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同事牙齒上粘上菜葉了,應該怎麼提醒她比較好?

luhuanxiang


這是個會讓人覺得尷尬的事情,可是作為朋友確實應該提醒。那麼該怎麼提醒朋友,能解決問題,又不會讓人覺得尷尬?

這就要會說話,很多朋友會覺得奇怪,只要不是啞巴,都會說話啊?不不不,我說的“會說話”,就像黃渤那樣具有高情商的臨場反應,回答了別人的刁難問題,卻又不失風趣幽默。

可以試一下這句:“今天做了什麼好吃的”?

等朋友回答以後

說一句“難怪了,看來廚藝有長進哦,做的菜一定色香味俱全,要不然那一片菜葉都自告奮勇的向我們展示顯擺呢”。說這話的時候眼睛看著朋友的牙齒,如果朋友還不明白,可以指指牙。如果朋友聰明,一定會秒懂你說話的意思,馬上處理牙齒上的食物。[呲牙][呲牙][玫瑰][玫瑰]


三千的生活記錄


面試多了,就會經歷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其中有一類問題值得玩味,那就是如何談論一個尷尬話題。

比如,面試官會問:“假設你在辦公室發現我的牙齒上粘了菜葉,你如何提醒我?”或是“你要如何提示我的褲子拉鍊開了?”

能問出這種問題,我想還是不要做同事為好。

今天我們不討論面試官提問的技術含量,其實這種情景完全有可能在工作中發生,那要如何處理呢?

作為職場老鳥,我想與你分享一下我心目中的滿分答案。

職場中的尷尬話題

同事的牙齒上粘了菜葉、褲子拉鍊沒拉,這都是容易引起尷尬的話題。

以牙齒上粘了菜葉為例,我們一般可以想到以下幾種回答:

直接回答:“你的牙上有個菜葉。”

面試官:說話直接,不考慮他人感受,情商低。

回答:“您請喝水。”

面試官:說話委婉,但解決方案成功率低。

回答:“我知道你今天吃了菜包子。”

面試官:不僅直接還帶有戲謔語氣,我跟你很熟嗎?

回答:給面試官一面鏡子或是打開手機攝像頭,讓她自己看。

面試官:這麼無厘頭嗎?是我貪戀自己的美貌還是你在影射“撒泡尿照照自己”?

好像每種答案都還可以,但都不能令人滿意。

如果把案例極端化,就是討論“皇帝的新裝”要不要提醒的問題,誰提誰尷尬!

溝通的目的

我們溝通的目的是什麼?

是增進兩人的感情,使關係更為融洽。

也許,在聊天中我們並不是抱著這種強目的性,例如提醒牙齒上有菜葉,我們僅僅是交流一下,讓對方不要在更多的人面前出糗。

但我們仍然希望不引起對方尷尬,不讓兩個人的關係僵化。

我們把問題嵌入到工作情景中,可以依據對方是生人還是熟人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1)如果我與對方不熟。

我們之間只是普通同事,平常也沒什麼交流,我看到了你牙齒上粘了菜葉,那我選擇保持沉默。

我又不是要普渡眾生,既然不熟,為什麼一聊天就挑尷尬的話題聊?那不是把天聊死了嗎?聊聊相對輕鬆的話題,比如你的裙子真好看,顯然更有益於進一步地交流。否則, 就算你的提醒是善意的,但下次見面時很可能還是會喚醒“尷尬”的感覺。

對方牙齒有菜葉自然有與她相熟的朋友提醒,我假裝沒看到,也避免了對方尷尬。

2)如果我與對方相熟

既然是熟人,那就不需要有太多忌諱。前面提到的“我知道你吃了菜包子”之類的回答就適合熟人之間,我發現你出糗,我笑話你,你可能也被自己逗樂。

因為是好朋友發現提醒,對方也不會難為情,大大方方地糾正過來就可以了。

如果是在公眾場合,就要考慮到私密性,不能當眾揭人糗,否則就是“插朋友兩刀”,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這就是交流的“綠燈”思維,我們之間的交流可以讓以後的關係更為融洽,交流更為順暢。

如果交流會讓關係更差那就要亮起紅燈,及時剎車,原地不動也好過“翻車”。

如何避免尷尬?

李健在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擔任評委期間,曾因一句話展現高情商,實力圈粉。

選手郝亞青介紹自己的職業時,面帶遲疑表露尷尬,最後才說是活動歌手。

李健不明白活動歌手是什麼,庾澄慶忙解釋,活動歌手其實就是在大樓開幕或者剪綵等現場演唱的歌手。

就是這個身份讓選手不好意思,甚至是羞於啟齒。

但李健聽完解釋後,立即隨口一句:跟我們也差不多。

小姑娘笑容燦爛,連忙擺手說“沒有沒有”,但可以看出來,對於自己活動歌手身份,她已經釋懷了。

讓人不尷尬的方法就是讓對方覺得“這沒什麼好尷尬的”。

“皇帝的新裝”令人尷尬,那如果皇帝是在澡堂子裡溜達呢?

我們公司樓層的垃圾桶放在了男廁所外面,平常廁所門是開著的。有些男同事去廁所也就不關門,但如果有女生過來送垃圾,一轉頭,就會“四目相對”。

一天,我一個同事A上廁所,沒有關門。後腳領導B跟著進來,隨手將門關上了。然後,領導B就說:“我以前上廁所也總是不關門。後來發現,垃圾桶在外面,有女生過來扔手紙或是垃圾,就可能尷尬了。”

同事A一聽就明白了,連忙附和:“確實是呵。”

領導B把問題提出來了,但沒有說教,而是說這是我也曾經犯過的失誤,把尷尬話題輕鬆化,同事接受起來也就非常容易了。

那回到面試問題,有人說可以讓對方喝水,這類回答其實還是在指正對方的不妥,會讓玻璃心的人臉紅受傷。

要化解尷尬的好方法就是把自己作為反面教材來提示對方自查糾正。

我們可以抄起一瓶水,大喝一口,咕嚕咕嚕漱口。然後說:“我午飯吃了個菜包子,忘記漱口了。”聽者就會想到自己吃了包子沒有漱口,問題就悄無聲息地解決了。

尷尬發生之後如何化解

也許你沒有進行提醒,有人卻當眾把女同事牙齒有菜葉的事說出來了,這就引起尷尬了。

有時候為了避免尷尬蔓延,我們可以忽視,讓尷尬的氣氛自行消散。

倘若氣氛凝重,空氣突然安靜了幾秒,那可能就需要主動化解尷尬。

化解尷尬的好方法就是“委錯於環境”。

將錯誤歸結到客觀環境,不是第三方,也不是當事人,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環境因素。因為委錯於人,容易再次傷害到其他人,委錯於環境不會對人造成心理傷害。

比如,前面我提到的同事上廁所不關門的問題,我們就可以吐槽:“這個垃圾桶位置不合理啊。放男廁門口,女生過來多尷尬。”

這樣一來,你不關門沒什麼問題,問題是圾桶位置不合理,而垃圾桶位置短期無法改變,那聽者就會改變自己的習慣,隨手關門以避免尷尬。

再有同事牙齒上粘菜葉的問題,我們可以說:“我就愛吃韭菜包子,可每次吃完都粘牙,弄得我都不敢輕易吃包子了。”

同事褲子拉鍊開了,被人當面提醒,我們作為旁觀者也可以說:“我媳婦也有一條一樣的褲子,哪哪都好,就是拉鍊質量有點問題,不好拉吧還容易滑開。”

把出錯的原因歸結到環境因素,這樣當事人就不會對自己的疏忽太過自責,別人也會將注意力轉移到客觀環境。

如果你是皇帝,有人當眾指出你的新裝是假的,你根本沒有穿衣服?你會什麼反應?

我想你會尷尬、羞愧並且可能憎恨說出真相的人。這時候,如果有人說:“這兩個騙子真是奸詐,我差點也被他們騙了。”

這就是委錯於騙子,皇帝和人民就會將注意力轉移到騙子,共同抨擊騙子的可惡。人民也會因為騙子的陰險狡詐,對皇帝的愚昧萌生一絲諒解。

這些容易引起尷尬的話題並不能決定你的面試成敗、職場晉升,但也正是這些細節體現了一個人的情商與素養。

如果是熟人不必委婉,直接私下裡提醒。

如果不熟,不妨放低自己,用自己曾經的過失來提醒對方。

尷尬發生之後,用“委錯於環境”轉移注意力,緩和氣氛。

時刻記住用溝通的綠燈思維,為你的職場形象不斷加分。


搞笑da伽


太簡單了,這個也不會嗎?還怎麼能幹好活?你用手指著自己的牙齒,上下滑動,眼睛看著對方的牙齒,對方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