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教育如何東山再起?教育局長“九問校長”直擊靈魂,啟東人:必須走出過去光環

今天,高考第二日。

鏡頭下的高考,因“防疫+”的存在,與以往略顯不同。

鏡頭下的高考,也順理成章擠出更多“篇幅”,留給繁華喧鬧的大都市。

但你可曾思索:自昔日“毛坦廠中學”“啟東黃岡大試卷”充斥新聞,到眼下“南京全體動員上演花式助考”成為話題,從何時起,人們“追隨”高考的目光更多由縣轉市;從何時起,“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啟東”,逐漸成為勾起人們回憶的“金句”?

一系列疑問背後,那座熟悉的、被稱為“教育之鄉”的縣級市啟東,近些年教育發展得如何?啟東若想重啟“縣市教育”東山再起的巨幕,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啟東教育如何東山再起?教育局長“九問校長”直擊靈魂,啟東人:必須走出過去光環

走出“啟東中學時代”

教育話題,論的不僅是育人大計,也是種情愫。

“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啟東”,曾是在國內教育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從這句話誕生的20世紀90年代,一直到2012年前後,“啟東”都是令經濟大省、教育大省江蘇驕傲的“一張牌”。相應的,啟東中學也成為在國內與河北衡水中學、湖北黃岡中學“齊名”的三所“超級中學”。

但是,啟東在教育界“得名”,並非起步於此。在南通,“老啟東人”往往把目光“瞄得更前”——“啟東堪稱‘教育之鄉’,有‘啟中(啟東中學)’的功勞,卻絕非僅僅因為‘啟中’。”在他們的眼裡,家鄉教育厲害,一半源於“南通就是個崇文重教的地方”。

“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南通,“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曾被稱為“近代第一城”。南通的近現代教育成就可追溯至上世紀初。名震江淮工商界的實業家張謇,同時也是近代兒童教育的啟蒙家、師範教育的推動者。而為培養教師後備力量,1902年,張謇便在南通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範院校——南通師範學校。

1977年後,南通教育又因高考制度的恢復聲名鵲起。1號君查閱資料發現,僅1984到2018年的35年間,由南通誕生的江蘇高考狀元(文科狀元+理科狀元),即使在不完全統計之下,也有22名——身居江蘇全省前列。而其中,1993年以後的高考狀元佔據“大半江山”。

93年,正是啟東教育開始發力的年份。

在全國上下渴望社會經濟加速發展、國際“奧賽”獎牌得主極度稀缺、中國非常接近“復關”目標的年代裡,“考上多少南大、北大、復旦、清華……”就是地方發展最響亮的“名片”。

曾今“比學趕超”的年月裡,“啟中”因受鄰縣南通海安中學王慶根“奪得國際化學奧賽金牌並免試進入南京大學”的“刺激”,決心開啟“奧賽金牌”模式。

1993年,“啟中”創建高中實驗班。僅僅2年後,“啟中”的學生便拿到了1995年第26屆IBO(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啟東中學也由此開啟了中學國際奧賽的“奪冠”之路。

“奪冠”並非“終點”,“高考”才是“最終目標”——1996年的高考,為“啟中”走入大眾視野,打下“關鍵基礎”——這一年,在啟東中學首屆實驗班裡,4人考取清北。96年的啟東中學,“瞬間”沸騰了;“啟中”,也一躍成為啟東、南通,甚至江蘇教育的“門面”。

不僅如此,自此為始往後的10年時間裡,啟東中學將自己進一步推向“巔峰”——10年中,奧賽、高考全面豐收——不僅在國際奧賽中斬獲13金2銀,高考升學成績也十分耀眼,年均本科上線率99%、一本上線率90%,高分段考生人數穩居江蘇前列。《啟東中學作業本》,更是國內無數高中和學生備考的神器,啟東中學、啟東教育,盛極一時。

轉折點,出現在2012年。

2012年,在“啟中”知名度繼續上升的同時,學校高考的一本上線率卻滑到當時的“歷史低點”。僅僅三年過後,伴隨“啟中”明星校長“落馬”,“啟東中學”逐漸成為一個“輝煌時代”的“代名詞”。

啟東教育如何東山再起?教育局長“九問校長”直擊靈魂,啟東人:必須走出過去光環

來源:網絡截屏

與此同時,伴隨從2012-2013年起“奧賽”退熱,高考錄取階段的“優惠政策”也開始退坡。“保送優勢不再,奧賽能否退燒”“奧賽市場:高中迅速‘退熱’”“國際奧賽排名下滑,這個鍋究竟該誰背”等話題,成為億萬家長關注的焦點……

2015年,在啟動“撤縣建市”的第25個年頭,曾經享譽全國的“教育之鄉”迎來了重要的人事變動。當年,時任啟東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陸聖華,擬任啟東中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主持全校工作,此舉被廣泛看作啟東重啟“啟中”雄風的“關鍵決心”。

2015年起,啟東中學的高考本科上線率開始回升。但同時,“南外”“南師附中”等一批江蘇省內經濟發達地市的重點中學,卻已抓取了更多眼球。

“教育時代”的變革,令“教育之鄉”逐漸成為“社會成長”的一段記憶——啟東教育,已步入“屏氣進擊”的階段。然而圍繞“啟中教育”的話題,從未“斷檔”。

去年“高考季”,畢業自啟東中學、任職於《解放日報》的王成浩回憶時寫道:

題海戰術、奧林匹克競賽……或許這些組成了啟中教育在外人眼中的關鍵詞。作為曾經身處其中、親身經歷過那些的一員,我覺得母校教育模式的形成,有其成型和成功的環境因素。母校確實為一批學子打開了通往名校的大門,也為一部分有天賦的孩子提供了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舞臺。

再寫啟東教育“神話”

1號君前文曾說,江蘇歷來是經濟大省、教育大省。其實兩者之間,也有密切關聯。兩者的關聯,進一步成就了大城市的“教育知名度”。

具體來講,教育為經濟發展輸送基礎人才,經濟發展則為教育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在此基礎上,更高質量的教育和更高水平的經濟發展質態,吸引更高級別的智力資源湧入——城市,由此具備騰飛條件。

但歷史上,擁有“高質量”生源的南通和“教育之鄉”啟東,為何“代入”上述“公式”,卻並未“導出”縣市、地市“騰飛”的答案?

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原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和南通師範學院3所省屬公辦本科院校合併組建新的南通大學(南通大學前身,為1912年創辦的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和私立南通紡織專門學校)。隨後,“通大”被劃定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交通運輸部“省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也是江蘇15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但是除了“通大”,南通本科大學的名單中就只剩2所——南通理工學院和南通大學杏林學院,且2所均為民辦。

而與上海“隔江而望”,距浦東直線距離只有50多公里、人口100多萬的啟東,高校資源更為“緊張”。曾有從啟東“考出”的學生感言,啟東有大學了!南通大學有了啟東校區!

如此“感慨”令人喟嘆——從一江之隔的上海,到南面的蘇州、西面的南京和揚州等市,都是啟東乃至南通學子的高考“目的地”。

高考升學率高,雖然帶給優質中學以“名望”“生源”,但落腳到“城市發展”,對城市貢獻更大的卻是實實在在的高校畢業生。換句話說,從“教育之鄉”走出的學子,留在異鄉求學就業,乃至安家落戶的佔據多數。因此不論名義還是實質,啟東都屬於“資源輸出地”。

一方面培育的人才在往外湧,可另一方面,上海等地的發展,在一些領域也呈現出“過度飽和”的現象——涉地項目尤為如此,“溢出效應”早有發生。但為何即使有溢出,也並未推高啟東發展的體量,顯著增強啟東自身的“人才消化力”?

交通配套是啟東過去長期存在的“短板”。

“雖然啟東離上海的直線距離只有50公里,但長江阻隔使啟東成為交通‘神經末梢’,嚴重製約了啟東的經濟社會發展。”啟東市港口開發研究會秘書長、原啟東市大橋辦總工程師李洪斌感嘆,“長期以來,我們啟東人一刻也沒有停止編織‘跨越長江’的夢想。”這是今年7月1日《南通日報》報道中的一段表述,客觀上也是啟東、南通“直面”過往短板的反思。

啟東教育如何東山再起?教育局長“九問校長”直擊靈魂,啟東人:必須走出過去光環

“熱烈慶祝寧啟(鐵路)全線貫通更換CR200J復興號”來源:南通日報

可“關鍵要素”和“聰明資本”,總會在市場中選擇“最佳流向”。這一規律,或多或少影響了溢出要素對資源吸納地的取捨。可惜的是,由於過往交通不便,啟東錯失了不少“提質擴容”的機會——發展機遇依舊“在外”,啟東教育培養的人才,同樣多數“在外”。

交通,只是一點。交通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規劃。直至近幾年,啟東各方面規劃的能級才有了較大提升。

但值得肯定的是,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後浪”啟東“動作不少”。尤其在推進產業鏈與創新鏈雙向融合,加快建立政產學研合作體系方面;以及推動區域協同創新,積極融入長三角產業“生態圈”等領域,近兩三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去年,啟東在全國科技創新縣市百強榜上位居第13名,在南通各縣市中排名第一;

去年,啟東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10家,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工業比重達到58.7%;

去年6月,中共江蘇省啟東圓陀角旅遊度假區工作委員會和江蘇省啟東圓陀角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設立。圓陀角旅遊度假區,將著力打造為“1+8”上海大都市圈的“黃金北翼”;

去年9月23至29日,國家鐵路總公司在南京組織召開工可研評審會議,北沿江高鐵“啟東設站”一致通過。設計時速350km/h的高鐵,建成後將使“啟東-上海”關聯更為緊密……

從“能級提升”到“擴大經濟體量”,無疑是“教育之鄉”啟東重啟縣市教育巨幕的“第一步”,也是健全長三角要素流通的關鍵一步。在此基礎上,完善縣市範圍內的高校佈局,把中學教育資源同城市經濟發展“相連”,才有的談。

而最終,方才是“教育之鄉”中學教育自身的“提檔升級”。

輝煌畢竟屬於過去,啟東人想要找回曾經在“高考鏡頭”前的存在感,就務必走出“啟中”過去的“光環”,選擇一條“借鑑大都市教育發展模式”,但又有別於此的道路。

啟東教育如何東山再起?教育局長“九問校長”直擊靈魂,啟東人:必須走出過去光環

來源:啟東教育發佈

當然,啟東人是不甘平庸的,也正因此,“教育之鄉”才會有去年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九問校長”“直擊靈魂”的事兒。

“啟中”、啟東,不應只是一個年代的“印記”與一代人的“回憶”。

交匯點記者 李睿哲 王建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