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0又紅了!上海返城高峰提前開始,今天擁堵或持續至午夜

G40長江大橋、隧道又“紅”了,這次是反向的。

“下午2點半從崇明出發,導航顯示全程需要3個半小時。結果到了6點,還堵在長江大橋上,導航顯示還要開2個小時。”5月3日20時15分許,上海市民吳先生終於回到浦東家中,他沒想到,提前返程的決定並未能讓他“逃脫”擁堵。

G40又紅了!上海返城高峰提前開始,今天擁堵或持續至午夜

大數據預警圖 浦東警方供圖

5月3日下午,“五一”假期剛過半,G40上海段往市區方向就已經提前迎來了返程車流高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浦東警方瞭解到,5月3日下午起,G1503高東收費口返城方向車流開始陸續增加,最高峰每小時通過流量超過3800輛次。截至當天19時,G1503高東收費口當天總流量達76000輛次,其中,出城方向39000輛次,返城方向37000輛次。

G40又紅了!上海返城高峰提前開始,今天擁堵或持續至午夜

手機截圖

瞭解到假期前兩天G40往崇明方向的擁堵情況,吳先生特意提前兩天返回市區,就為了錯開返程高峰,可他還是被堵在了路上,從崇明到浦東全程用了近6個小時。

“這一波返程擁堵來得也太早了吧,假期還有兩天才結束,大家都這麼早回來了嗎?”吳先生感嘆道。

從崇明回市區的路程中,吳先生一個明顯的感受是“紅燈時間太長”,越是堵車,紅燈時間越長,“這是人為製造擁堵嗎?”

這並非他的錯覺,而是公安交警部門有意為之。“隧道安全”,在G40滬陝高速長江隧橋交通保障中處於“優先”地位,在專業人士看來“理所應當”。

隧道屬於特殊的封閉式交通,一旦內部發生事故,趕赴現場、清障作業的速度遠低於地面道路,會極大降低整體通行效率。如果隧道內車流量處於飽和甚至超過的狀態,疏導速度將幾何級下降。更重要的是,全封閉空間內的公共安全問題——一旦發生緊急事件,飽和車流量不利於隧道內被困人員疏散。特別是長江隧道全長達到8.9公里左右,在車流量極大的情況下適當放緩車流進入隧道,以確保隧道內通行效率和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G40又紅了!上海返城高峰提前開始,今天擁堵或持續至午夜

崇明交警疏導道口車流 崇明交警供圖

為了實現長江隧道內車流量“非飽和”狀態,交通管理部門採取了多項措施。崇明公安交警部門針對這一問題有三個不同等級處置模式,隧道內車流量達到六成,就會採取“分段控流”的措施,適當控制進入高速主線車流的速度,以確保隧道內車流“不飽和”,車流速度不下降。

“分段控流”的措施之一正是吳先生感受到的“紅燈延長”。在城市交通中,手動干預綠燈時間以增加通過的車流量被稱為“綠波效應”,而在G40長江隧橋管理上則反其道行之,採取了“紅波模式”。以崇明通往G40長江隧橋的主幹道陳海公路為例,日常東西向綠燈時間約為45-55秒,採取“綠波模式”時延長至65-75秒,而“紅波模式”綠燈時長將下降至30秒左右,以減緩進入G40滬陝高速主線的車流量。

據崇明警方透露,5月4日凌晨至中午11時20分許,返滬車流量達3.1萬輛次,預計當日擁堵要持續到夜裡十一點至十二點。

交警提醒:長江隧橋返城高峰已經開始,請廣大車主提前關注路況,錯峰出行。在長江隧道內打開車燈,注意保持車距,不要隨意變道,防止發生交通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