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未必有朋友,但黑名單總有故人

朋友圈未必有朋友,但黑名單總有故人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

“生活的儀式感是什麼?就是改備註,取消置頂,拉進黑名單。”

的確,結束一段關係時,約定好老死不相往來,反而很有儀式感。

不管這段感情是好是壞,你都親手為它畫上了句號。

然而大多數的關係,都是無疾而終的。

你經常看到TA的朋友圈動態,TA也偶爾會給你點個贊,彼此之間卻找不到共同話題。

你不得不承認,過往的美好歷歷在目,感情卻再也回不去了。

01.

距離的疏遠,讓相見變成懷念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

江蘇淮安某高校舉辦了畢業典禮,到場的學生卻寥寥無幾。

空空蕩蕩的場地上,有位叫朱靜茹的畢業生坐在前排,哭得泣不成聲。

她說:“今天才知道,原來網上說的畢業後再也不見是真的。”

去年冬天,同學們打算一起拍畢業照,但班長說天氣太冷了,就把時間推遲到了夏天。

沒想到,一場疫情襲來,半年的時間不見,大家都已各奔東西,再也沒有機會拍一張齊齊整整的合照。

聽到這裡,不禁心裡一酸。

想起《琅琊榜》裡的臺詞:

世間有多少好朋友,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原本可以一輩子莫逆相交。

可誰會料到旦夕驚變,從此以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天涯路遠。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比你想象中更淡薄。

有些人跟你說了再見後,就真的轉身消失在了人海。

我們只能隔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成為彼此生命中一段短暫的回憶。

曾經,有一位同事和我關係很好,工作上配合默契,生活中也興趣相投。

有段時間,我們還一起租了房子,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飯,幾乎形影不離。

後來,她辭職換了份新工作,也搬出了合租的房子。

剛開始,我們對彼此之間的感情很有信心,約定好每週都要見面。

可是,工作的忙碌,生活的瑣事總是牽絆著我們,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隨著她結婚生子,就更沒有時間出來聚會了。

有一次,我看到她發了一條帶孩子的朋友圈,隨手評論了一句,她卻沒有回覆我。

從那以後,我們就成為彼此通訊錄裡的一個名字,再無任何交集。

世界太大,但生命有限,迎來送往就成了常態。

人生這趟列車上,有些人註定只是過客,距離的疏遠、聯繫的減少,終究會讓感情隨風而逝。

相逢是緣,離別是命,結夥而行時就相互扶持,各走各路後就相忘江湖。

接受聚散的無常,方能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02.

圈子的不同,讓彼此失去默契

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中,有一個觸動人心的片段。

演員任嘉倫提到,他與大部分朋友相識相交於他小時候,或事業的低谷期。

但是,隨著他的事業發展越來越好,他們之間的友情卻越來越淡。

他認為無論自己有多紅,對朋友的真心都不會改變,並想盡辦法去靠近朋友。

朋友們卻覺得和他來往負擔很重,就連對別人說認識他,都害怕被人嘲笑是在炫耀。

久而久之,很多朋友就在刻意的疏遠中,漸漸離開了他的生活。

一旁的黃磊卻說:“那就是他的事兒了,讓他自己消化吧,他得自己找個平衡點。人永遠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人常常會失落在這個點。”

是啊,有人扶搖直上,有人匍匐前行,彼此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落差,就無法繼續齊頭並進。

貝多芬曾說:

友誼的基礎,在於兩個人的心腸和靈魂有著最大的相似。

融入到同一個圈子,明白對方的所思所想,理解對方的一言一行,保持相同的節奏,才能並肩同行。

還記得上次回老家,我去參加了初中同學的聚會。

上學時,大家是無話不談的好友,有數不清的美好回憶。

可如今,有人在老家結了婚,每天圍著老公孩子轉;

有人去了外地工作,開口閉口都是房貸的壓力;

還有人到國外留學,一心只想實現事業上的抱負。

大家能聊到一起的,都是一些陳年往事,比如某位同學的糗事,某個老友的變化。

而大部分時候,只有相對無言的尷尬。

生活環境的變化,人生境遇的不同,讓我們很難再心意相通,怎麼都聊不到一起。

作家孟思曾說:

聊天交友,不在表面字句的高雅與庸俗,而在表達的內心是否一致。

生活經歷的相似度,決定了兩個人認知層次的一致和交往相處的默契。

成長速度出現落差,認知層次差異太大,再好的感情也只能漸行漸遠。

追不上的朋友,等不及的同伴,就別再勉強彼此了,不如好聚好散,各自奔向光明前程。

03.

利益的分歧,讓真心全被辜負

德雲社小曲《大實話》唱了一段詞:

說朋友親,朋友可不算親,朋友本是路遇的人。

人心不足這蛇吞象,朋友翻臉就是仇人。

古往今來,有多少情誼始於交心,就有多少朋友分於財帛。

在利益面前,往往最能檢驗出一個朋友是否足夠真心,值得交往。

熱播劇《親愛的自己》中,李思雨是一名銷售,由上司袁慧中一手栽培和提拔。

7年相處,讓她們超越上下級和師徒的關係,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好友。

但是,公司銷售總監一職安排“競爭上崗”後,她們的關係逐漸產生危機。

兩人本可以公平競爭,袁慧中卻害怕自己輸掉,打起了歪主意。

她多次打出感情牌,以自己對李思雨的恩情、多年來的不易和職場危機等為由,勸李思雨主動退出。

李思雨同樣渴望升職加薪,但考慮到兩人的友情,她還是選擇了讓步,並全力支持袁慧中。

可是,面對朋友的退讓,袁慧中不僅沒有心懷感激,反而處處刁難她。

她先是懷疑李思雨的妥協只是作秀,以出差為由支開了她,為自己拉攏銷售部的骨幹。

後來,她又聯合他人陷害李思雨,差點讓她面臨牢獄之災。

最終,忍無可忍的李思雨不僅跟她撕破了臉,還奮起反擊,奪下了總監的位置。

朋友圈未必有朋友,但黑名單總有故人

昔日相互扶持的好友,轉眼間就變成了水火不容的仇敵。

李思雨以為對朋友掏心掏肺,對方就會將這份情誼視如珍寶。

然而,人心不是等價交換的,你並不知道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份量。

你把對方當知己,對方也許只是把你當作跳板;你為對方擋風霜,對方也許只會覺得你好欺負。

有些人,平日裡對你噓寒問暖,關鍵時刻卻翻臉無情,不值得被你放在心上。

就像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中所說:“有些人註定是你生命裡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一個噴嚏而已。”

不要高估和別人的情分,也別低估人性的複雜。

得不到回應的真心,輕易被踐踏的感情,不如趁早收起來,體面地與之告別。

04.

時間留下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蔡康永曾說:

友誼需要經過考驗,如果友誼像脆弱的花瓶一碰就碎,那並非是真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貴精而不貴多,貴誠而不貴詐。

一段關係的長久,靠的就是以心換心。

經過時光淬鍊,自能分辨出人心的重量。

好的友情,會被用心維繫,不會因為距離的疏遠、圈子的不同、利益的糾紛而走散。

它會藏在你的心底,從未疏遠,也無可替代。

願你我在人生逆旅中,能得二三知己同行,驅趕寒冷,慰藉風塵。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