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的漳州人,登上了“學習強國”

一位漳州薌城人的事蹟

登上了學習強國的“每日一星”

他叫鄭綿平

從青海察爾汗鹽湖,到西藏扎布耶鹽湖

到新疆羅布泊,到四川和雲南

他的足跡

踏遍條件惡劣的高原無人區

為的是一種生活生產必不可少的物質

“鹽”

他被人稱“為鹽湖而生的人”

圖片

鄭綿平,1934年11月出生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西橋街道一個手工業者家庭。他年幼時,日寇飛機經常從廈門淪陷區飛到漳州市區轟炸。

在一次轟炸中,姐姐帶鄭綿平逃離時,差一點被炸死。嗣後,母親就帶著孩子們逃難到農村老家。“落後就要捱打”的現實深深印記在鄭綿平幼小的心靈中。

後來,漳州市第一中學的錢學正、朱國正等老師對化學和物理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傳授,使他對科學產生了興趣,並立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於是高中畢業時他選擇了最艱苦的地質行業,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大學地質系。

——摘自《漳州百年百傑》

人在歲月中行進,會遇到多次選擇,很多選擇會因多個興趣點的中途插入而走出複雜的生活軌跡,但鄭綿平很專一,他所有的人生軌跡,都集中在鹽湖資源的研究發現及拓展應用上。

圖片

2005年,鄭綿平在西藏野外考察(趙凡 攝)

讓中國告別無鉀鹽礦床的時代

中國是農業大國,鉀肥需求量大。然而由於自然稟賦複雜,在相當一段時間,“缺鉀”成為國家發展的軟肋之一。

20世紀50年代,百廢待興的新中國開始了找鉀征程。1956年,剛剛從南京大學畢業的鄭綿平坐著簡陋的汽車隨化工部地質普查組來到柴達木盆地。一望無邊的鹽鹼地考驗著所有來人。但是,此行採集到的樣本卻出現了含鉀高的情況,這難道意味著什麼?

懷著疑問,第二年鄭綿平隨中國科學院的科考隊再赴柴達木。有天散步,他在路邊坑壁上發現了光鹵石結晶礦體,這不是鉀鹽礦物嗎?他和同事們一陣驚喜。隨即,他們進行了涵蓋全湖的坑探和鑽探,最終圈定了120平方千米範圍內斷續分佈的老光鹵石,以及遍及察爾汗鹽湖的富鉀滷水。

圖片

1982年,鄭綿平(左一)在扎布耶湖現場鑑定鹽礦(張雪飛 供圖)

1958年,已經調到地質部礦物原料研究所的鄭綿平主筆對此次考察撰寫了詳細的調查報告。在報告中,他首次估算該鹽湖滷水氯化鉀資源量為1.508億噸。這一估算結果,被之後地質隊的勘查報告所證實。第二年,察爾汗鹽湖固體鉀鹽礦床依靠土法上馬成功生產出了氯化鉀,當年就產出幾十噸的鉀鹽。中國從此告別了無鉀鹽礦床的時代。

圖片

收穫了找礦的第一次喜悅,鄭綿平信心大增。此後,他像著了魔一樣不停地往西部盆地跑,從青海察爾汗鹽湖,到西藏扎布耶鹽湖,到新疆羅布泊,到四川和雲南……在半個多世紀的鹽湖研究生涯中,他考察過上百個鹽湖,走遍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條件惡劣的高原無人區,研究領域涉及鉀鹽、硼、鋰、銫等鹽類礦產資源。

創新海陸並舉成鉀思路

在不斷的找鉀實踐中,鄭綿平對中國鉀鹽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中國地質條件複雜,不能完全套用傳統教科書,要從地質實際出發解決我們自己的找礦問題。”

本著這樣的思考,他主張要“海陸並舉、固液並舉、深淺並舉”。一方面探索創新發展陸相成鉀理論,提出了柴西第四系新層系承襲“砂礫型”成鉀新思路;另一方面,在海相找鉀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圖片

2005年,鄭綿平在西藏野外考察。(趙凡 攝)

在新一輪地質調查工作中,鄭綿平團隊在川東北發現“新型雜滷石鉀鹽礦”。他認為,這種雜滷石散佈於岩鹽層中,在深部較易溶於水,這個觀點已經被企業採用水溶法溶採鉀鹽的生產實踐所證實。

基於特提斯侏羅紀大規模成鉀理論認識,他提出滇西南“二層樓”成鉀模式,以此指導鑽探驗證,取得了侏羅系海相固體鉀石鹽礦重要發現。

他主持的地調項目通過研究組“油鉀兼探”大量岩屑調查,終於在庫車盆地發現厚層鉀石鹽礦層,指明瞭該區古近紀海相固體石鹽的良好資源前景。

圖片

2002年,鄭綿平在無人區科考途中觀察(張雪飛 供圖)

探索硼、鋰產業化發展之路

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鄭綿平鹽湖研究的主戰場從青海轉至西藏。他先是在班戈湖研究硼酸鹽,進而深入到阿里地區,發現了一批硼、鉀、鋰礦產及新類型的鎂硼礦床。

與許多人不同的是,鄭綿平不僅著力於勘查資源,而且還探索找礦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道路。

20世紀70年代初,為解決西藏阿里地區經濟發展問題,他曾向阿里地區行署提交阿里地區硼礦資源與開發諮詢報告。這份報告當即被地方政府採納,成為該區硼礦山建設的依據,並很快取得社會經濟效益。

說起來,早在20世紀50年代察爾汗鹽湖科考報告中,鄭綿平就在估算滷水氯化鉀資源量的同時,估算出該湖還有氯化鋰資源量300萬噸。

1980年,他主持鹽湖隊在扎布耶鹽湖打鑽取樣,發現扎布耶鹽湖的沉積物中鋰的含量很高,顯微鏡下觀察,能看到許多細小、針狀的東西。這種天然的碳酸鋰礦石,他起名叫“扎布耶石”。“扎布耶石”後經國際礦物學會新礦物命名委員會確認為新礦物。

4年後,鄭綿平帶隊開展扎布耶鹽湖資源野外調查,從地質勘查、長期觀察,到鹽湖擴試,到太陽池積熱析鋰,再到碳化法加工提純,研發出了扎布耶鹽湖鋰資源開發利用成套新技術,並實現了產業示範。

2006年11月,國家西部大開發示範工程項目“西藏扎布耶鋰資源產業化示範工程”通過竣工驗收,該工程以鄭綿平團隊的核心技術為支撐,建成了我國首條鹽湖提鋰工業化生產線。

圖片

1990年,鄭綿平在扎布耶評審會上(張雪飛 供圖)

對於鄭綿平,鹽湖是實現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平臺。從1990年起,他和團隊相繼在高原腹地高海拔的扎布耶、當雄錯和班戈錯建立了3個長期科學觀測站。高海拔地區,缺氧、風寒、日烈、交通不便,他們克服種種困難,堅持30年觀測,為高原鹽湖開發和環境保護積累了珍貴的基礎數據。

在全球需求鹽類新資源時代呼籲拓展鹽類學

鹽湖研究讓鄭綿平獲得了很多榮譽,這些榮譽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和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2014年和2017年,他兩次當選國際鹽湖學會主席。所有榮譽的背後都是艱苦付出。因為幹得太拼,鄭綿平曾被人稱“為鹽湖而生的人”。

圖片

2014年,鄭綿平(中)在可可西里野外取樣。(張雪飛 供圖)

一個地道的南方人,卻迷戀西部,甘願將一生拋灑在青藏高原,鄭綿平的理解是——“我很幸運趕上了一個需要資源的時代,是國家的發展成就了我們這代人的礦產資源研究事業。”

1934年,鄭綿平出生在福建漳州貧窮家庭,經歷過戰亂逃難。新中國成立後,在國家的救助下,他順利完成學業並開啟科研生涯。滿懷赤子之心,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建設作貢獻。

耕耘鹽湖事業一輩子,鄭綿平有幾點體會:一是要堅持不懈注重野外工作,“要多到野外調查,領悟大自然奧秘,才能取到科學真經”。二是要立足解決實際問題,“科學家不能只滿足發論文,科學研究和產業化結合起來才能有更大的價值”。三是要不斷開拓思路,延伸新的學科生長點。

圖片

一直以來,鄭綿平都在呼籲發展“鹽湖農業”“鹽類學”和“類地行星鹽類學”等。自然資源部成立後,他的這種意識更加強烈。“鹽湖不僅能為人類提供資源,而且是我們研究古今生態變化的天然實驗室”。

鄭綿平認為,新時代的鹽類學要適應鹽資源的全球新需求,在自然資源科技領域發展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環境開展跨學科協同創新,構築鹽類大科學、大產業。“加強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結合,掌握獨立知識產權,才可能不被別人卡脖子,才可能走到世界學科前沿。”他說。(文章節選自中國自然資源報社《科技創新人物|鄭綿平:畢生探求盡在鹽湖》)

(來源:閩南日報綜合學習強國、《漳州百年百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