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的品德教育,可能是毀掉孩子天性的最好方法

很多寶爸寶媽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兒玩具,自家的寶寶把著一個玩具不放手,其他幾個上來爭搶,產生了矛盾。很多人習慣性地告訴寶寶說,不要一個人玩兒玩具,讓大家一起玩兒,一定要學會“分享”。

在家裡,很多姥爺、姥姥等長輩人,也經常會給孫輩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四歲時啊,就知道把大個的梨讓給哥哥吃”,告訴孩子要學會謙讓、分享,懂得公序良俗。

成人們都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從小就變得自私自利、不尊重他人、不懂禮貌……,所以就總愛對孩子進行道德品質的說教。

但是,如果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對於孩子的道德品質教育一定要注意年齡特徵,至少在孩子五歲之前,不宜過多的進行品德方面的規訓。

為什麼呢?

過早的品德教育,可能是毀掉孩子天性的最好方法

一.心理學上的品德

在教育心理學上,心理學家將品德或道德品質定義為:

是指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準則行動時所形成或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固的特徵。

品德是人內在的心理傾向,由內而發支配著個人的外顯行為。

很多七零後仍然記得小時候經常會唱一首歌,“我在馬路邊,揀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裡邊……”。這首歌曲描寫了一個孩子拾金不昧的優秀品德:在馬路邊,一個孩子拾到了別人丟失的財物,於是在他“內在心理傾向”(即:揀到別人丟失的東西,一定要上交給警察叔叔,而不能私自留為己有,這才是好孩子)的支配下,找到了警察叔叔,並且把拾到的錢交給了叔叔,形成了他的外顯行為。

一般認為道德品質包括: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方式三種心理成分。

1.道德認知:是對於行動準則善惡及其意義的認識;既包含著對一定的道德知識的領會,也包括著以這些知識變成自己的行動指南,變為信念並且以此來評價自己和別人的道德行為。

2.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知而產生、對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實現所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與道德信念緊密聯繫,而且道德情感與道德認知往往結合在一起,構成人的道德動機。

3.道德行為:道德動機的具體表現與外部標誌,它也是實現道德動機的手段。

在人的道德品質中,這三個基本組成部分,缺一不可。

過早的品德教育,可能是毀掉孩子天性的最好方法

二.別擔心孩子品德不好,因為還太小

(一).小在以“自我為中心”

古往今來,很多心理流派依據自己的理論取向,對道德品質從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動機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論述。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從認知發展的角度指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經歷了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在此之前,還要經歷一個具有自我中心的規則概念的階段——前道德階段(或稱無律階段)。

在皮亞傑看來,“5歲以前的幼兒以‘自我中心’來考慮問題,對引起事情的結果只有朦朧的瞭解,其行為直接受行為結果支配,他只做規定的事情,因為他想避免懲罰或者得到獎勵。因此,這一階段的兒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才能對行為做出判斷。

過早的品德教育,可能是毀掉孩子天性的最好方法

(二).小在還未完成“社會化”

人類生活在社會當中,為了不傷害彼此利益,能夠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並能維護好權威,逐漸地形成了各種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

孩子剛剛來到世間,還不能獨立地在社會中成長,只能在父母的陪伴下漸漸地長大,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自然屬性意義上的人,我們可以形象的稱他們為“小獸”。還記得歌曲《爸爸去哪兒》中唱到,“……謝謝你關顧我的小怪物,你是我寫的最美的情書……”也許正是孩子還沒有完全社會化的寫照吧。

所以,五歲之前的孩子,由於這種在發展階段中的“小”,還不能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對與錯、好與壞的判斷,也不能分辨出事情中的真善美與假惡醜。

生活中,當寶寶把喜歡的玩具據為自己所有時;當遇到好吃的,就用手把東西一罩,甚至連父母都不允許動時;當在遊樂場,打鞦韆始終不下來,即使旁邊的小姐姐已經等了很久時……原因也許僅僅是他內心中的喜歡,他只知從“自我”出發,來滿足自己的內心衝動,而無關道德。所以,做為父母不應該過分的擔憂孩子的這種“不良行為”,甚至把這種行為上升到孩子道德品質的層面。

前幾日,讀到了詩人海桑描寫小孩子的一首詩,恰好概括了“一個小小孩“的生命狀態:

一個小小孩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如果他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好阿姨好再見再見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海桑詩集《我是你流浪過的一個地方》)

可見,一個小小孩,他還小,他只是一個小小孩,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小小孩

過早的品德教育,可能是毀掉孩子天性的最好方法

三.過早道德教化對孩子的傷害

這要從品德心理結構中的道德情感方面談起。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一個整體,由彼此相關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

  • 本我(id)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的部分,即一些生物性或本能性的衝動。由本我支配的行為,只是衝動,毫無道德可言。比如嬰兒的一些行為即屬此類。
  • 自我(ego)是意識的結構部分,它處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它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對本我的控制和壓抑上。
  • 個體的需求和行為,必須符合社會規範的要求,於是人格中出現了超我,它具有支配著個體遵從社會規範的力量。

弗洛伊德認為,兒童將父母的批評和社會的批評內化為超我,形成了“良心”,它是相當嚴厲和具有懲罰性的。一旦個體的行為違反了超我的意向,就會在心理產生自責和內疚感

在弗洛伊德看來,這些道德情感的形成導致了兒童內在的雙重性,一方面是超我的力量,另一方面是本能需要。

從以上的理論看來,如果對孩子進行過早的道德教化,對他們提出社會化的要求,就如同為孩子找來了一個嚴厲的“警察叔叔”(超我),時時刻刻地在要求著他們、管束著他們,不讓孩子們那原始的、本然的、純粹的、自然性的本我衝動釋放出來,使得他們喪失了那最可珍視的天性,最終只能成為一個呆板、沒有活力,聽話的“機器”!

等到孩子長大後,到了應該養成良好品德,遵守社會道德的時候,由於錯過了那釋放天性的階段,而人格中的“超我”又過於強烈,他們就會倍感壓抑,變得嚴肅刻板,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父母過早地將孩子送到“女德班”、“男德班”,學習一些偽“傳統文化”;有的還讓孩子上一些打著“傳統文化”幌子的幼兒園,學習“封建禮儀”用以約束孩子的行為或者用給父母磕頭、洗腳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孝道”的教育等行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是值得父母和教師們商榷和反思的。

過早的用一些社會化的道德規範來嚴格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發展,簡直是在“扼殺”孩子的天性!

過早的品德教育,可能是毀掉孩子天性的最好方法

四.父母的做法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的寶寶出現了一些“自私”、“不禮貌”等的行為時,該怎麼辦呢?

(一).假裝沒看見

孩子在玩兒玩具出現了爭執等矛盾事件時,成人不用急於去調節,可以偷偷地去觀察,很多情況下,孩子們在僵持一段時間後,一般都會自行地化解的。而父母的過早干預,相反地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激化了矛盾。

有一次,我帶女兒在快餐廳的兒童遊樂區玩兒滑梯。女兒在上滑梯時,喜歡滑梯頂部的欄杆處的“轉輪”,於是就專注地玩了起來,堵住了滑梯的入口,使得後面的孩子不能繼續前行,我就在旁邊不停地告知和催促孩子,可是我越是喊叫,女兒卻越是玩兒,後來索性我也不說了。

慢慢地,後面的小夥伴無聲地往前擠,在這種情況下,女兒也無奈地將身體側過來,讓開了出路,通道打開了,孩子們又順暢的玩兒了起來。

後來我反思,有時父母們一定要相信孩子們對矛盾處理的能力,並不一定要過早或過多地參與進去,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抱走孩子

著名幼兒教育家孫瑞雪提出了“愛和自由”的家庭規則:

1.不傷害自己

2.不傷害他人

3.不傷害環境

當孩子發生了上面任何一項傷害行為時,父母應立即“抱走孩子”。

有一次幼兒園放學後,我和女兒在外面的操場上玩兒,同在的還有一個小妹妹。於是她就走過去邀請這個小妹妹一起玩兒,但是小妹妹沒有理採她,女兒感到了被拒絕,就繼續在小妹妹旁邊大喊著說:“過來,跟我玩兒!過來,跟我一起玩兒!”,甚至不停地說:“哼!我不喜歡你了!你是壞孩子!”

我走了過去,告訴女兒:“你邀請了小朋友玩兒,而小朋友是有權利拒絕你的,不可能都要依順著你!”可是,女兒不聽,喊話的聲音更大了。此時,我感覺這種行為已經對別人造成了影響,就立刻抱起孩子離開了操場。

後來,當女兒平靜下來時,我對女兒講了抱走她的原因並告訴她應做的行為方式,女兒在一旁邊聽邊點著頭,理解了我的話。

而有很多家長,在這種情況下,會很生氣,甚至打孩子,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我想那都是不應該的。

過早的品德教育,可能是毀掉孩子天性的最好方法

(三).身體力行,做榜樣

兒童最早的認同和模仿對象就是父母。

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態度時刻影響著孩子。

作家莫言在文章中談到:

每個人從生下來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響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這種教育有言傳有身教,甚至我覺得身教重於言傳。你生活在這個家庭裡面,你的長輩,你的親人,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工作、對待他人,我想會對孩子產生非常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覺得有好的家風,確實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的。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地學習,完善自身素養,在孩子面前注意一言一行,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教育和尚寂靜法師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綜上所述,對於兒童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應注意區分年齡階段,五歲之前較小的孩子,不宜過早的進行道德品質的規訓,避免過於束縛和壓抑孩子的天性,影響他們身心健康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