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是部接地氣兒的好劇

最近看了幾集正午陽光新出的《清平樂》。上次他們的《知否》一開始就因為這個名字我有點牴觸,由來看了覺得還挺好,只是看到最後也沒搞明白劇名跟劇情有啥關係。倒是頗像我以前為了對付作業,老是給論文起個冠冕堂皇的標題有點類似。

這次的《清平樂》,雖然我覺得這個名字依舊有點譁眾取寵的嫌疑,但是劇情既是講宋仁宗期間勤政愛民而創造的太平盛世,那取這個名字也應該可以說對得上號。更何況我很喜歡辛棄疾的那首《清平樂》: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藕。

這意向美好的沒得說。尤其是在現在這個被疫情搞得人心惶惶的時候,平靜的生活尤其變得令人嚮往。

目前看了四集,可謂進度緩慢。覺得臺詞、服裝、道具基本上跟《知否》風格一樣,非常接地氣兒。光是將“皇上”稱為“官家”就有一種撲面而來的泥土的芬芳。還記得一個室友看《知否》的時候說,她剛開始一直以為官家是個太監。過去幾年流行的仙俠劇,套路基本上是將家長裡短搞得陽春白雪,主角們的愛情往往以天下蒼生為藉口廝殺不已;宮鬥劇裡的吃穿用度又感覺過於奢華,處處講究,動不動就是上好的這個上好的那個,我等小民只能直呼自己真是沒見過世面。

但是《清平樂》卻是將陽春白雪去魅。從我看這幾集來說,並沒有為增加角色吸引力而生硬加戲的趨勢, 人物都比較立體化。看了就覺得皇帝就是個職位,還不能隨便辭職。臺詞相當的生活化,目前我看到的宮裡那幾個女的爭風吃醋的手法,倒是跟村裡邊因為一些雞毛蒜皮鬧彆扭的形式差不多。實在是稱不上宮鬥。不過這個題材也不是宮鬥。但是劇裡也沒有給任何人特別明顯的主角光環。劇情發展還比較有邏輯,沒有說為給某個演員或者某個角色加戲而編出什麼荒誕離奇的劇情。我覺得這也是正午陽光的劇之所以一直口碑比較好的原因。講故事,不管是要講多大的故事,最起來得編圓了嘛!我以前一直很懷疑某些劇編劇的智商。但是後來聽說編劇在很多情況下只是迫於無奈改了劇本。還有就是後期剪輯也會助力劇情的亂七八糟。然後就明白劇情不行,不全是編劇的原因,而在於一種體制。正午陽光的內部機制應該是比較合理和健全吧。

總之這部劇還不錯,我準備繼續追下去。以上是上班間隙想寫幾句,可能有點語無倫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