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班級微信、QQ群建立的初衷,本是便於班級管理,不僅可以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互動交流,還可以監督孩子學習。尤其在此次疫情期間,網課更是需要在班級群中發佈信息,

但!這不僅便利了師生也讓騙子有機可趁。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在開通網上授課渠道,發佈上課諮詢的班級群便被不少犯罪分子給“瞄”上了。或是盜取或是克隆老師的QQ、微信賬號,以各種方式進入家長群,利用家長的信任,假借“老師”的名義,以收取學習材料費、學雜費等名義,實施詐騙,並且成功。

4月9日下午14時,福建警方來到利通區公安分局上橋派出所,希望派出所協助抓獲一名涉疫詐騙案在逃人員李某。上橋派出所在瞭解具體案情後,迅速組織警力配合福建警方對此案開展研判分析,鎖定其活動軌跡,制定抓捕方案,僅僅用了不到三個小時,就於當日16時許,在利通區某藥店門口將李某當場抓獲。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經審訊,李某對自己在2020年3月夥同他人,利用學生無法到校上課,冒充班主任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向學生家長騙取學習資料費用3萬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已被移交福建警方處理,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此次行動,利通公安民警展現出的快速出擊、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受到兄弟單位一致好評。


套路小課堂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一、如何混進班級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如果這些班級群沒有設置相應的驗證機制,或者驗證不嚴格,不法分子就可“輕鬆”加入。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2、有些學校在家長群的運營安全上較為鬆懈,班級群QQ號(老師的微信號、QQ號、手機號)直接寫在黑板上或對外公開,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3、不法分子獲取學生信息後,偽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會備註為“xxx學生父親/母親”,由於學生眾多,許多老師並不會挨個核實。添加成功後,不法分子會要求老師將其拉入班級群。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4、不法分子與其他家長閒聊、套近乎,獲取相關信息後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並以沒有進班級群為由,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進群。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二、怎樣冒充班主任?

一旦成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對方的頭像、暱稱、群備註等信息,只需下載頭像、複製暱稱,即可快速創建高仿賬號,迷惑性極強。


私聊效果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群聊效果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三、怎樣防止被真的班主任發現?

不法分子進群后一般會先潛水,觀察誰是班主任以及班主任的活動規律,行騙時往往會挑選

上課、午休等時間段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四、收費方式

1、群收款

該功能較為“方便”、“快捷”,且金額固定。許多家長見老師發佈通知都會立即響應,收款率較高。同時由於群聊的“真實性”,很多家長並不會有所懷疑。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2、支付寶、微信收款二維碼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五、如何防範?

  • 不要輕易對外公佈班級群!
  • 不要輕易拉人入群!
  • 不要輕信轉賬要求!

班級群詐騙實際上是利用了學生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心理,再次提醒各位家長:當“班主任”提出收費要求時,記得多方核實信息,避免盲目轉賬!


【警惕】班級群裡混進“不速之客”,冒充班主任收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