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鋸齒鯊》的鯊魚在現在海洋中能否成為霸主,為什麼

如果從時空中抓出一頭成年體巨齒鯊投入海洋中

那麼它毫無疑問,沒啥海洋生物能和它正面對抗。

電影《鋸齒鯊》的鯊魚在現在海洋中能否成為霸主,為什麼

畢竟它的數據放在那裡,看起來就相當誇張,比如體長20米左右,咬合力達到數噸,據信在歷史上鋸齒鯊的食物主要是各種鯨,且可一口將鯨咬成兩半,就像吃辣條一樣。

圖示:1909年,根據巨齒鯊留下的巨齒顎頜骨以及零散的牙齒重建的巨齒鯊頜骨。由於鯊魚是軟體動物,導致它們的軀體難以變成化石,因此關於巨齒鯊到底有多長,一直以來都有爭議,但15米以上是沒有問題的,一般認為雄性巨齒鯊的成年個體能長到20米左右。而其咬合力則估計可達到19噸 。

圖示:巨齒鯊體型對比圖。灰色和紅色代表對巨齒鯊體型的最大和最小的估計值。與其相對應的是當前尚存的大型鯊魚,如紫羅蘭色的鯨鯊(平均身長9.7米),綠色代表的大白鯊(身長大約5米)

然而,大自然已經給出了答案,巨齒鯊滅絕了,而它的競爭者,虎鯨的祖先卻繁衍生息下來

巨齒鯊曾經廣泛分佈在世界各處,因為世界各處都能找到它們的化石牙齒。其崛起於2800萬年前,滅絕於260萬年前。一些生物學家認為它們是因為全球冰期降臨而滅絕,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是被虎鯨的祖先擊敗,最終退出歷史的舞臺。虎鯨出現在1100萬年前,它們彼此之間有數百萬年的糾纏,最終虎鯨勝出,巨齒鯊退出歷史的舞臺。

電影《鋸齒鯊》的鯊魚在現在海洋中能否成為霸主,為什麼

而今日海洋中的王者,當仁不讓是虎鯨群。

但與熱衷戰戰戰的網友不同,大自然中的生存競爭更加的複雜和細緻。

我們不妨來談談虎鯨的優勢。

虎鯨是溫血哺乳動物,更能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

虎鯨是群體狩獵動物,並且非常聰明,甚至具有自己族群獨特的狩獵文化

虎鯨群會精心撫養並教導幼崽

來看點間接證據。

一些古生物學家相信,大白鯊是巨齒鯊的近親。

在1997年之前,許多人想象過虎鯨大戰大白鯊,在腦子裡腦補過許多激烈的場面,甚至包括研究虎鯨和大白鯊的研究者有時候都腦補過。但事實相當出人意料,第一起人類觀察到虎鯨與大白鯊的衝突發生在1997年的法拉隆群島,虎鯨輕輕鬆鬆就幹掉了大白鯊。這場景讓當時遊艇上的觀察者,看得失魂落魄,深感意外。虎鯨把大白鯊翻過來,大白鯊就會讓自己處於假死狀態,然後就真的死了。想象中的王者之戰呢,這簡直像成年人衝進幼兒園,頗有勝之不武的感覺。

1997年,美國法拉隆群島的虎鯨捕食大白鯊事件後,許多海洋研究者開始研究大白鯊與虎鯨之間的關係,結果他們發現,虎鯨正是大白鯊的天敵。事實上,大白鯊會盡可能迴避虎鯨,一旦發生一次悲劇,就會導致大白鯊集體逃亡,常常導致當地的觀鯊業暫時虧損,畢竟許多人慕名來看大白鯊。

而在大白鯊聚集的澳洲西部,研究人員用虎鯨的叫聲研究驅鯊效果,結果是大白鯊迅速逃離,而且在三個多小時的播放過程中,海中見不到任何鯊魚。研究人員正在利用這個優勢,使海灘更安全,不讓鯊魚再繼續誤攻擊人類。

電影《鋸齒鯊》的鯊魚在現在海洋中能否成為霸主,為什麼

大白鯊一度也被認為是海洋中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但它們的致命弱點早就被虎鯨所發現並利用,這導致它們完全發揮不出戰力,死得極其窩囊,這就是虎鯨捕獵智慧的卓越體現。虎鯨並不以大白鯊為食物。它們搞死大白鯊就是一個警告,讓附近的大白鯊全部滾蛋,免得這些傢伙傷到自己的幼崽,這是海洋生物研究者們認為最可能的答案。而大白鯊也在漫長的歷史中,學到了避開虎鯨,而且通常大白鯊離開一個水域之後,要數十天之後才會嘗試重返。

許多人曾想象過虎鯨大戰大白鯊該如何壯觀激烈,但事實嚴重打擊了人們的幻想,因為虎鯨幹掉大白鯊簡直輕而易舉,它們掌握了大白鯊的致命弱點,以至於可以輕鬆的將大白鯊一擊致命,而巨齒鯊和大白鯊之間具有一定的親緣關係。

所以,即便引入一群巨齒鯊,最終它們還是會輸。生存競爭是一個系統任務,不是簡單的比較正面戰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