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側面看魚類

想起魚的話題,多側面看,如下:

1.魚的家門有點亂

魚類的特徵是:水生,體表被鱗,鰓呼吸,鰭游泳。

但是,水生的動物不一定都是魚;有的魚體表無鱗,

如帶魚;有的魚無鰭,如鱔魚;有的魚不光用鰓呼吸,如肺魚。

在魚類中,有的不叫魚而是魚,有的叫魚不是魚。海馬,長得不像魚,但它不是獸而是魚;鯨魚,長得像魚,但它不是魚而是獸。鮑魚、魷魚,不是魚而是軟體動物;鱷魚、甲魚、娃娃魚,不是魚而是爬行動物。

2.魚也有保護色

魚的體色一般是背黑腹白,這種體色保護它趨利避

害。有這樣的體色,往水下看:不易找到魚;從水下往上看:也不易發現魚。

3.從魚鱗看大小

只看魚的一片鱗片,就可推測魚的年齡和身體大小。就象只看一個人的腳,就能推測這個人的年齡和身高一樣。這叫“器官相關律”。

4.魚雷

魚有完美地流線型體型,這樣減少了魚前進中水的阻力;魚雷在設計時,因為模仿了魚的體形,所以叫魚雷,這是“仿生學”的例子。

5.魚也有婚裝

魚在繁殖時節,雄魚往往出現鮮豔的體色和美麗的花紋,叫穿上了婚裝。這符合自然界的動物法則:一般雄性個體比雌性個體漂亮。

6.魚中也有“勢利眼”

“勢利眼”也叫望天眼。有一種魚叫比目魚,它身體側扁,兩眼長在頭的一側而得名。它平臥海底,上面體色黑,眼睛往上看;下面體色白,無眼。

7.說動物四肢就聯繫魚

四肢動物的前肢起源於魚的胸鰭、後肢起源於魚的腹鰭。鯨魚的鰭、馬的前肢、鳥的翅膀、蝙蝠的翼手和人的上肢叫同源器官,它們的起源相同,都是魚的胸鰭演化而來的。

8.魚鰓成肺而動物登陸

生命起源於水中,生物是從水生向陸生進化的。魚用鰓呼吸,蝌蚪也用鰓呼吸。蝌蚪變成青蛙中,變成肺呼吸而登陸。揭示了動物由魚類演化為兩棲類。

9.人心比較魚心

人的心臟,有種先天性心臟病叫室間隔缺損。這種病生物學上叫人類的返祖現象。室間隔缺損就是兩個心室變成了一個,而魚的心臟就是一個心室。動物進化中,魚的一心房一心室的心臟演化成了人的兩心房兩心室的心臟。

10.魚有生物鐘

生物的節律行為叫生物鐘。若問漁民什麼是魚的生物鐘,漁民會說:就是魚汛,打魚的日子。

11.魚有GPS

GPS,用漢語說是全球定位系統。春來秋去的鳥叫夏候鳥,秋來春去的鳥叫冬候鳥,南來北往的候鳥有自己的遷徙路線,遷徙過程依靠鳥類的定位系統。尤其是信鴿的定位系統是人類無法想象的:信鴿比賽中,從放飛地到主人家的窩,信鴿冠軍往往能幾乎直線飛回自己的巢。魚類像鳥類一樣,有它自己的GPS,依賴這個定位系統魚類進行洄游。洄游的路線和時間,就成了漁民打魚的魚汛。

12.大魚吃小魚

自然界的法則是弱肉強食、大魚吃小魚,即物競天演、適者生存。大魚吃小魚構成食物鏈,維持了生態系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同種魚類還通過大魚吃小魚來計劃生育。

13.魚兒離不開水

軍民一家、魚水情深,是用魚兒離不開水來說事。魚兒離不開水的話,表明了生物學一個基本原理:即生物與環境是密不可分的。

14.寒冷水域產大魚

涼水中適於大魚生活,這一點符合勃格曼定律:即同一種動物,寒帶的個體要大。通俗的例子,如:北方人比南方人要人高馬大,原因就是北方的氣候寒冷。

15.人魚胚胎

在人的胚胎髮育中,會像放電影一樣把人類的進化過程一幕幕放映,這種說法叫“重演論”(某動物的胚胎髮育重演這個動物的進化歷程)。其中有一段是出現人魚,又叫魚人,表現為有尾、有鰓和無頸。

16.潛艇機理模仿魚

有的魚體內有魚鰾,它是個氣囊,魚通過調節氣量來使魚停留在不同的水層。潛艇也是依據這個原理,潛艇排水上升、注水下潛。

17.魚是冷血動物

魚類、兩棲類和爬行動物合稱冷血動物,也叫變溫動物,體溫不恆定;鳥類、哺乳類叫溫血動物,體溫不隨環境的溫度變化而變化很大。

18.雜交壯魚苗

培育優良魚苗,往往使用雜交的方法。這樣產生的後代有更強的“生活力”,叫“雜種優勢”。《婚姻法》規定禁止近親結婚,就是源於此道理:近親劣勢、遠親優勢。若中國人和美國人結婚,產生的混血兒,其體質一般超過美國人,其智商又往往優於中國人。

19.中國名片——金魚

金魚是人類的魚寵物,是我國的文化遺產。金魚的培育過程叫“人工選擇”,達爾文的進化論叫“自然選擇”。達爾文正是由人工選擇想到了自然選擇,從而創立了“達爾文進化論”。

20.四大家魚,混合放養

青、草、鰱、鱅叫“四大家魚”,它們的棲息水層和食性各不相同,把它們一起養殖在同一水域,既立體利用了水域,又充分利用了餌料。這種混合放養,是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典範。

21.鯉魚跳龍門

鯉魚跳龍門,表示脫胎換骨、大吉大利。過去,人們把“龍門”改為“農門”,往往說明農家孩子考上大學:由農業戶口改為城鎮戶口,上學幾乎不用花錢,並預示著將來脫貧和改變命運。

22.魚的成語

例如:魚目混珠、混水摸魚、竭澤而漁、年年有魚(餘)、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魚和熊掌不能兼得、鹹魚翻身、沒吃魚沾身腥

23. 魚的眼淚

魚流眼淚的說法,是說自己的痛苦別人看不到。這是用魚來表達一種寓意。

24. 鱷魚的眼淚

鱷魚,叫魚不是魚。鱷魚是吃肉不吐骨頭的冷血動物,所以,說鱷魚的眼淚就是說是假慈悲。

25.鳥媽媽餵魚兒女

有人記錄了這一現象:好多天時間中有一隻鳥,捉蟲子喂池中的魚。

這個現象是用母性來解釋的:即鳥媽媽的兒女死了,鳥媽媽的母愛就釋放給了魚。

26.美人魚

多側面看魚類

美人魚的傳說,寄託了人類美好的想象意境。存在決定意識,所以,美人魚的想象有它的合理性。魚進化成了人和鯨等哺乳類,鯨又返回水叫次生性水生,同時鯨的身體又返回成了魚形;所以,在水中若找到魚美人也是有可能的。

27.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於漁的說法正在火暴,成了目前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精髓思想。授人以魚是指教給學生知識、技能、文化和人文;授人以漁是指探究性教學、培養創新性人才。其實,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說法,不好太過恭維。例如,拿舊教材和新教材比,就可發現它們都有不足:舊教材是繁、難、偏、舊,新教材是象漂亮衣服穿在了傻孩子身上。

28.鯉魚的鬍鬚

鯉魚,天生就有鬍子。

29.泥鰍也是魚

泥鰍,也是魚。

30.人工魚礁

把廢船等廢棄物沉入海底可製成人工魚礁,相當於人工養魚,這可提高漁業產量。這種做法可以表明人與自然之間,人要善待自然,自然才會回報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