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存儲危機:長江存儲的“危”與國產半導體的“機”

“缺芯少屏”之痛讓不少人感覺到要想高質量地進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我們就必須在半導體產業進行深入佈局,雖然說隨著國產屏幕廠商的逐漸突破,國產屏幕已經進入世界一流梯隊,““缺芯少屏”已經成為“缺芯少魂”,但是芯片危機卻一直沒有解除。

國產存儲危機:長江存儲的“危”與國產半導體的“機”

長江存儲

相反,現在我們對國產芯片問題的解決正在顯得越來越迫在眉睫。不過,相對於處理器芯片,現在存儲芯片的危機也算是暫時解除了,原因就是在於長鑫存儲、長江存儲分別在DRAM以及3D NAND方面的突破。

以長江存儲的3D NAND來說,從32層到64層,再到128層,可以說接連突破的速度之快,已經讓人們看到了國產3D NAND基本上算是沒有問題了,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核心技術就是獨創的Xtacking專利技術,該技術可以在兩片獨立的晶圓上,分別加工周邊電路和儲存單元,讓全球半導體企業都非常吃驚,而這既是我們存儲芯片獨立創新的體現,也是存儲芯片能夠快速發展的關鍵。

國產存儲危機:長江存儲的“危”與國產半導體的“機”

半導體產業

危機中的“危”

上面所說的是存儲芯片危機暫時解除,為什麼要說是“暫時”呢?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的話,也只能是“暫時”了,隨著一些有關“中芯國際、長江存儲、長鑫存儲等被限制”的信息越來越多,人們再次把焦點轉到了“半導體產業上游材料和設備”上。

國產存儲危機:長江存儲的“危”與國產半導體的“機”

長江存儲

不少人說制約國產芯片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光刻機”,其實,光刻機就是半導體產業上游的關鍵設備,而除了光刻機,我們還在清洗材料、晶圓、蒸鍍機等尖端材料和高端設備上依賴外國廠商,以長江存儲所採用的國產設備材料來說,比例僅僅為15%左右,一旦被限制了,這就意味著現在我們上面的這些剛“熬出頭”的半導體產業將再次面臨打擊。

危機中的“機”

上面說,我們在存儲芯片上,只能說是危機暫時解除,我們要想徹底的解除這些個問題,那就需要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壯大。

國產存儲危機:長江存儲的“危”與國產半導體的“機”

芯片

俗話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危”與“機”並存,既然有危機,那就有機遇,現在我們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存在產業鏈不完整以及環節薄弱的問題,但是,在危機之下,半導體下游企業必定會在採購方面開始向國產廠商偏移,而這對於我們這個半導體產業鏈來說,都是巨大的機遇。

雖然我們的設備以及材料還處於中低端,但是,只要有市場需求以及引導,假以時日,必然會獲得長足的發展的進步。這就為打造完整而強大的半導體產業鏈帶來了更多的動力,甚至有可能形成我們在半導體產業發展上的“內循環”,屆時,在半導體上卡脖子的問題就將一去不復返了。

國產存儲危機:長江存儲的“危”與國產半導體的“機”

芯片

結語

發展半導體產業不是依靠腦子一熱或者喊幾句口號就可以搞定的,這是需要時間以及堅持不懈的投入才可以解決的,既需要耐力,更需要耐心。但是我們這個民族有的是韌性,既有決心,也有定力,相信經過我們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甚至是更短的時間,我們一定會成為半導體產業強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