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為什麼最好和父母分開居住?理由有四


婚後為什麼最好和父母分開居住?理由有四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姐妹求助:非常不想和公婆同住,但是寶寶太小不能沒人照顧,公婆要把孩子帶回老家她又不想和孩子分開,該怎麼辦呢?

知足常樂型網友說:“有公婆幫你帶孩子你應該高興才是,帶孩子多辛苦啊,你不想讓他們帶他們還樂得清閒自在呢。”

解決問題型網友說:“不想和公婆同住說明你們婆媳關係不好。那你就自己辭職帶孩子;要麼請保姆;或者讓自己爸媽帶也好。”

這些回答都算中肯。讓人忍俊不禁的是一位指責型網友的答案,他(很有可能是“他”)義憤填膺地說:“就你們現代年輕女性的怪毛病多!公婆就那麼討人嫌嗎?以後凡是再公開說公婆不好的就一查到底,嚴懲不貸!這種壞社會風氣都是你們這些人搞出來的!國家大力提高女性地位真把你們慣壞了!”

婚後為什麼最好和父母分開居住?理由有四

不知道這位一心要懲罰被“慣壞了”的女同胞的網友是婆婆還是直男。其實不想和公婆同住是再正常不過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關係不好。

我和老公結婚十餘年了,大部分時候都是我們在工作的城市定居,公婆在老家,節假日的時候我們回去探望他們。因為生活交集很少,所以也算“相敬如賓”,從來沒有過什麼不愉快的經歷。

這兩年因為看護小寶不得不把他們從老家接了過來,雖然一家人相處已經近三年了,我還是覺得各種不習慣,連老公也有這種感覺。

為什麼很多女同胞都不願和公婆同住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婚後為什麼最好和父母分開居住?理由有四

一、 不自在。

這恐怕是所有理由裡佔比最重的一個。

家是一個很私密的地方。家裡沒有外人的時候夫妻兩個往往很隨意。

夏天可以只穿著睡衣不穿胸罩滿屋子晃盪;

下班可以四仰八叉躺在沙發上心安理得地享受老公捏腳捶背伺候;

不高興的時候倆人黑著臉大吵一架,但是睡一覺就會把吵架的理由忘光光;

高興的時候帶著孩子一起跳健身操滿屋子群魔亂舞……

所有這一切都會因為家裡多了兩個長者不得不收斂起來。自從公婆入駐後,我和老公每天在自己家裡扮演舉案齊眉的模範夫妻,說話都假模假樣的。一旦我們稍微有點起高腔的苗頭,公婆就會忙不迭插進來勸解,生怕家裡燃起“戰火”。

公婆看起來也是斂手斂腳的,雖然我們都在極力表現得熱情自然,但總有種每個人都不是自己的違和感。

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隱藏著自己的稜角不去觸碰別人的敏感區,這種不得不收斂本性的不自由讓人很不爽。

婚後為什麼最好和父母分開居住?理由有四

二、 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家裡有且只能有一個女主人

爭奪掌控權是大部分婆媳爭端的根源。

婆婆做了一輩子的家庭主婦,一家人在她的打理下生活了二十餘年,這個地位顯然是輕易不容撼動的。但是小夫妻結婚後新家就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個小家的女主人只能是媳婦。

中國父母有界限感的真的很少。“我養大了你你就得服從我”這種從屬思想非常普遍。

這就導致子父母插足子女婚後生活的現象比比皆是。不跟父母住在一起還好些,住在一起就必然有個“該聽誰”的主權之爭。

如果婆媳有一方容易妥協還好,要是遇上婆媳兩個都強勢的家庭,兩虎相爭必然是“腥風血雨”闔家不寧。

解決婆媳矛盾需要做人兒子和老公的這個男人既要有大智慧又要有鐵手腕,該哄的時候會哄,該強硬地時候能硬。但現實是很多男人夾在老婆和老媽中間都是一個頭兩個大,根本無能為力。

所以解決矛盾最簡潔有效的辦法就只剩下一條:婚後趁著矛盾萌芽前就別和父母住在一起,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婚後為什麼最好和父母分開居住?理由有四

三、生活習慣不同

為什麼 “婆媳“之間格外容易出矛盾呢?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生活習慣不同。

對於公婆來說,媳婦完完全全是從另一塊兒土壤裡“移植”過來的一棵陌生植物。

不同的生活習慣很容易讓同樣細膩敏感,心胸又不像男人一樣豁達的兩個女人彼此看不慣。

比如媳婦看不慣婆婆兩口剩菜也要留到下一頓熱了又熱;婆婆看不慣媳婦大手大腳花錢不知道節儉;年輕人吃不慣軟爛寡淡的“老人餐”,老年人受不了年輕人整天火鍋燒烤麻辣燙淨招呼些垃圾食品……

生活習慣的磨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不僅需要耐心,也最考驗一家人的愛心。沒有足夠的體諒和包容,這個過程小則牢騷滿腹,大則硝煙不散。

“遠香近臭”的道理放在婆媳身上也百試不爽。分開居住,可以減少大部分家庭矛盾。

婚後為什麼最好和父母分開居住?理由有四

四、 過度干涉

跟父母住在一起最常見的模式就是做父母的什麼都愛大包大攬。家務活兒大包大攬,家事也往往忍不住插上一手,有時候甚至全權包辦。

他們總是擺出一副“老子吃過的鹽比你們吃過的面都多”的架勢事事都不願放手,結果就是催生出了一大批 “媽寶男”、“乖乖女”。

很多已婚男女看著是成年了,卻沒有一點擔當。一對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夫妻還談什麼家庭責任呢?

父母的過度干涉不僅僅表現在對子女,更明顯的是對孫輩。

“隔代親”不是沒有道理的。很多老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許能拿出大家長氣勢,到了孫兒孫女面前就毫無抵抗力事事只會依從了。因為教育孩子引發矛盾的家庭可謂數不勝數。

父母過度干涉的結果往往引發更多的隱患和矛盾,最是出力不討好。適時放手,是所有中國式父母都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命題。

分開居住,把該屬於子女的責任和權利都歸還他們是避免過度干涉的前提。

婚後為什麼最好和父母分開居住?理由有四

婆媳矛盾雖然是一個貫穿古今的大難題,說起來它的源頭卻大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雞毛蒜皮,然而也正是這些雞毛蒜皮串起了我們的生活。

加入英雄聯盟拯救世界這樣的大事電影裡看看就得了,怎樣解決雞毛蒜皮的小問題才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當務之急。如果你沒有大智慧或者大格局,那就在婚後跟父母保持至少一碗湯的距離吧。

畢竟像開頭那位仁兄說的,把所有制造不和諧聲音的女同胞都抓起來嚴懲這樣的辦法,只好過過嘴癮罷了。誰知道當著媳婦的面他還敢不敢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