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葡萄莊園:小區建個大門為何那麼難?

東莞陽光網訊(記者 曾閩 何振成)一般來說,住在小區的朋友們出入小區,要就步行走正門,或者開車走側門。萬江葡萄莊園三期左岸的業主就說,他們每天出入只能走消防通道,因為小區沒有大門。而大家集資準備建大門,卻被當地社區叫停了。這是為什麼呢?

東莞葡萄莊園:小區建個大門為何那麼難?

這就是業主們每天出入的消防通道,比起正規的大門來說,小了不少。而在小區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側門,這裡平時上鎖,只是在上放學時間開門,供孩子們搭乘校車使用。業主們說,這裡本來計劃擴建成正式的大門。

小區業主李先生:“去年八月份開始,大家協商搞一個大門,我們跟新城社區、牌樓基社區小區物業管理處、業主代表幾方面協商,當時大家同意搞。”

東莞葡萄莊園:小區建個大門為何那麼難?

之後,物業管理處牽頭,找到了相應的施工單位準備施工。總造價40萬元左右,物業、業主各出一半,每家分攤300元。不過,施工到一半,社區出面喊停。

小區業主李先生:“疫情過後我們搞了,牌樓基社區就說這裡有三米地是他們的,不給我們搞。”

小區業主:“四方領導答應我們這條路,叫我們修這個門共用。我們沒有佔到紅線,紅線就是我們小區圍牆。我們修這個門,把這個路延伸到市政的路共大家一起使用。”

萬江葡萄莊園三期左岸物業經理蔡先生:“建門之後,因為市政這邊有一個用地的爭議,這塊地是市政的還是牌樓基的,現在還在確權當中。”

記者來到萬江新城社區居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左岸小區屬於新城社區管理。但是當時開發商是從牌樓基社區買的地,而前置條件就是預留小區圍牆到河岸的三米寬土地。在設計規劃圖上,小區靠沿河路一邊要開兩個出入口,開發商並未施工。在之前的協調過程中,大家一致認定可以從臨時側門擴建大門。

萬江新城社區黨工委書記陳林富:“正常規劃要在這兩個口做出入口,這裡就沒有口的。當時這條沿河路沒有整好,就臨時在這裡建一個口,作為臨時的門口先用著。都可以建大門,沒問題的。”

不過,改建大門的方案遭到牌樓基居民集體反對。相關社區、部門協調確定,先完善人行道功能建設後,再讓出部分牌樓基權屬地給左岸建造大門,並給出用地方案,但此方案卻遇到左岸業主強烈反對,雙方僵持至今。

萬江新城社區居委會幹部馮永強:“這個深顏色的就是牌樓基的地嗎?是牌樓基的,牌樓基都讓步了,給了一個這樣的方案,一定要留人行道出來,我給地給你用,這是牌樓基做的效果圖。他們業主都不肯,這個方案,業主用了很多,人家牌樓基的土地,紅線以外,還有人行道的安全隱患問題。”

東莞葡萄莊園:小區建個大門為何那麼難?

目前,萬江相關部門已經介入協調,希望能夠早日解決糾紛,在保障社區居民利益的前提下,建好小區大門,讓業主們住得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