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7.62毫米口徑56式半自動步槍,是中國1956年仿製蘇聯SKS半自動步槍製造的武器。具有重量較輕、射擊精度好、機構動作可靠等優點,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制式列裝的半自動步槍,和56式班用機槍、56式自動步槍統稱56式槍族。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7.62毫米口徑56式半自動步槍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7.62毫米口徑56式半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為自動裝填子彈的半自動步槍,具有重量較輕、射擊精度好、機構動作可靠等優點,並裝有摺疊式刺刀,可以進行白刃戰。自動方式採用導氣式,閉鎖方式為槍機偏移式,實施單發射擊,用10發固定彈倉供彈。它是仿自前蘇聯SKS半自動步槍,1956年引進了前蘇聯的全套技術資料引進仿製。其改良之處有:以三稜型刺刀替代原有之劍形刺刀(兩種槍刺的56半自動都在裝備)、把機匣蓋聯接嵌入護木內、以玻璃纖維槍托替換木託、並以衝焊件、衝鉚件或精鑄件替換部分模鑄件。

56式半自動步槍的原型SKS在蘇聯只是一種過渡性武器,很快就被AK47所取代。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蘇聯製造的SKS型半自動步槍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AK47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的瞄準基線長480毫米,與56式衝鋒槍的378毫米相比高27%,同時該槍槍管比56式衝鋒槍的長105毫米,彈頭初速相應提高了25米/秒,達到735米/秒,並且彈道更加低伸,因此射擊精度更加優良,特別適合射擊400米距離內的有生目標,彈頭在1500米距離處仍有殺傷力。

56式半自動步槍最早採用鉻、鎳含量較高的50AE、50AZ進口鋼材,這兩種鋼材在蘇聯儲量很大,但在中國卻恰恰相反。由於中蘇關係惡化後,蘇方不再履行供貨合同,國內自行研製了適應國情的50BA槍鋼,槍機則用無鎳少鉻的國產合金鋼等,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了機械性能。早期56式半自動步槍彈膛與線膛內壁沒有鍍鉻,所以槍管壽命較短,打不到6000發報廢了,在改用50BA製造槍管後,彈膛與線膛也採用了流動鍍鉻技術,使槍管壽命大大提高。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表尺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一次只可壓入10發子彈

56式半自動步槍是中國槍械發展史上的一個特例,在此之前,還沒有哪種武器能夠因過時而停產相當長一段時間後,又重新投入大批量生產。國內最早生產該槍的廠家為296廠,起初由蘇聯提供零部件與設備,在國內進行組裝,並配套生產一些小零件。隨著國內生產技術的逐步提高,實現了該槍的完全國產化,生產廠家也逐漸增多。除了296等大廠外,許多三線廠家也相繼加入了生產行列。據統計,到停產為止,中國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僅機匣標記就多達80餘種,足見其產量之大。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56-1式半自動步槍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在70年代曾大量裝備人民解放軍

56式半自動步槍生產定型後,開始逐步取代部隊原先裝備的53式等舊雜式步槍,但裝備的速度並不快,有些二線部隊到1970~1972年才開始換裝,主力部隊則在1968年前後換裝完畢。以1970年的一個甲種師步兵連為例,全連138人,其中9個步兵班除正、副班長使用56式衝鋒槍外,其餘7人全部配備56式半自動步槍,另外,連部2名通信員、炊事班班長各配1支,全連共配該槍66支。在當時“全民皆兵”的時代背景下,民兵中56式半自動步槍的裝備也很普及,特別是1969年以後中蘇關係惡化之後,國內大力加強民兵武裝建設,常有民兵先於正規軍裝備56式半自動步槍的情況發生,但他們裝備的多是三線小廠和臨時轉產該槍的軍工廠生產的。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三稜刺刀打開情景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由於特種鋼質量不過關,只好生產功能單一的三稜軍刺

1965年以前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原產SKS一樣,採用劍形、雙刃刺刀,兩面均開有血槽,為防止反光,其表面鍍有乳白色。部隊用後發現這種刺刀存在剛度不足等缺點,所以後期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一律改用三稜刺刀,長度也由原來的312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其優點是剛度好、穿刺力大、殺傷力強。這種刺刀是一種變截面刺刀,前端截面類似倒“T”字形,後端則近似圓柱形,尖端則接近平口螺絲刀的形狀,整體熱軋成型,血槽是直接軋製出來的,材料利用率高,機械性能好。這種三稜刺刀的最大缺點是功能單一。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56式外形美觀,其劍形刺刀型號是三軍儀仗隊的禮儀用槍。

1979年爆發中越邊境戰爭,戰前中國步兵班中除班長裝備56式衝鋒槍外,其餘士兵仍較普遍地裝備56半。戰爭爆發後國防部緊急給部分參戰部隊換裝56式衝鋒槍,這是因為在兩國邊界一帶的山地叢林環境中56半精確射擊的特點多是無從發揮,火力遠不如越軍大量裝備的AK-47自動步槍。AK-47系列槍支因結構原因命中率較低,而中國軍隊因歷史原因又特別喜歡對敵人做精確射擊,因此在這場戰爭後直接催生了81式自動步槍的研製。到1983年中越雙方再次爆發邊境衝突時,中國軍隊已普遍換裝了自己研製的命中率較高、能夠精確射擊的81式自動步槍。81式既借鑑了AK-47的自動原理,在導氣系統、槍機、空倉掛機等也借鑑了56半。

老槍——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81式自動步槍是一種火力和精度兼顧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