修道人(道家),德者是修德人(儒家),失者是无道无德人(失败者)。

老子把无道无德人称为失者,失望之深!失者就是失败者,人生的失败者,白来人世一趟,辜负天地好生之德。失者就是极为低下的名称。道者入浊世,要度的主要是这类人。这使我们想起地藏菩萨的誓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老子的三同三乐意义相同。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老子入浊世,看到人有三等:道者、德者、失者,又称为三道:上士、中士、下士(四十一章),这样一对应,老子的分类法就清楚了。孔子也把人分为三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愚而不学。这与老子的分类法差别明显。孔子分类以知识为主,老子分类以悟性实修为主。

经文:德者同于德。河上公注:“德,谓好德人也。”德,就是热爱修德者,是第二等的修行人,相当于中士。前面从事于道者一句贯穿到底:从事于道者,德者同于德。按释德清的注释,古之大宗师,不仅与修道者玄同,而且与修德者玄同,激发修德者继续修行,完成道业。

修德者是救度的对象,决不能放弃。但对于修德者,这个“同”就是十字路口,向上与道者同,向下与失者同,保持原位,则与德者同。只有向上一途才是人生正途,其他二途均是邪路(世人好径)。所以

“德者同于德”有二重玄义。站在道者看有一重玄义,站在德者看又是一重玄义。既含有老子的悲心,又含有德者必须做出人生选择,向上一路,否者会退失到失者。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孔子把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称为六君子,他们是以修德为业。周公是修德事业的代表人,修德的大宗师。孔子心中最向往的就是周公这位修德事业的大宗师,临终时哀叹:“

甚矣,吾久不复梦见周公矣!”我的病太严重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后世就有梦周公之说,还有周公解梦的解梦书。

前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0C)只提到德,然后就深入宣说修道五步实修法,现在开始进一步宣说修德之法。修德的归宿在哪里,果报是什么?老子一句话“同于德”,得到德的果报,与德相应。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老子是赞同修德还是不赞同修德?如果修德以修道为最终目标,这就是孔德,上德,大德,修行方法是“惟道是从”,本质上就是修道,是二步成道(先修德后修道),这样的修德老子肯定赞同。同于道是顿修,同于德是渐修,根据不同根性而选择自己的修行之路。

但如果只是修德不修道呢?如果不是“惟道是从”呢?老子一句“同于德”,也就是得到下德而已。六君子就是榜样。老子目标极高,人间的六君子还是中士的境界,第二等修行人而已。孔子也把六君子当做小康社会的杰出代表,而不是大同社会的典范(黄帝、尧、舜)。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老子更是直追上古无名氏的大宗师。真正的大宗师都不会留下名字,这也是老子和庄子都高度重视无名的原因。只有无名,才是真正的大宗师,才是真正的道。庄子说至德之世“相爱而不以为仁”,故“事而无迹,行而无传”。那些伟大的大宗师出现于世,但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留下事迹,但确实存在过。我们历史书上记载的好人多还是没有记载的好人多?当然是没有记载的好人多。

庄子说的是真话。修行人不仅要向留下名字的大宗师学习,更要向无名的大宗师学习,后者才是最崇高的。同于德者很多留下了名字,但同于道者几乎都没有留下名字。老子的名字也是一种巧合,不然老子的名字也可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老子也是无名的另一个称呼,即“那位老者”,如同“河上丈人”。姓李,名珥,字聃,都是假名吧。一旦留下真名,就是同于德了。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失者同于失。即从事于道者,失者同于失。既不修道,又不修德,那就是失者,失败者。桀纣幽厉四位被称为古代四大暴君,桀纣更甚。周公之德高于禹汤之德,大禹是苦行第一,周公是德行第一。幽厉没有让周朝灭亡,留下一个苟延残喘的东周,应该是周公德行的荫庇。没有幽厉二位无道之君,周朝会延续很久很久。

经文有二重玄义。失者(失败者)因为既不愿修道又不愿修道,只有接受作为失者(失败者)的果。因此人的发心很重要发修道的心就得道果,最高等级的果;发修德的心就得德果,次一等的果;发失者的心,破罐破摔,就得失者(失败者)的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子看到这样的因果报应关系。老子劝世人珍惜此生,不可空过。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第二重玄义是,有道者面对失者,不会失去信心,不会放弃救度失者的心愿,而是以自己的大智慧与失者沟通,玄通玄同,把后者同化。有道者自己也是俗人中转变过来,与俗人有同的一面。有道者又经历了从失者到道者的转变,深知凡夫都有见道的渴望,只要走上正确的修行路,一定可以实现见道的大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以道者与失者玄通玄同,度过心理隔阂的河流,完全圆融,从而达到救度失者的目的。这是同的二义。释德清正是从这个角度来注释此章经文。这样注释就与第四段联系在一起了。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第四段经文: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考诸历史,道者对应古之善为道者(无名证悟者);德者对应禹汤文武周公,失者对应桀纣幽厉。此段经文很费解,老子《道德经》中没有出现过这类句法。其他古典中也没有出现过。这段经文提出了三同三乐,前一段提出了三同。前一段的三同与此段的三同关系紧密,但三同与三乐的关系是什么?这里的经义太深奥,帛书传承者直接删文字。今天的注释家同样困于经义深奥,见到帛书删减文句如获至宝,以为找到了道德经原文。结果出现了如下“原文”:

同于德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这是帛书本的原文,这绝非老子道德经的原文

。老子道德经原文与王弼版本极为接近。我们依照王弼文本讲述。道者与道者同,与德者同,与失者同,这就是三同。道者与道者同不难理解,正像孔子说的“君子目击而道存”。

与德者同,释德清注为“玄同”,可以理解为道者可以转化德者,中间有沟通的桥梁。道者与失者同,就是道者入浊世的本怀道者是菩萨,以救世济人为大任。《道德经》的中心思想就是以玄同思想来救世济人。此段王弼注释不详,河上公注为:“与道者同,道亦乐得之也。与德者同,德亦乐得之也。”这个注释不直接。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看释德清的注释:“惟圣人从事于道,妙契玄同,无入而不自得。故在于有道者,则同于道;在于有德者,则同于德。失者,指世俗无道德者。谓至于世俗庸人,亦同于俗。且同于道德,固乐得之;即同于世俗,亦乐而自得。”(54P)释德清不仅解释了三同,也解释了三乐。圣人与不仅与道者同,而且与德者同,且同而乐之;与失者同,且同而乐之。我们仿佛读到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愿。与失者同最难做到,与失者同而乐之,那是更难更难了。

道者与德者同,同而乐之;与失者同,同而乐之。这是至高无上的境界。乐得者,乐而得之,从道者说是甘心情愿,大愿必得的意思,从德者、失者说是皆大欢喜,产生修道之心。圣人有救世之心,凡夫有见道之意。失者虽在浊世地狱,终有脱离的一天。此三同是玄同,不是等同,这是释德清注释的慧眼。理解三同,也就理解三乐,理解三乐,就理解三得。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现在从现实地说,乐得就是必然得到,如同因果报应。想得到会得到,不想得到也会得到。冉有问孔子:“伯夷叔齐,何许人也?”孔子答:“古之贤人也”。问:“怨乎?”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这也是乐得。求仁乐得仁,求道乐得道,求德乐得德,求失乐得失。求天堂得天堂,求地狱得地狱。世人选择什么样的修行道路,必然走到那条道路的终点,就应该承受它的果,无论是甘果还是苦果。

修道者不会得到失者之果,不修道者(失者)不会得到道果。呉诚真道长说:“道本清净,修行的人遵行道的精神,达到清净无为,道亦感而应之。”又说:“一个人一旦失去了道和德,失道与缺德就跟定了他。所谓同声相应而同气相求,一切失道和缺德的后果也就找上门来了。”桀纣幽厉就是例证。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以上从究竟地和现实地解读第四段经文。老子从现实地和究竟地双行开显圣人入浊世救世济人的妙理,圆融中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开权显实,回归本位,得大快乐。

第五段经文: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宣说了上述真谛,上士深信不疑,勤而行之。老子此处没有说上士(道者)的反应,而是说中士(德者)和下士(失者)的反应。中士将信将疑,下士完全不信,反而大笑之。此句在第17章中同样出现过,用意相同。有注释家认为是衍文,误解了老子经义。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章序争议:此章应该接在曲则全章(22C)、企者不立章(23C)之后,帛书老子《道德经》是企者不立章(23C)在前,紧接曲则全章(22C),证明这一点。此章是对第22、23章的归纳,并开启道法自然章(25C)。第22章是从事于道者,第23章是从事于失者。

此章且开启道、天、地、人四法理论,放在第25章前面是合适的。希言自然和道法自然非常对应。可见老子道德经的结构严密。帛书经文证明古代版本章节之间有出入。

《道德经》二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第21章至底25章正确次序和主旨列表(供参考)

第22章 孔德之容章 【开启德教 五步证道】

第22章 曲则全章 【修身四法正说】

第23章 企者不立章 【修身四法反说】

第24章 希言自然章 【道天地人有别】

第25章 道法自然章 【道天地人无别】

经文争议一:帛书乙本经文:孰为此?天地而不能久,又况於人乎?“孰为此”后面缺“天地”二字,明显看出传抄者不理解老子精义所致。乙本虚字极多,用字繁复,但又缺关键文字,可见不是善本。缺天地二字,飘风骤雨的作者不明确了,老子激发世人修行的主旨消失了。王弼本《道德经》作为正本是当之无愧的,王弼手中的文本得之于建安七子叔祖王璨,王璨得之于汉末大学问家蔡邕(蔡文姬父亲)。蔡邕家中藏书万卷,蔡文姬从胡地被曹操赎回,尚能背诵四百卷。家学之厚,后人莫及。王弼本亦有少数几处讹误,王弼之后又因传抄,讹误有所增多,但参校傅奕本、范应元和帛书诸本,老子原本基本可以恢复,这是华人文化的幸事。

经文争议二:后世注释家把“道者”叠字删掉,于是经文就成为:“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与王弼原本:“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意义极为不同。关键是下面还有二句:“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而且还与第四段“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得以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的理解关系极大。“道者”叠字是衍文还是正文,必须深入领悟才能判断。范应元本保留“道者”叠字,明朝沈一贯删掉了“道者”叠字。近当代注释家几乎都同意删掉“道者”叠字。《淮南子》引文没有“道者”叠字,帛书甲乙本都没有“道者”叠字,依据似乎很充分。其实不然,释德清的注释说明“道者”叠字十分重要,王弼河上公此处文本正是正本。帛书不理解老子奥义,后面整句改变原文,今人还引以为正本,误导不浅。

经文经义三:注释家对王弼本“同于道者,到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得以乐得之,同于失者,是亦乐得之”的“同”理解为“相同”。致使经义不可解。帛书本为:“同于德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这是帛书传承师错会经义删减原本所致,帛书在第38章亦删减经文,都是错会经义所致。帛书在几处关键经文都出现删减求解的情况,这是需要注意的。高明、徐志钧、陈鼓应、傅佩荣等注释家都赞同帛书,并认为帛书本高于王弼河上公本,但事实正好相反。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我来宣说古代证悟者的玄同圆满教法。

世人乐于自我表现,

这对修正者是断绝慧命的毒药。

伟大的古代修行者知道,

道体是混成的,

超越世人的语言,

只有深入禅定,断绝语言思维,

混成的道体才会在妙心中开显。

所以我说“希言,自然”。

世人久居浑浊之地,

沉迷不醒,

唯有“希言”之道才能觉醒,

因为它能开启世人的玄照妙心。

世人因为无始以来的无明覆盖,

以为一切真理都在语言思维之中,

这是他们不能觉醒的根源啊。

天地已经是伟大的修行者,

已经达到“天长地久”的修行阶位,

这是世人梦寐以求的阶位,

但天地一旦违背“希言”的教法,

他们的修行功力顿时丧失。

地神一时失去理智刮起了狂风,

想表现一下自己,

一个早晨狂风就停止了。

天神修行一个大劫,

想表现一下自己的修行功力,

从天上降下了倾盆大雨,

让大地洪水滔天,

世人流离失所,

但不到一天就停止了。

这些都是修行者亲眼所见,

这些都是天神地神失败的表现,

违背“希言”的修行教法,

天神地神都无能为力。

世人如此渺小,

你们怎么能超越天神地神的大能?

如果想违背“希言”的教法,

你们结果一定更惨。

远古从事于修道的证悟者啊,

你们的境界和大能深不可测,

你们与证悟者妙契玄同,

目击道存,相忘于道的江湖。

你们与修德者妙契玄同,

因为你们能够曲己从人,

弯下腰倾听修德者的心声,

他们的道力不够,

需要你们伸出玄通妙手,

救拔他们从世俗的功业中解脱出来,

最后携手在修道的甚深境界中。

你们与世间的失败者妙契玄同,

因为你们怀有甚深的悲悯情怀,

知道失败者内心同样怀有见道的渴望,

可是他们被欲望捆绑的无法动弹,

完全失去了自由。

他们的身体是他们的枷锁,

逼迫他们去追逐低俗的欲望。

你们牵着失败者的手,

鼓励他们生起内明之心,

让大光明在他们的内心生起,

让欲望现出原形,

原来欲望是另一个魔鬼,

占据了世人的心灵,

一旦驱逐欲望这个魔鬼,

让真宰--玄照妙心回到本位上,

他们就能呼吸清新的空气,

感受道体的众妙。

伟大的证悟者啊,

与证悟者玄同,

你们妙契于心,快乐无比;

与求德者玄同,让修德者证悟,快乐无比;

与失败者玄同,让失败者最终证悟,快乐无比。

只要生起妙心,

证悟者,求德者,失败者,

都是无二无别。

本来无一物,

何处有差别。

证悟者的玄同力不可思议,

能够化德为道,化恶为善。

世界上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教法,

上等根基者早就顿悟道妙,

中等根基者将信将疑,

下等根基者完全不信,

反而哈哈大笑,

他们哈哈大笑,

契悟的种子已经埋下,

时机成熟就会生根发芽。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