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識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識

古代重視禮儀仁孝,故有“親親得相首匿”的律法,意思就是說如果親人之間相互隱匿犯罪行為是不認為犯法的,可以免於刑罰。而且在秦律中甚至有規定,如果子女告父母,妻妾告夫君的話,反而是告發的人有罪。如果一個人六親不認肯定會遭人唾棄,可見古代對於親情倫理的注重。那麼古代中的“六親”指的是哪些親族呢?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識


而在古代律法中如果犯了謀反之類的大罪往往都能看到株連九族這樣的懲罰,這裡說的九族到底又指的是哪九族呢?今天我們就都來詳細瞭解一下吧。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識

六親是指哪些親族?

關於六親的說法在古代典籍中還是有不同的含義記載。比如《左傳》中的是指父母、兄弟、姐妹和父親的兄弟姐妹和母親的兄弟姐妹。

而在老子的《道德經》中也有“六親不和,有孝道”的經文,不過和《左傳》中的含義有些不同的是它增加了妻子和妻子的兄弟姐妹。

而距離比較近的《後漢書》中的記載是這樣的:一親爺爺奶奶、二親外公外婆、三親舅舅舅媽、四親叔叔伯伯、五親姨媽姑姑、六親岳父岳母。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識

其實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到在歷史上不同時期對於“六親”的認識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指跟自己有血緣關係、或者跟老婆有血緣關係的人。都是自己至親的人,如果這六親都不認,那真的是沒有人性可言了。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識

也有學者認為其實這裡的六親中的“六”並不是實指,而是虛指,意指關係最為親近的親戚。不知道各位讀者是什麼樣的看法呢?

九族包括哪些親族?

關於九族的具體含義也有不同的說法:

一種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姑的兒子、姐妹的兒子、女兒的兒子以及自己同族至親的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們;妻族二就是指岳父、岳母。這牽連的夠廣,連岳父岳母都不放過,所以說古代找親家也是要慎重,不然弄不好受到牽連就完蛋了。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識

第二種比較簡單,是指自己本家的高祖到玄孫都算,這種算比較好的,至少不牽連別家,也就自己家的老老少少,但這樣算下來也是滅門了。

第三種說法從古代律法中延伸,主要的是秦國商鞅變法之後的夷三族法。這裡的三族多指父母、兄弟和妻子三個親族。比如秦朝時期著名的丞相李斯就是被秦二世腰斬並夷三族。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識

最早是《尚書》中的記載,夏啟和商湯在出徵訓詞中告誡部下如果在戰爭中不聽指揮行事,就要連同本人及兒子都處死。這應該是牽連犯罪有關的最早記載。

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這樣一個先例,伍子胥父兄被楚王殺,他本人潛逃到了吳國,說服了吳國攻打楚國,最終導致楚國敗亡,據說伍子胥為了報殺父兄的仇,將楚王挖墳鞭屍。有這樣復仇的案例在先,後世為了徹底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於是就採用了殘酷的刑罰來杜絕這類事件再次發生。

隨著時代的變遷,刑罰也是越來越殘酷,從最初的三族演變成了九族。當然後來的九族的含義也有了變化,其實實際上的親屬的含義已經漸漸淡化,更多的還是與之利害相關的人的泛稱。比如到了方孝孺被朱棣滅了“十族”,其中就包括了他的學生師長之類的群體,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人都是利益相關人,為了防止他們復仇,所以乾脆一併除去。所以古代關於“株連九族”的律法規定,不同時代的也是有一定的差異性。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識

小結看法

野雲以為古代重禮儀孝道,這是值得傳承的優良傳統。在如今的社會我們也是依然弘揚這樣的精神。不過和古代不同的是,如果親屬觸犯法律的話,那麼在現代來說就真的要六親不認了,不然就有可能會變成包庇罪了,你們說對嗎?

而這古代的株連九族實在是有些不近人情,親族中這麼多人,如果有一個人犯罪,那麼其他人都要掉腦袋,一杆子就打翻所有人。也並不是所有的親族都是十惡不赦,那些被牽連的無辜親戚可就是實力躺槍了,有木有?看到這樣嚴酷的刑罰是不是很慶幸自己生在了法治文明的現代。

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識

​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對於古代的“六親”和“九族”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本文由野雲話史原創,歡迎關注,帶大家一起長知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