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爾化學:草銨膦開啟漲價潮

利爾化學:草銨膦開啟漲價潮

作者:周少鵬

來源:股市動態分析

利爾化學(002258)主要從事高效、安全類農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包括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三大系列,其中核心產品是草銨膦,產能位居全球首位。公司的看點有:1)草銨膦行業處於快速放量期;2)今年供需失衡,巨頭產能退出,價格暴漲可能將持續至明年上半年;3)公司擁有成本和技術優勢,競爭優勢明顯,盈利能力有望抬升。


草銨膦:10年十倍品種


草銨膦是全球四大非選擇性除草劑之一,另外三個是草甘膦、百草枯和敵草快,百草枯因為有劇毒已經被多個國家宣佈禁用(我國是2016年要求禁售百草枯);草甘膦大量反覆被使用後出現抗體的雜草種類不斷增加;敵草快除草效果欠佳且有返青問題。草銨膦的成本不是最低,但受益於其他三個品種使用受限,最近幾年需求量不斷上升,2015年只有0.92萬噸,到了2019年達到4.4萬噸,並且首次出現供需缺口。浙商證券估算,預計2025年草銨膦需求將達到9.1萬噸,年複合增速12.9%,10年十倍。


草銨膦行業不僅空間大,競爭格局也很好,裡面上規模的玩家屈指可數,產能排前4名的利爾化學、巴斯夫、山東億盛和印度UPL,CR4高達95%以上,其中利爾化學全面掌握了草銨膦合成關鍵技術,現已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草銨膦原藥生產企業,現有產能1.54萬噸,隨著廣安利爾和四川綿陽產能投放,未來總產能有望提升至1.84萬噸。


圖:草銨膦行業競爭格局一覽

利爾化學:草銨膦開啟漲價潮


價格上漲可能持續半年


草銨膦的需求逐年上漲,只是產能的擴張以及地緣政治事件讓供需缺口時高時低,導致價格波動很大:2008年之前草銨膦作為高端除草劑主用用於經濟作物上,價格曾高達30萬元/噸以上,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價格暴跌,到了2014年才重新恢復至30萬的水平,2014年後行業產能快速擴張,供應增加使得價格回落,到2016年原藥價格一度跌至11.7萬元,2017年後伴隨需求增加,價格再度上漲。到了2018年下半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價格又開始持續下行,2019年價格跌至11萬元附近。


2020年價格又開始上漲了,但這次漲價的持續性和確定性都要好於2017年那輪。最主要的原因是巨頭產能退出,草銨膦海外生產企業主要有巴斯夫和UPL,二者產能分別為1.2萬噸和6000噸,合計佔全球市場份額40%。由於投資規模大、成本高企,且相比國內原藥企業沒有競爭優勢,近期巴斯夫宣佈將其位於德國及美國的草銨膦原藥產能計劃在2022年底之前關停。此外,UPL受疫情影響,今年供應受到較大影響,短期很難恢復供應。今年僅利爾、億盛、威遠三家公司能維持正常運轉,潛在新增的產能中,誠信的1萬噸產能年內被擱置、福華的3000噸無穩定產品投放,輝豐的5000噸因環保問題生產受限,國內新增產能整體也低於預期。


目前草銨膦價格已經上漲至16萬元/噸,中金公司預計,短期草銨膦價格可能會上漲至17萬-17.5萬元/噸,未來半年看漲至20萬元。


成本和技術有優勢


得益於產能釋放+價格上漲,公司今年業績改善明顯,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大增77%至4.17億元,其中三季度單季淨利潤翻番,達到1.61億元,四季度供需更加緊湊,近期草銨膦的價格還在上漲,全年業績大漲確定性強。


成本下行也將貢獻業績增量。草銨膦生產工藝路線較多,目前國內主流工藝是格氏法,而拜耳的連續氣象法被認為是工藝壁壘最高且具備環境友好屬性,只是初期成本與裝置要求高,國內尚無法完全復刻。但是,子公司廣安利爾在成熟的格氏法,融合了部分拜耳工藝步驟,開發出了以甲烷、三氯化磷為原料的草銨膦生產工藝,工藝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顯著增強。同時,廣安利爾還可配套1.5萬噸的MDP產能,由於公司可自給中間體MDP,投產後本部草銨膦生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據測算,新工藝的生產成本相比主流工藝降低約2萬元/噸,成本優勢顯著。


(編輯:小股)

版權聲明:股市動態分析除發佈原創財經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