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理解寫書法時“腕動指不動”?寫硬筆也有這個要求嗎?

陳生226


創作書法時腕動指不動是古代善書法者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書法秘訣,亦稱為“指死腕活”。

為什麼說指死腕活是書法秘訣?因為書法由筆法產生,無筆法則非書法,只是書寫。書寫寫得再漂亮好看也只是實用字,古代稱經生書(抄寫佛經及為人抄書信者),官方書寫則稱為院體、幹祿書、臺閣體、館閣體。這些書寫以用指為主,亦可揮肘寫,或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只要把字形寫得端正好看即可。但書法的筆法,則只有運腕才能寫得出來,才能寫得精彩。

這個書法秘訣,有人可能不信,有人壓根兒不懂。其實古人早就說了,不過不像我一針見血地強調。

明確說運腕即書法秘訣者有懷素和沈尹默。懷素:自言轉腕無所拘,大笑羲之用《陣圖》!因為能運腕草書才能擒縱裹束。

沈尹默:腕力遒時字始工!他並在書中公開點明筆法即運腕。

本人練書法六十年了,初練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往往忽視,直練了二十多年後在寫狂草時終於開悟,弄懂了毛筆與手腕的天作之合與最佳搭配所產生筆法和筆勢的奧妙。

毛筆的物理性能,與手腕的生理功能,是筆法產生和發揮即書法精妙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因素。一切筆法的效果如錐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等等皆由此而出,如果不是這兩者的完美精熟結合揮灑,用其他書寫的方法任你練到鬚髮蒼白也只是字形的堆積,二千多年來莫不如此。

至於寫硬筆則是用指寫,實用書寫筆非軟、字又小,殺雞焉用宰牛刀。




王乃棟說書畫


書法中的指與腕,從來都是分工不分家的。書寫的指令從大腦發出,信號通過神經中樞必然是先到手腕再到手指,因此“腕為指綱”,手腕運用所體現的書法內涵始終要比手指多得多。所謂“腕動指不動”,意即毛筆書寫中指力主要起固定筆的作用,書寫的動作關鍵在手腕。

書寫靠指腕臂腰協同用力,書寫時腕部動作幅度與字的大小成正比。硬筆書寫因單字幅較小,手腕的動作幅度體現不明顯,而箝筆的五指動作幅度似乎大於手腕。實質上,五指大多仍起著箝筆的作用,推動行筆、提按、使轉的關鍵仍在於手腕。

硬筆字幅較小,手腕的變化更見於毫末,即便變化在毫末之間,也仍是控筆運筆的“骨幹力量”,握筆的五指雖時刻發生“大幅”的位移,卻始終靠手腕的控制駕馭。因此,“腕動指不動”的經驗之談,也同樣適用於硬筆書法。這個不復雜,行筆中認真體驗一下便知。

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實用書法皆可學,藝術書法靠悟各不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