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其餘孽毀了大唐

大家都知道,中晚唐時期,唐朝廷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危機是藩鎮割據。藩鎮割據削弱了唐朝中央的力量,間接導致了唐朝的滅亡,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唐朝的藩鎮割據是如何形成的?

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其餘孽毀了大唐

1、要說清藩鎮割據,就必須提到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對唐朝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對此後中國歷史的走向也是意義深遠的。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是開放、自信的,而在安史之亂後唐朝邊疆收縮,再也不復昔日盛世大唐的風貌了。

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詩就曾描寫道:“平時安西萬里疆,今日邊防在鳳翔”,這首詩就很好地描述了安史之亂後唐朝的窘境。

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其餘孽毀了大唐

大家或許覺得,唐朝最終平定了安史之亂,就好像西漢漢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一樣,國家從此就安定了。

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其餘孽毀了大唐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漢景帝時期,朝廷還是非常有作為的,而且漢景帝十分信任周亞夫,即使周亞夫使得景帝的弟弟梁王置身危險中時,景帝也能支持周亞夫。但是安史之亂就不同了,安史之亂髮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唐玄宗這個人真的是太過玄幻,開元年間和天寶年間的他判若兩人,開元時期的唐玄宗甚至不輸唐太宗,而天寶年間的唐玄宗則是昏招頻出。

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其餘孽毀了大唐

當安史之亂爆發時,唐玄宗為了儘快平叛,對出征有功的將軍和降將,都授予了節度使的官職。在此之前,節度使只設立在邊疆。而如此一來,只設在邊疆的方鎮,在內地各處也普遍設置起來。其中這些控制一方的方鎮將領如果持節就稱節度使,如果不持節就稱防禦使、經略使或是團練使

2、方鎮的行政地位

在唐朝廷廣設藩鎮之前,方鎮只存在於邊疆,且地位道以下、州之上。而與之對應的職官層次則是採訪使——節度使——刺史。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採訪使實際上已經無力統轄方鎮,因此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此,唐肅宗年間,將開元以來的十五道罷黜,改採訪使為各鎮觀察處置使。

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其餘孽毀了大唐

這樣做的後果是使得方鎮合二為一了。方鎮領袖具有了行政統轄權,方鎮實際上成為了有權管理州縣的一級行政區。到了唐朝末期,唐朝設立的方鎮多達四五十個,而唐朝史記控制的區域只有首都京兆府及附近的幾個州。

而除此之外的州縣則盡為節度使所有,這些人手握重兵,自然不再服從朝廷的指揮,這樣一來方鎮實際上就和古代的諸侯國異曲同工,因此人們也將其稱為藩鎮,而各節度使手握重兵、不服從朝廷的現象被稱作“藩鎮割據”。

3、唐朝廷對藩鎮割據的應對措施

對於分佈在不同地域的藩鎮,唐朝的應對措施也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是分佈在陝西、四川和江淮以南的藩鎮,由於陝西、四川靠近首都,而江南富庶,因此朝廷不能容忍這些地方脫離自己的管轄。而且這些地方的節度使割據勢力較弱,因此這些地域的藩鎮割據唐朝尚可掌控。

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其餘孽毀了大唐

當時有一位同華節度使叫周智廣,他自以為實力雄厚,因此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有一次他叫囂道,如果他在睡覺時把腿一伸,就可以在頃刻之間把都城長安踏平。而結果便是,被郭子儀率領唐軍頃刻之間踏平。

而對於河朔諸鎮,唐朝採取的政策則是不同的。因為這些人本就是安祿山、史思明殘部,腦後生反骨,平定安史之亂後,唐朝無力繼續剿滅這些餘孽,為了安撫他們,只得各授節度使稱號,領河朔諸鎮。

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其餘孽毀了大唐

這樣的藩鎮有以下幾個:盧龍節度使李懷仙、成德節度使李寶臣、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相衛節度使薛蒿,相衛鎮後後來被田承嗣吞併,因此就成了三鎮,即所謂的河朔三鎮。

這三鎮的節度使本來就是跟著安祿山、史思明叛亂的,因此獨立性質比較強,他們名義上服從朝命,但實際上割據一方,在自己的轄區內自置官吏,而且還不向朝廷交納賦稅。對於這些藩鎮,唐朝廷雖有心討伐,但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只得聽之任之,以求暫時安穩。

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其餘孽毀了大唐

中晚唐時期,朝廷也在一直明裡暗裡地密謀削藩,唐德宗時期推行了兩稅法,這使得朝廷的財富收入增加,因此朝廷決定進行削藩。這樣做的後果是激怒河朔諸鎮各自稱王,並聯合起來反抗。

而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與涇原節度使朱沘則是直接發動叛亂,雖然德宗經過努力,控制住了局面,殺死了李、朱二人,也使得河朔諸鎮的節度使去掉了王號,但是他也不得不就此放棄了削藩的主張。

唐朝藩鎮割據的形成:安史之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其餘孽毀了大唐

唐憲宗時,兩稅法的成效已經徹底凸顯出來,中央政府的財政大為改觀,因此中央培養出了一支比較精銳的神策軍,於是憲宗又開始削藩。唐軍在裴度與李愬的指揮下,陸續取得勝利,並且平定了實力較為強大的淮西節度使,這使得諸鎮節度使大為恐懼,紛紛表示歸附唐朝中央政府。憲宗也因此被稱為“中興之主”。

但好景不長,唐憲宗本人被宦官毒殺,此後的中央再也無力控制藩鎮,繁鎮割據一直伴隨到唐朝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