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模樣,電視劇欺瞞我們那麼多年?

影視劇對演員的顏值要求很高,甚至對於演技的要求也已經不高了,僅僅要求收視率。不考據歷史事實的影視劇,我們也沒法阻止它進入市場。國家在這個方面只要沒有政治錯誤就不會有太多的管制。如果歷史題材影視劇不尊重歷史事實的話,劇情就會變得讓人啼笑皆非。

抗日戰爭是現在很多影視劇常用的題材,為了收視率,創作出了很多不符合歷史事實的神奇片段,會造成錯誤的“集體記憶”,這樣的抗日神劇還不少,這些抗日神劇裡有很多“雷人”的設計,比如日本女軍官。在劇中被塑造成了“神”一樣的存在,顏值一個比一個高,在抗日神劇裡面是非常亮眼的存在。日本女軍官在抗日劇裡的形象也太好了。

其實,歷史上根本不存在日本女軍官,更不像影視劇中的那樣離譜了。不會有女兵像影視劇中那樣,歷史上真正的日本女兵是什麼樣的呢?其實看完了本文大家可能就會發現原來電視劇騙了我們那麼多年!


這才是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模樣,電視劇欺瞞我們那麼多年?


日本的文化起始於中國的文化,現在在日本還能看到中國古代文化的遺風,中國的男尊女卑持續了幾千年,日本當年學習中國的文化,把男尊女卑的社會習俗也學了來,即便日本經歷了現代化,工業化,日本社會還有男尊女卑的影子存在,日本的女人可以說是沒有話語權的,甚至在婚後不會繼續工作,更別說站上戰場了。

日本女人一般都會選擇做全職太太,這是在日本女人生活的真實情況,國家大量的徵兵,日本的家庭只有女人。大部分的日本女人不是在日本就是在當時的偽滿洲國,如果日本女性能上戰場了,能力還比日本男性優秀了,在日本佔有主導地位的男性是絕對不會同意的,作為女性軍官在戰場上活躍,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也難怪這些電視劇會成為“抗日神劇”。


這才是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模樣,電視劇欺瞞我們那麼多年?


國家在參加戰爭時都會配備醫療力量。日本對於戰場醫療兵的性別沒有太大的要求,日本在戰場上只有一個可能會出現女性的身影,那就是二戰期間日本的負責醫療的女兵。通常來說女性身體素質上要稍微差一點,無論是持久力,戰鬥力,都不是女性的長項,在戰場對士兵的要求裡,男性確實更適合比女性上前線作戰。

日本政府也不會讓日本女性走上正面戰場,女性做事比男性細緻,更適合醫療與護理方面的工作。二戰期間,讓日本女性來從事這個工作最合適不過。日本女性因傳統習慣,從事醫療兵工作會更加的得心應手。

受傷的日本男性很多,每天醫療班都要接受大量的傷兵,對醫療人員的需求也是很大的。日本政府也不會讓女性拿槍走上戰場,過去日本對留在本國的女性進行過一些軍事訓練嗎,也只是為了應急和讓她們自保。編劇應該更加尊重歷史事實,大家也別再被“抗日神劇”繼續騙下去了!


這才是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模樣,電視劇欺瞞我們那麼多年?


大部分國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國家人口數量在戰爭後大量減少,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比比皆是。德國就是一個戰後勞動力不足的最好例子。由於德國的男性大部分被充軍走上了戰場,在德國的戰後建設裡女人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日本的戰後建設也是極其艱難的,日本被持久戰消耗得差不多了,當時日本留在中國的兵力已經不多了,日本國內留存的大部分是女性,老人和孩子。日本也沒有把剩下的兵力撤回日本。日本決定在中國戰場上戰鬥到死,當時日本的國民中只有女性有戰鬥能力,所以日本把女性集中起來,配備了一些武器,只要能應對突發情況就可以了。

日本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國投放的原子彈毀滅,日本最後選擇了投降。日本的軍事力量現在大部分也以男性為主,所以對於日本來說是絕不會讓女性的身影活躍在戰場上的。很多“抗日神劇”扭曲了當年抗日戰爭的歷史,尊重中國的抗日戰爭歷史,記住過去,振興中華。


這才是二戰日本女兵的真實模樣,電視劇欺瞞我們那麼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