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外賣商家沒成為“小綿羊”,還有點“小傲氣”

美團外賣商家遇到的“獨家經營”、高抽成等問題,其實在互聯網行業中,是個稀疏平常的現象。這與電商商家遇到“二選一”、壓貨款等問題如出一轍。然而,在“格蘭仕事件”、“神州電腦事件”問題被爆出後,沒過多久這些事情所針對的問題,也都被遺忘。而且跳出反映這些問題的也都是些大企業,小企業普遍不作聲。

美團外賣商家沒成為“小綿羊”,還有點“小傲氣”

外賣商家不一樣,“美團高抽成”問題一直被廣泛關注,甚至有些商家寧願關閉美團店鋪也不願意接受美團開出的條件。相比於電商平臺的商家,美團外賣商家不僅沒成平臺的“小綿羊”而且還有點“小傲氣”這是為什麼呢?

美團外賣商家沒成為“小綿羊”,還有點“小傲氣”

之前美團外賣商家也有反映“高抽成”問題,但美團一直沒有正面回應。4月10日,廣東33家餐飲協會聯名向美團發交涉函 要求“降傭並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美團做出回覆: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至20%之間,今年首要任務,是要通過平臺切實幫扶300萬餐飲商戶通過外賣生存下去。

4月14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外賣專委會就對美團越來越強硬,並給美團下了時間表的限定,稱“期待美團在17日之前給出一個有實質意義的回覆”。

美團外賣商家沒成為“小綿羊”,還有點“小傲氣”

這表明協會將持續跟進此事,這對於擁有300萬商家,400萬騎手手,國內最大的外賣平臺的美團來說,確實感到了壓力,畢竟這是第一次遇到協會出面參與“高抽成”問題。這也是外賣商家的“底氣”。

美團外賣商家一般都是兩條腿走路,一邊在線下有門店,做著實體店的生意;一邊在美團上開店鋪,做著外賣的生意。在面對美團的高抽成時,之前就有商家寧願關閉在美團的店也不願意接受美團的條件。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美團裡的外賣商家手上還是有一點話語權的。這是美團外賣商家的退路。

美團外賣商家沒成為“小綿羊”,還有點“小傲氣”

雖然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餐飲行業線下業務的受到很大的影響。但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餐飲行業也逐漸回暖,這也是希望的開始。有了希望,有了底氣和退路,自然也就有了點“小傲氣”。

對於商家有點“小傲氣”,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