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關於義利思考,也是墨子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與中國倫理思想史上的其他義利觀相比,墨子的義利觀有獨特思考。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所謂“義”,一般指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合乎公認的社會道德準則;“利”即利益,主要指物質利益或功利。

在義利關係上墨子提出了“貴義尚利”、“義利合一”的思想。

墨子曰:“夫義,天下之大器也。”(《墨子·公孟》)

又說:“天下莫貴於義。”(《墨子·貴義》)所以要“貴義”,在他看來是天意,即“天欲義而惡不義”(《墨子·天志上》)。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在墨子看來,天是人間禍福、人世是非的最高主宰。天的本質是義,義自然是天地萬物最高尚的德行和原則。

因此墨子說:“有義則生,無義則死,有義則富,無義則貧。”(《墨子·天志上》)

在墨子那裡,義成了考察是否是非的絕對標準。

而且在墨子看來,為義就可獲利:“今用義為政於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為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墨子·耕柱》)

可見,在墨子那裡,貴義重義是其基本的價值選擇。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墨子不僅貴義,而且重利。墨子以救世濟時為己任,“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告子下》),力倡“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尚同中》),從來不諱言利。他說:“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愛中》)

基於這樣的認識,墨子講兼愛時,常愛利連言,《墨子·尚賢中》言:“愛利萬民”、“兼而愛之從而利之”,《墨子·兼愛中、下》言:“兼相愛交相利”、“愛人利人”,愛人必須利人,愛人就是為了利人,這是墨子一貫的思想。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由於墨子講愛必言利,故十分重視實利和實用。在墨子的價值學說中,舉凡有利有用的就是合理的,就是有價值的,否則就是不合理的,沒有價值的。他說:“用而不可,雖我亦將非之。豈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墨子·兼愛下》)有用就是善,善必然有用,有用就是真理,是真理必然有用,這就是墨子的價值觀。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為了檢驗是不是善政,墨子為天下王公大人確立了“三利”的準繩,即上以利天,中以利鬼,下以利人。

如果三利無不利,就是天下之善政,如果三利無所利,就是天下之惡政。他提出“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十大綱領,就是本著實用原則提出來的,也是根據是否有實利來進行檢驗的。

他向弟子傳授心法曰“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國家喜音湛湎則語之以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凌則語之兼愛非攻。”(《墨子·魯問》)這就是其實用主義的自白。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說墨子唯利是圖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墨子所言之利非自私自利,而是公利、利他。其所謂:“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墨子·非攻》)的利指的都是公利;其所謂“交相利”,“愛人利人”之利,即利他。公利、利他是墨子反覆闡明,竭力倡導的。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但與此同時,他並沒有簡單排斥和否定個人利益,不過,他反對虧人自利,損人利己,至於不虧人、不損人的自利,即正當的個人利益,墨子是持肯定態度的。這裡重要的是看是不是自食其力,是不是靠自己的勞動去獲得。“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墨子·非樂上》)

凡是農夫“耕稼樹藝”,婦人“紡績織”,百工“製作器具”,以至王公大人“聽獄治事”,士君子“治理官府”等等,都被墨子視為“賴其力者”,都該有應得的個人利益。反之,如果“不與其勞,獲其實”(《墨子·矢志下》),諸如偷人桃李、搶人牛馬,甚至攻伐無罪之國、強佔別人土地財產等等,就是虧人自利的不道德行為,是應該堅決反對的。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墨子既貴義又重利,那麼義利是一種什麼關係呢?

墨子曾言:“天欲義而惡不義”(《墨子·天志上》),又說:“天必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墨子·法儀》)。

由此不難看出墨子所言之義即是相愛相利,即愛人利人。也就是說,在墨子那裡,義利是合一的。

這種義利觀反映了當時小生產者要求團結互助的理想和願望,同時也是個體勞動者希望依賴集體力量以保護“自利”的思想的體現。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由這一階級的歷史侷限所決定,墨子的義利觀也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消極的因素。如墨子雖主張義利統一,但事實上卻是以利取代了義。

因此在《墨子》書中,用義不義論證問題者甚少,而以利不利作論據者甚多。

《墨子》一書給人的感覺是處處言利,而對正義的提倡,大義的闡述反甚寥寥,這就有失偏頗了。

在公道無人實施的社會里,又如何能夠兌現所謂的善惡之報呢!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還有,“墨子過分強調了實利,以至於用是否有利來衡量是否有用,用是否有用來衡量是與不是”。

而其所謂利又侷限在溫飽冷熱等起碼的物質欲求上,故非禮非樂,反對一切禮樂文章。除了追求飽食暖衣這種動物式的生活外,墨家沒有提出任何建立高尚文化設施的設想。此外,“墨者過分追求功利,稍微偏離為天下求利的前提,或者一旦興天下之利成了少數權勢人物謀私利的藉口,極易陷入追名逐利的泥潭”。

君臣言利,父子逐利,夫婦講利,舉天下一大利海,環中國一大欲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是人慾無限,物質有極,物不勝欲,必致爭戰,天下未有不陷入困境的。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不過,墨子的義利觀之中也含有積極的因素。

如墨子講兼愛,但其從不空言兼愛,而是講“兼相愛,交相利”。

在墨子那裡,愛人必以利人為目的,有愛而無利,則等於無愛;厚愛而薄利,則無異於薄愛。

墨子講義又講利,將義通約為利,利又指天下萬民之利,即墨子將興天下萬民之利作為自己的道德追求,將自己的人生價值定位於興公利、謀利他上。這對於改善當今社會損人利己,損公肥私,惟利是圖,見利忘義,無視國家民族大義的不良社會風氣,對於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鑑價值。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在道德評價問題上,歷來就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主張以行為動機為道德評價的根據,一種意見認為應當以行為效果為評價根據。

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行為的動機被人們稱之為志,行為的效果則被稱之為功。評價一個人,到底是以志為根據,還是以功為根據呢?墨家學派認為這兩個方面都不能達到對一個人的真實評價,應當把志和功結合起來。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據《墨子·魯問》篇中記載,魯君曾問墨子說:“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學,一人者好分人財,孰以為太子而可?”墨子回答說:“未可知也,或所為賞譽為是也。

釣者之恭,非為魚賜;餌鼠以蟲,非愛之也。吾願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觀焉。”(《墨子·魯問》)這段引文表現了墨子實事求是的觀人思想。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在他看來,魯君的兩個兒子,一個好學習,另一個好分人財,這都是其表現,僅看其表現,還不能夠判斷誰好誰壞。因為好學與好分人財的行為,可能皆出於沽名釣譽的動機。這好比釣魚,釣魚的人一副恭敬的樣子,並不是出於敬重魚,其餵魚以餌,也不是真正想給魚好處。人也是一樣的,相同的行為有可能出於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行為也有可能是出於相同的目的。如果只看行為而不看動機,就不能達到對人的正確認識。

因此,在觀人中,必須通過行為來觀其意圖,通過功來看透志,然後合其志功而觀。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墨子·公孟》記載了墨子同公孟子的辨論,公孟子對墨子說,一個人確實是善人,就一定會為世人所知,一塊寶玉確實無瑕,也一定會有人來買,而一個女孩確實長得漂亮,雖處於深閨不出,卻也總會有人來求婚。公孟子的意思是說,只要本質好,無需到處宣傳。墨子反問道:“今夫世亂,求美女者眾,美女雖不出,人多求之;今求善者寡,不強說之,人莫之知也。且有二生於此,善筮,一行為人筮者,一處而不出者,行為人筮者,與處而不出者,其糈孰多?”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公孟子說,當然是行路為人算卦的得糧食多。由此,墨子得出結論:“仁義鈞行說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說人也。”(《墨子·公孟》)也就是說,張揚仁義,其動的功夫越大,其所產生的效果也就越明顯。在這裡,墨子以此批判了不重效果獨善其身的觀點。他曾對吳

慮說:“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義,而教天下以義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若得而進於義,則吾義豈不益進焉?”(《墨子·魯問》)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吳慮是魯南鄙人,冬陶夏耕,自比於舜,過隱居生活。墨子勸他向別人多宣傳“義”,要注重功效,鼓動天下人都來行義。

在墨子看來,一個人是否懂得道德,不是概念問題,而是行動問題。他說:“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雖禹湯無以易之,兼仁與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墨子·貴義》)墨子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是在概念上了解什麼是仁義,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中對善惡的行為能夠取捨。


有道德的人,不是嘴上天天喊仁義,而是在行動上行善棄惡


注重實際功效是墨家整體倫理思想顯著的特點。他們講兼愛,不把兼愛僅僅看成是一種心中的情感,而把其看成是一種實際的活動,反對空談仁義大道德。這一點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也反映了墨家的務實主義精神。不過,墨家也同樣注重行為的動機。墨子提出的合其志功而觀的思想,表現了墨家對於志功關係的靈活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