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興:好感度要懂得造勢,成交要懂得對話

有一個很痛苦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商家,都在採用:

我的產品是最好的,價格最優惠的,你們快來買把...

想想你是不是正在採取這一策略,在銷售你的產品呢?

表面上看起來,你很努力的在打動用戶,可現實情況是,98%的用戶,都不會選擇你,說的更直白一點是,你在白費功夫。

為什麼?

因為所有的商家都在這麼做,形成了一種習以為常的狀態,類似以下情形

周振興:好感度要懂得造勢,成交要懂得對話

所有的店鋪,都在喊“清倉大甩賣”,你會信嗎?除非是真正對該產品有需要,價格又能接受的,才有可能成交。

這種現象,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都是存在同樣的情況。

更有一個很離譜的情況是,同樣的產品,不同人來賣,會著天壤之別的差距。

比如,成本價為50元,小A賣65元,賺15元,一共賣了30單,而小C賣150,賺100元,賣了50單。

這就有點打破我們平常的認知:

說好的薄利多銷哪裡去了?說好的便宜多走量哪裡去了?

為啥子,價格貴了反而更好賣了?

其實,做到這點不難,最更本的差距是你少問了自己三個問題:

用戶為什麼要買你的產品?如何證明這個產品能幫你解決問題?如何取得用戶的信任?

好好思考一下,你在賣產品的時候,有沒有先解決這三個問題?

只要你認真思考,有很多種解決方案。

不過呢,今天我想介紹另外一種好的方案,是很多大公司經常用,而小公司不常用的方法。

總結一句話:

學會和用戶建立對話

說的更直白一點是,提前為產品造勢,引發關注。

舉個例子:

iphone手機在上市前,會放出大量有關新產品的消息

周振興:好感度要懂得造勢,成交要懂得對話

引起消費者關注,引起輿論效應,對新產品產生期待。

現在仔細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的?

你會選擇購買蘋果的產品,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影響呢?

可能你會說,我是看到身邊的同事都在用蘋果手機,所以我也想用,無法解釋。

但仔細回想一下,是不是也是被產品造勢給影響的呢?

好了,知道有造勢這麼回事,現在有一個難題擺在你面前:

如何通過造勢和用戶產生對話呢?

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給你兩條思路:

1、在你所有產品線植入2、用你已有的渠道發佈信息

1、在你所有產品線植入

比如你現在正在賣蘋果,但一個月後,馬上會推出新疆產的玉米

周振興:好感度要懂得造勢,成交要懂得對話

VS

周振興:好感度要懂得造勢,成交要懂得對話

對比起來,蘋果更玉米不是一個屬性的,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就會犯嘀咕了,這能搭配起來賣嗎?

所有的公司在推出新產品之前,都會做大量的市場調查工作。

但像我們這種,要錢沒錢,要資源沒資源,要實力沒實力的弱小群體來說,只能藉助現有顧客的資源來做這件事。

一個簡單的思路供你借鑑,你可以在客戶買產品的時候,這樣跟客戶說:

我有一個新疆的親戚,他家世代都在種個頭大,而且營養成分也高的玉米,我想把這種玉米引進過來,你認為靠譜嗎?你會選擇嘗試這種玉米嗎?

當前,以上是參考的話術,要想讓用戶配合你做這樣的問卷調查,還需要配合一個動作:

凡是幫我這個忙的,一律打8折

這樣做有兩方面的好處:

1、有名目的打折,不會讓產品很廉價2、提前告知客戶,新產品即將上線

我們換位思考,假如你去購買小王家的蘋果,小王跟你說,幫他一個忙,填寫一下這份問卷,蘋果給你8折,你幹不幹?

99%的人都會幹,除非是不差錢,或者是有急事的主不會填寫。

當你填寫問卷的手,在問卷上會有關於玉米的價值介紹,雖然你不會很認真的看,但是有關這種玉米的價值已經植入了腦中,無形中會產生一種好奇的成分。

注意,問卷的填寫一定要簡單,選擇題為主。

這一招,線上線下都通用。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做些別的事情,整體的思路再次,我已經對這種思路做過測試,效果還是蠻好的。

2、用你已有的渠道發佈信息

現在自媒體、短視頻、公眾號都非常的流行,你完全可以選擇一種渠道,來持續分享有關產品的價值信息。

比如,現在很火的抖音,平時做好粉絲的積累,做這樣的問卷調查,很容易獲得大量客戶的反饋。

只要有反饋,說明對方已經關注過,可能會給你一些意見,這些意見就是對方不購買你產品的原因,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成交是自然而然的。

我們的大腦不喜歡動腦,如果你讓對方感覺購買你的產品要考慮很多問題,那麼結果就是不會下單

今天的文章很簡單,重點講了造勢對於新產品就是一種廣告,而且是一種無任何推銷信息的廣告,慢慢的和用戶建立一種基層信任。

信任是無價的,信任是一點點建立起來的。

千萬不要想著,我們產品做的很完美了在上市,那我只能告訴你,你會死的很難看。

這個年代,用戶的注意力太分散,自有取代你產品的商家出現。

最近,疫情嚴重,大家注意保護好自己!

更多營銷乾貨,盡在周振興微信公號:z585895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