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 請一定善待自己

“總以為,拼命工作只是一句比喻!”

11月27日凌晨1點45分,在錄製浙江衛視戶外追跑真人秀《追我吧》的高以翔突發昏厥,搶救無效,被宣佈心源性猝死。

“家暴”、“抑鬱症”、“出軌”“離婚”“學術造假”等熱點不斷刷新人們的三觀,年尾又出了一個“過勞死”,2019年,是註定讓人難忘的一年。

還記得第一次認識高以翔是在2013年,因為在《遇見王瀝川》中的出色演繹,而讓觀眾印象深刻。

35歲的他一直以積極健康的形象活躍在熒屏前,正因如此,你無論如何也無法將“猝死”,與這個80後男演員聯繫在一起。

當高以翔被緊急送往醫院時,網友萬萬沒想到,等到的卻是“搶救無效去世”這個令人心痛的結果。因為錄製綜藝而導致死亡,這樣的代價未免太過於沉重。

雖然高以翔去世的具體細節還不清楚,不過從之前播出的節目中,也可看到《追我吧》這檔綜藝的運動強度與難度係數,確實有點大。

在百科搜索的詞條上看,《追我吧》的定位是夜晚城市實境追跑真人秀,在“你追我逃”的硬核競賽氛圍中突破體能極限,為了在追跑戰中刺激嘉賓衝破自己的體能極限,節目的挑戰關卡設置相當硬核:“蜂巢蟲洞”,類似於迷宮,需要嘉賓在不斷嘗試中找到最佳的通過路線;“平衡滾筒”,要求嘉賓在兩個旋轉的滾筒上迅速找到身體平衡點,以最快的速度通過;“爬樓速降”,參與嘉賓需要吊威亞爬70米高樓登頂,然後通過一個索道,滑向對面大廈的頂樓。

由於挑戰時間有限,嘉賓根本沒有時間可以休息。在一個項目到另一個項目的平地路途間,都是奔跑著過去的。

節目的第二期還邀請了拳王鄒市明、體操王子李小鵬等專業運動員。結果呢?一個玩到一半就體力不支;另一個腿抽筋,直接沒有了知覺。還有的掉進海洋球裡好久都沒有回應,嚇得工作人員趕緊去“撈人”。節目的強度之高,令專業的運動員都無法承受,更別提這些普通明星了。

而且節目的錄製是在晚上8點開始,一直能拍攝到第二天早上。開工晚,時間長,對藝人的身體素質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很多嘉賓在錄製期間,就曾發生過嘔吐、恐高、進救護車吸氧等一系列身體不適的情況。

截止到目前,還有人在網上發佈著這樣的言論:“其它藝人都沒事,就你家的出了問題,所以不能算是節目組的責任,而是藝人自身原因。”難道僅僅是因為藝人自己身體素質不行嗎?

多麼希望,高以翔在達到體能極限,感覺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能提前說一聲“我放棄”。

很多圈內人士也為高以翔不值。高以翔悲劇發生後,眾多明星發言哀悼,更有明星揭露娛樂圈“潛規則”。不少衛視為了追求收視率,提升流量,不惜去做一些出奇獵奇的綜藝節目。在利益的驅使下,現在的綜藝難度越來越大,在錄製過程中,一味追求錄製速度,忽視了安全問題。

有知情人士透露,很多綜藝節目都是“熬夜錄製”,讓很多藝人沒時間睡覺,或只能睡3/4小時。公開資料顯示,釋小龍助理曾在錄製《中國星跳躍》中意外溺水身亡;何炅曾在錄製《頭號驚喜》中意外受傷;李晨在《跑男》中受傷,縫了9針。所以說,藝人明星熬夜拼命成為常態,是一種高危職業,呼籲藝人保護愛護自己身體

不僅是明星,我們這些普通人也一樣,總覺得自己年輕,能扛得住。但事實上,你的身體遠遠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強大!就那麼短短几分鐘,甚至幾秒鐘,人就沒了。

也許因為工作壓力強度太大,也許是不自律而熬夜,但無論如何,都請善待自己的身體!

人生還長,你不必那麼拼!

陌生人,請一定善待自己!

陌生人  請一定善待自己

陌生人  請一定善待自己

陌生人  請一定善待自己

陌生人  請一定善待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