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小學生端午包粽子 讀詩詞追憶屈原

山東:小學生端午包粽子 讀詩詞追憶屈原


2019年6月6日,山東濱州,陽信縣陳家小學生與老師一起包粽子、讀詩詞,追憶屈原。當日,山東陽信縣河流鎮陳家小學數百學生與老師一起包粽子,共同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迎接端午節的到來。(範冬萌)民聲供稿平臺 發

山東:小學生端午包粽子 讀詩詞追憶屈原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民聲供稿平臺 發)

山東:小學生端午包粽子 讀詩詞追憶屈原


端午節起源於南方吳越先民的龍圖騰祭祀 ,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民聲供稿平臺 發)

山東:小學生端午包粽子 讀詩詞追憶屈原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民聲供稿平臺 發)

山東:小學生端午包粽子 讀詩詞追憶屈原


粽子,屬籺的一種,籺是人們在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的貢品,逢年過節做籺拜神是古老的傳統習俗。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節拜神的貢品。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其花樣繁多。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民聲供稿平臺 發)

山東:小學生端午包粽子 讀詩詞追憶屈原


圖為2019年6月6日,山東陽信縣河流鎮陳家小學,數百學生與老師一起包粽子,共同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迎接端午節的到來。(民聲供稿平臺 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