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歷史罪人,還是民族英雄?有的人,不是那麼容易判斷。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宗室奕山為靖逆將軍,主持廣州軍事。果勇侯楊芳為參贊,就是副手。奕山不懂打仗,基本上依靠楊芳。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1842年,楊芳已經七十三歲了,年老耳聾,不得不硬著頭皮抵抗英國人。英軍船堅炮利,硬拼顯然難免失敗。楊芳另闢蹊徑,下令蒐集民間的馬桶,計劃打仗時用來壓制敵人火力。

同年,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簽訂,這條“馬桶計”沒了用武之地,卻成為民間的笑柄。有人寫詩諷刺楊芳:

楊枝無力受南風,

參贊如何用此公?

糞桶當年施妙計,

穢聲長播粵城中。

愚昧昏聵的楊芳,是不是應該遺臭萬年?

評價人物沒這麼簡單。作為戎馬一生的名將,自帶光環,不能因為一時糊塗而全盤抹殺。

楊芳是貴州人,從小讀書,本來想走科舉的道路,怎奈考神不肯附體,榜上無名。文的不行就來武的,他一跺腳,光榮入伍。

一個小兵要在軍隊裡提幹,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一刀一槍拼個前程出來。楊芳轉戰苗疆、川陝,每次都是衝鋒在前,還經常充當偵察兵,深入敵後蒐集情報,受到名將楊遇春、額勒登保的重視。

白蓮教首領冷天祿聚眾造反,被清軍擊敗後撤退,楊芳帶著九個騎兵緊緊尾隨。到了重慶石筍河,幾千名白蓮教信徒爭先恐後渡河逃生。

山區到處都是懸崖峭壁,除了渡河,無路可走。楊芳觀察地形,又見敵人亂作一團,豪氣頓生,派兩個人回去通知大部隊,自己帶著其餘七人,從山坡上縱馬飛奔而下,衝向敵人。

白蓮教眾一心逃出生天,忽聽身後傳來呼嘯聲,有清軍騎兵殺過來。慌忙中不知底細,在淺灘上四散奔逃。已經渡過河的教眾,苦於無法回來相救。

楊芳殺到河邊,看見有五條船剛剛離開河岸,甲板、船舷、河裡密密麻麻擠滿了人。他輕舒猿臂,弓開如滿月,箭發似流星,一箭射去,有人當場落水。

船本來就不堪重負,受到震動,也隨之傾覆。楊芳連發五箭,連翻五條船。過了一小會,楊遇春率領大軍趕到,清理了岸邊的敵人,又搭起浮橋追擊。

楊芳一戰成名,都司、遊擊、參將,連連晉升。他當了官,勇氣不減,仍然帶兵衝殺在第一線,屢立戰功,連遠在北京的皇帝都知道了這名猛將。

有一次冒雨追擊白蓮教伍懷志所部,親手殺敵十幾人,自己也腿部受傷,墜落馬下。他徒步繼續廝殺,在手臂又受傷的情況下,開弓放箭,射傷伍懷志。清軍趁勢掩殺,大獲全勝。

嘉慶帝嘉許他的勇敢,特意下詔詢問傷勢。

楊芳沙場搏命,從嘉慶朝打到道光朝。道光六年,即1826年,新疆張格爾叛亂,佔據了喀什噶爾、和闐等一些地方,形勢緊迫!

國家有事,官居提督的楊芳不願安享富貴,主動請求領兵出征。道光帝欣然同意。

同年十月,清軍從阿克蘇開始出擊。楊芳打頭陣,攻克戰略要地柯爾坪,斬殺敵方首領伊瞞和約勒達什,為大部隊開闢出進軍道路。第二年二月,三戰三捷,收復喀什噶爾。三月份,領兵六千擒獲敵方首領噶爾勒,收復和闐。張格爾嚇得逃跑。

輝煌的戰果,是楊芳不計安危贏得的。在追擊叛軍的時候,中了埋伏,拼死交戰才突圍而出。

到了年末,張格爾不死心,又帶兵前來偷襲,中途發現已暴露,轉身逃跑。楊芳緊追不放,狂奔一天一夜後,在喀爾鐵蓋山,也就是現在的新疆阿合奇縣喀拉鐵克山,追上了張格爾,將他的部隊基本殲滅。

張格爾和貼身護衛扔下坐騎,徒步上山藏匿,天網恢恢,還是被楊芳的軍隊抓獲。

1828年,張格爾被押往北京處死。此人的爺爺輩,就是新疆大小和卓,乾隆年間搞過叛亂,兵敗身死。後代不安分,還想搞事,終於在道光朝的楊芳手中煙消雲散。

楊芳挫敗叛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那一年,他已經59歲。

這樣的沙場老將,這樣的赫赫功勳,當得起“民族英雄”四個字。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道光平定回疆戰圖一·渾巴什河之戰》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道光平定回疆戰圖二·柯爾坪之戰》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道光平定回疆戰圖三·洋阿爾巴特之戰》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道光平定回疆戰圖四·沙布都爾莊之戰》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道光平定回疆戰圖五·阿瓦巴特莊之戰》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道光平定回疆戰圖六·收復喀什噶爾之戰》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道光平定回疆戰圖七·收復和闐之戰》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道光平定回疆戰圖八·生擒張格爾》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道光平定回疆戰圖九·午門獻俘儀》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道光平定回疆戰圖十·正大光明殿宴成功諸將士》


1829年,道光帝接見楊芳。會面後發了一道上諭:“楊芳來京召對,見其精神強健,朕實深喜悅。”為了獎勵他立功邊疆,生擒反賊,封二等果勇侯,加太子太傅銜,賞紫禁城騎馬。

沒過幾年,老當益壯的楊芳奔波到四川,平定少數民族叛亂,再立新功。

如果這時候戰死疆場,妥妥一個完美英雄。幸運的是,壽數未盡。不幸的是,晚節不保。

1841年,作為參贊,配合奕山抵抗英軍。楊芳先於奕山抵達廣州,親眼見到當世的先進武力。他雖然不瞭解現代戰爭,但是久經戰陣,目光如炬,知道這次的敵人非同以往。

楊芳心說這仗沒法打,上奏請求,准許英國商船在廣東貿易。如今我們知道,開口通商並非不可接受,然而道光帝沒有現代人的眼光,覺得簡直是奇恥大辱,下旨痛斥,將楊芳交吏部嚴加議處。

吏部心知肚明,楊芳是最能打的,把他搞掉了,誰去頂缸?所以給了一個革職留任的處分。

奕山來到廣州後,楊芳勸他不要輕舉妄動。奕山開始聽從,後來被人遊說,想僥倖取勝,楊芳苦勸不住。清軍趁著夜色進兵,燒燬七艘船,以為大勝。第二天破曉,才知道其實燒了民船。英國戰艦因此直抵廣州城下,不久清軍大敗。

第二年,無計可施的楊芳就鬧了本文開頭的笑話。

一個又老又病的昔日名將,企圖施展民間的“厭(讀如壓)勝術”,以迷信對抗現代武力,不只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那個時代,滿清朝廷無能,國家落後於世界,喪權辱國這個鍋,不該楊芳背。

鴉片戰爭中鬧笑話的老將軍,曾經力戰衛國,過不掩功

楊芳浮雕像


四年後,已經因病退休的楊芳在貴州家中去世。回顧他的戎馬生涯,鬧笑話只是其中一個小插曲。從小兵開始,真刀真槍幹到封侯,並且作為功臣,圖像掛到清宮紫光閣。這樣的人,值得敬重,而不是笑話。

楊芳傳奇一生,有大功於國家,謹以本文為他正名。

每天讓你微笑,每天讓你思考。每天都有故事,每天都有進步。談吐有料,才能交往有趣,這個圈子有意思: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