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難把握的規則是“度”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明一些。孔子說子張常常超過周禮的要求,子夏則常常達不到周禮的要求。子貢又問:子張能超過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說:超過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這就是過猶不及的典故,過猶不及包含了兩個含義,一個是達不到,一個是超過了。

著名歷史學者李亞平先生在他的《帝國政界往事·大宋實錄》中說:南宋岳飛掌握重兵後,曾主動諫言皇帝趙構設立太子。這屬於武官干政,干涉了皇帝的家事,觸痛了趙構的心病,令他大為不快。岳飛這個舉動越位得太離譜了,為他後來的慘死埋下了禍根。

還有些人喜歡搶著幹工作,實際上有些工作本來由上司出面更合適,你卻搶先去做,從而造成工作越位,費力不討好。  

軍隊中的軍銜代表了等級,這種等級規定了在各種場合中各人的位置。在隊列中,低級軍官站在高級指揮員的位置,就屬於場合越位。在商務交往中參加宴請,主人應該坐哪個位置,主賓應該坐哪個位置,主陪應該坐哪個位置,都是有規矩的。主賓坐到主人位置就是場合越位--成語“喧賓奪主”大意如此。奪了主人的位置,主人肯定會不高興,就會很生氣,問題就很嚴重了。

目前市場上企業裡有很多優秀員工,這是一群讓人敬佩的群體,他們專業的技能和經驗來自於不斷的總結和自我提升。但是也許就是這樣,自我崇拜的萌芽就會萌生,一些人在企業中很是“囂張”,對企業的其他員工頤指氣使,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管理精通,無所不知的姿態,我沒有統計過,也許這些“囂張”的人在企業的時間並不長,半年、一年或者一兩年就離開了企業,我認為離開的原因不是他們的能力,而是不溶於企業潛規則的自我陶醉。

人生最難把握的規則是“度”

“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這句流傳民間百年的經典諺語,深刻道出了一個洞悉傳統內聖外王之術的名臣曾國藩和一個深諳傳統智慧權謀的傳奇商人胡雪巖在人們心中不可拒不撼搖的崇高地位。

曾國藩和胡雪巖的影響如此之深遠,在於他們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曾國藩一步一步一個腳印,從湖南山村的一個窮秀才躋身於作為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人物,直至成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大清聖哲”, 無人能出其右。

穩慎之絕。曾國藩認為,為人處世須"專在“穩慎”二字上用心。世上之事風雲變幻,處處藏著危機,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使事業陷入困境甚至絕境,而凡事求穩慎則可以使人穩打穩紮,少犯錯誤,有助於事業的長遠發展。要做到穩慎,必須以耐煩為第一要義,凡事力求穩妥,謹言慎行,戒驕戒傲,時時刻刻小心行事,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磨礪之功。曾國藩認為:“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穫,只問耕耘。”人如果不通過不斷的磨礪來提升和完善自身,就會讓自己私慾、情慾變得膨脹,從而讓自己的意志變得軟弱,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得以浪費,而妨礙自己事業的成功。人要成就一番事業,除了不斷磨礪自己、不斷調試自己以外別無他途。這需要做到自強不息、堅忍不拔、身必兼治、培養浩然之氣。

曾國藩藏鋒的“龍蛇伸屈之道”,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生存之道。實際上藏鋒露拙與鋒芒畢露,是兩種截然相反的處世方式。鋒芒引伸為人顯露在外表的才幹。有才幹本是好事,是事業成功的基礎,在恰當的場合顯露出來是十會必要的。但是帶刺的玫瑰最容易傷人,也會刺傷自己。露才一定要適時、適地。時時處處才華畢現只會招致嫉恨和打擊,導致做人及事業的失敗,不是智者的所作所為。

人生最難把握的規則是“度”

蒙牛前董事長牛根生是位商業傳奇人物。1998年從伊利第一副總裁的位置上被解職。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創辦蒙牛集團,6年時間把這家公司做到全國第一。有意思的是,7年後,解職牛根生的伊利董事長鄭俊懷進了監獄,而被解職的伊利前副總裁牛根生則被評為“2005年新中國十大經濟人物”。這時,面對媒體的牛根生已經沒有了怨恨,他說:“什麼事情就怕打顛倒。我被撤職,現在看主要責任在我。我是企業二把手,但做了‘水大漫橋’的事。現在我已經是一把手了,如果我的副職也做了‘水大漫橋’的事,我很可能也容忍不了。”

水大漫橋,是缺乏位置感的表現。缺乏位置感,就會丟飯碗。

所以聰明的職場中人要有“適當的放低自己,方能海納百川”的胸懷。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調整心態,不自吹自擂,迴避公眾的恭維,對待同事要克服和改掉狂妄自大,自恃甚高,一意孤行的毛病,不斷自我反省,自我修煉,自我檢討。

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所說:“第五級經理人(卓越的經理人)朝窗外看,把成功歸於自身以外的因素;當業績不佳時,他們看著鏡子,責備自己,承擔責任。”

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工作中,要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瞧不起,相互不賣賬,相互抬槓子;甚至對方反對的我就擁護,對方擁護的我就反對。在企業中發生很多矛盾,其實很多情況下並不是有意發生的,它的根本原因是在於我們在謙虛、謹慎方面修煉得不夠。古人說“心滿為患”,同樣,我們的不少人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就已經把自己心中的門反鎖上了,他無法走出自以為是的小天地,別人也無法打開這扇門。因此,打開心門,以謙虛謹慎的、開放的心態對待同事將有助於自我的成長,也將會促進業績的提高。

其實,老闆與員工之間既是矛盾對立體,又是利益共同體。老闆是希望藉助員工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帶領企業贏得競爭,走向輝煌,追求的往往是長遠的利益;員工則是希望藉助企業這個平臺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身的價值,追求的大多是短期的回報。如果出現矛盾,是很正常的事,關鍵是要把握矛盾的“度”,切實解決矛盾,這樣才符合雙方的最大利益。

作者:

朱新月: 超級暢銷書《細節決定成敗》《精細化管理》策劃人、出版人;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南開大學商學院EMBA;北京博士德管理顧問公司高級培訓師;日中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學會企業管理專委會副秘書長;前北京大學精細化管理研究中心副理事長;主講課程《領袖的智慧—向毛澤東學領導力》、《如何成為組織的骨幹》、《組織如何培養骨幹》《工匠精神》、《中層領導力與執行力》、《零缺陷工作》《精細化管理持續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