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離開何止帶走了江湖……


金庸的離開何止帶走了江湖……


中國古典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含蓄蘊藉,這在唐詩宋詞裡,在《四大名著》裡,在《浮生六記》裡,也在金庸先生的武俠裡。

金庸的離開,不只是江湖的寂寞,更是幾代中國人共有記憶的消退和專屬文化的隕落。

他筆下的江湖兒女,愛恨糾結,原都逃不過一個“執”。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可偏偏就是這個執著,他卻能寫得如此動人心魄,以至於很多金庸書中的精彩段落,早已成為幾代中國人共有的文化記憶,就好像唐詩宋詞裡的典故,不需要解釋,卻都懂得。

今天,筆者就帶大家回顧一下,少時讀金庸時,印象比較深的三個經典段落:

1.六大派圍攻光明頂


金庸的離開何止帶走了江湖……


金庸筆下的江湖,有著比現實世界更真實的人情冷暖,當楊過孤身一人,青衫單薄,煢煢獨立於華山之上,生無掛礙,死無牽絆,那份悲涼和寂寞,又有幾人能懂呢?而若干年後,千呼萬喚的神鵰大俠終於俊逸出塵地出現在郭二小姐的生日party上,享受著五湖四海的歡呼和簇擁時,是否又像極了歷盡艱辛、苦盡甘來、揚眉吐氣的你我?

金庸筆下的江湖,有著亦正亦邪的各色人物,可最讓我為之動容的一段,卻是《倚天屠龍記》裡的那些“魔教”教徒,當各大派圍攻光明頂,明教全員即將被六大派聯合剿殺時,教徒們當此生死攸關之際,想到的不是自己能否苟且偷生,而是能否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以行踐道。書中寫道:

當此之際,明教和天鷹教教眾俱知今日大數已盡,眾教徒一起掙扎爬起,除了身受重傷無法動彈者之外,個人盤膝而坐,雙手十指張開,舉在胸前,作火焰沸騰之狀,跟著楊逍誦明教的經文:“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萬事為民,不圖私我。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明教自楊逍、韋一笑、說不得諸人以下,天鷹教自殷天正以下,直至廚工伕役,個個神態莊嚴,朗聲唸誦,絲毫不以身死教滅為懼。


王國維說李後主“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以此推之,金庸又何嘗不是將自己對人間世的深情寄諸於文字呢?惟有對此方世界懷有無限深情,方能在劍拔弩張之際,不辭濃墨,烘托出如此闊大中正之氣象。金老筆力之雄健,確實令人佩服。

2.嶽靈珊之死


當令狐衝面對小師妹慘死於林平之之手,卻還要答應替她去照顧殺人兇手時,讓人不禁心生感慨: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嶽靈珊唸的都是她和小林子初相識的美好,她嘴裡哼著的都是他教給她的福建山歌,書中這樣寫道:

忽然之間,嶽靈珊輕輕唱起歌來。令狐沖胸口如受重擊,聽她唱的正是福建山歌,聽到她口中吐出了“姊妹,上山採茶去”的曲調,那是林平之教她的福建山歌。當日在思過崖上心痛如絞,便是為了聽到她口唱這山歌。她這時又唱了起來,自是想著當日與林平之在華山兩情相悅的甜蜜時光。她歌聲越來越低,漸漸鬆開了抓著令狐沖的手,終於手掌一張,慢慢閉上了眼睛。歌聲止歇,也停住了呼吸。令狐沖心中一沉,似乎整個世界忽然間都死了......


湯顯祖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很多人會認為嶽靈珊是不是傻,放著身邊這麼一個對她好到沒邊兒的大師兄不去選擇,非要選擇一個心狠手辣、苦大仇深的白眼狼林平之?

金庸的離開何止帶走了江湖……


蒙田說:“誰按規定去愛,誰就得不到愛”。

在愛的世界裡,你很難找到兩個健全的人擁抱在一起,金庸正是深諳愛情裡的無理,才能寫出一幕幕讓人為之動情的文字。

金庸的離開何止帶走了江湖……


他的筆下有天殘地缺的楊過小龍女,有塞上牛羊空許約的喬峰和阿朱,有遭人唾棄的楊康和愛他一往情深的穆念慈,有一心復國的慕容復和愛到不需證明的阿碧,有昔日的大理王妃瑛姑和玩心不減的周伯通,有大喇喇的塞北男兒郭靖和水靈靈的杏花煙雨黃蓉,甚至還有為了戀人而不惜以死相搏的東方不敗......

他筆下的江湖兒女,上演的不是追逐和尋覓,而是遺憾和廝守,是至死不悔的紀曉芙,是捨去王圖霸業的張無忌。

只有捉刀代筆練達人情的才子倪匡才會把阿紫和遊坦之的告別寫得這樣狠辣決絕——因為太像,反而更容易受傷。

3.笑傲江湖


金庸的離開何止帶走了江湖……


巴爾扎克說:“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

朋友,就是和你異體而同心的存在。

說到金庸小說裡的知己之情,就不能不提到《笑傲江湖》裡魔教中人曲洋和衡山派的劉正風,江湖中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總是和血雨腥風相系,劉正風為了這個真朋友,不惜自汙名節乃至家破人亡,箇中深情又豈是我輩精於算計之人所能料想,書中寫到最後二人身亡時,用了這樣疏闊的筆法:

曲洋笑容收斂,神色黯然,轉頭向劉正風道:“兄弟,咱們這就可以去了。”

劉正風道:“是”。

伸出手來,兩人雙手相握,齊聲長笑,內力運處,迸斷內息主脈,二人閉目而逝。


男兒之間的情義,不需要過多的感情渲染,也不需要綿密的心理描寫,因為一切都已在劉正風開口說出下面這句話時就註定了結局:

不錯,曲洋曲大哥,我不但識得,而且是我生平唯一知己,最要好的朋友。


金庸的離開何止帶走了江湖……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告別成為了70、80、90的人生常態,那一個個收藏我們記憶的人,就這樣帶著我們的記憶離開了。留給我們這一代人的除了一聲喟嘆,就剩下一地雞毛。

所以,江湖是誰的?江湖是江湖兒女的江湖。

我們很多人,早已離湖上岸,作壁上觀了。

千里來相送,英雄多珍重!

金庸先生走了,帶著他的江湖奔逸絕塵,瀟灑離開。

只剩下了我輩,看了看又上漲的房價和這個月的花唄,負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