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沒有復原力,或許我們該這麼做

本文圖文皆為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小時候,剛學走路,一摔跤,立馬又嘗試著再站起來。再摔再爬起來,摔跤重來都不是問題,因為不摔跤就學不會走路。

可是,我們卻常常忘記孩子的人生也是需要“摔跤”的,或者說,我們捨不得讓孩子“摔跤”,更別提主動去訓練孩子“摔跤”。

我們儘自己最大努力給孩子最大的保護,冷了怕凍著,餓了怕營養不良,哭了怕孩子委屈,甚至怕孩子生氣,怕孩子不能天天開心。

於是,我們看到小小孩因為喝不慣幼兒園牛奶拒絕上幼兒園,迫使家長自帶某品牌牛奶;我們也看到從小好像什麼都很優秀的孩子,剛上大學一年級就被迫休學,理由是無法承受各種壓力。

終於有一天,我們忍不住埋怨孩子太脆弱,卻忘記了這或許是我們一手養育的結果。

今天,我們繼續打開《養育模式大逆轉》,聊聊“復原力”

1、 什麼是“復原力”?

為什麼孩子沒有復原力,或許我們該這麼做

復原力的英文單詞是“Resilience”,也有學者翻譯成“修復力”、“”回彈力”,“抗逆力”等。這個概念是由明尼蘇達大學發展心理學家、臨床醫師Norman Garmezy,在他四十餘年的研究中提出的。

提出這個概念,源於Norman Garmezy發現有一個男孩的原生家庭非常惡劣,很小就沒有父親,母親又酗酒,但他每天仍然很陽光的面對生活,從“不希望別人同情”,直到長大,這個孩子始終在學業、心理上都非常健康。而和他有類似特質的一群孩子,本來也會因為環境成為各種“問題人”,最終卻”逆天改命”,取得了卓越的成功。這種特質就被稱為 “Resilience”。

同時,研究發現,這類孩子之所以生命軌跡會發生變化,有的可能是碰到一些“幸運”的因素,比如出現了一個支持Ta、鼓勵Ta的照顧者、老師等等,但這些外部因素並不可控,而還有些則是這些孩子從經歷中,慢慢學會用“另外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經歷的一切,他們更加主動、積極的去回應困境和壓力,這個內部的轉變起了決定的作用。

正如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家Bonanno指出“創傷本身沒有延續性,你對創傷的解讀才是有延續性影響的東西。”

因此,“復原力是能忍受逆境,能從傷中恢復,還要能在恢復之後比以前更強壯”的能力。

2、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沒有復原力?

為什麼孩子沒有復原力,或許我們該這麼做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儘管老生常談,但是如今很多人其實並沒有這樣的心裡準備,以致遇到壓力的時候束手無策,問天問地卻忘了問問自己。

而我們孩子這一代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少經歷風雨。無論家庭環境如何,很多從出生開始都是各家捧在手裡怕摔,含在嘴裡怕化的“大寶貝”。

於是,孩子長大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些東西,不知不覺被大人代勞了。

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依然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甚至為了餵飯,大人追著滿屋亂跑的情形比比皆是;而孩子只負責讀書,其他什麼都不用管更是中國很多家庭的縮影,甚至讀書也不是自己的事情,是一家人“智慧的結晶”。

在這些處處被代勞的過程中,孩子沒有經歷過好吃的東西進不到口裡的掙扎,沒有經歷過作業交到學校被老師批評返工的失落,“第一時間得到滿足”和“我的字典沒有失敗”是常態,於是孩子不知道什麼是等待和忍耐,也無法理解不斷失敗,不斷重新起來,最終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滿足。

請問,這是你想給孩子的嗎?

一個孩子在每天的日常中,通過不斷和大人的互動,開始瞭解和認識這個世界的法則,我們給予Ta的是一個需要不斷去成長的世界,還是什麼都為其準備好,一切“皆合我心”的世界?是一個真實的世界,還是一個被我們過度保護的世界?這個答案需要你我自己去填寫。

一個根本不觸地的皮球,要怎麼拍才能產生反彈力?

3、如何培養孩子的復原力

為什麼孩子沒有復原力,或許我們該這麼做

既然復原力必須在實際經歷中才能習得,那麼作為孩子的首位人生教練,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書中指出了一些思路。

  • 嘗試新事物

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不斷嘗試新事物的過程中,生命可以因此變得越來越有彈性。如書中所說“彈性,是一種適應能力,也是一種生命的韌性。”

回想一下,孩子小時候,我們儘可能給孩子提供各種食物,Ta的味蕾就發育得越充分,我們在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的手去觸摸不同的東西,Ta的大腦就越被有效刺激。

那麼,當孩子漸漸長大,我們更應該創造環境,甚至有時需要稍稍“推一下”孩子,幫孩子走出舒適區。比如,可否在下次旅遊的時候,試著不住高大上的星級賓館,讓孩子知道並非“非星級不可住”;又比如陪著孩子去參加一次Ta從來沒嘗試過的運動,並從中經歷挑戰獲得喜悅;還比如,是否能把自主權交給孩子,讓Ta決定要怎麼安排週末?

其實,嘗試新事物並不難,關鍵是作為父母的你是否自己選擇放手,並且有勇氣去突破一切你已經習慣的東西,“嘗試”是先從我們開始的。

  • 擁抱“B計劃”

“B計劃”就是意料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比如,一家人決定週末去戶外露營野餐,結果到週末當天突然風雨交加、電閃雷鳴,計劃不得不取消。原本一家人充滿期待的“A計劃”無法執行,此時面臨週末兩天怎麼安排的問題,是一家人滿口抱怨地度過兩天,還是制定“B計劃”,在家“野餐”玩遊戲,讓這個下雨天成為孩子長大後最美的回憶?

不讓“B計劃”成為無可奈何的嘆息和最後一刻的被迫選擇是復原力的一種能力。

當我們越長大,就越發現自己不可控的東西越多,人生有時的確比電視劇更精彩,每個人當然都有自己喜歡的劇本,但是當生命中的“導演”給了你另一個劇本的時候,我們還能快樂地演出最好的自己嗎?

訓練孩子從小去接受那些意料之外的“B”,需要我們自己首先以積極的心態去擁抱它們。當環境改變,仍然可以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當週遭哀鴻一片,仍然可以在夜間歌唱,是我們真正能帶給孩子的生命的力量。

或許,那個曾經的“B計劃”,有一天當你回頭看時,會發現原來是最好的“A計劃”。

  • 感謝“失敗”這個禮物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認為“失敗”是禮物,儘管從小就有人告訴我們很多關於“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勵志故事。我們喜歡聽這些故事不是因為我們喜歡失敗,而是喜歡故事結尾的“成功”,終於揚眉吐氣。

我們不僅自己不喜歡失敗,我們更不喜歡孩子失敗。

於是,孩子小時候,我們把吃的遞到Ta口裡,怕Ta餓著;大一點上學了,我們替Ta收拾書包,怕東西落下了被老師批評;再大一點,出門求學,怕Ta挨餓受凍,家裡的東西寄了一包又一包;工作了,怕Ta自己找工作艱辛,怕在職場受欺負,託關係送禮就為給孩子找個“好”工作……

直到有一天,我們為孩子人為堆砌的“虛假成功”轟然倒塌,Ta面對這一切不知所措,因為孩子在成年前從來沒有真正面對過失敗,更不知道如何處理失敗。

如書中所說 “為孩子進入成年的重要準備功課就是放手,讓孩子有機會面對失敗”。

因愛掌控是本能,為愛放手是智慧。

但放手不等於不管不顧。當孩子在面對失敗的時候,我們最需要做的是同理和陪伴。

同理是告訴孩子,失敗很痛,我也有過,我理解你。但不是同情,同情是說:你真可憐,真倒黴,這樣的事情怎麼能發生在你身上呢。

陪伴是陪在孩子身邊,但允許孩子以自己的節奏去消化,給Ta時間和空間去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去總結經驗教訓,並最終以自己的方式恢復。陪伴不是做孩子的救贖者,不是急著幫孩子走出失敗的陰影,打開“失敗的禮物”需要時間。

復原力實在是一種很棒的能力,如果我們可以在孩子成年前訓練Ta擁有這種能力,孩子的生命會充滿更加多彩絢爛的顏色。

無論是嘗試新事物,擁抱“B計劃”還是感謝“失敗的禮物”,其實都因為後面那個盼望,相信無論環境如何改變,終究對我們都有益處,“真正徹底的復原力只屬於那些有盼望的人”,盼望我們每一個都成為有盼望的人。

為什麼孩子沒有復原力,或許我們該這麼做

Day 4 今天和大家分享《養育模式大逆轉》這本書的復原力部分,最大的讀後感觸是學會放手,讓孩子去經歷Ta的人生。

這週末去看了一個名叫《媽媽咪鴨之鴨飛沖天》的兒童音樂劇,裡面當“大雁媽媽”和領養的“小黃鴨”在經歷各樣的衝突、挑戰和傷痛後,“大雁媽媽”最終選擇放手讓小鴨子去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試圖把他們變成“大雁”時,心裡無限感慨又感動。正如劇中有一段演唱獨白:“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有時愛很渺小”。也許也正是這樣全力去愛但有時又不知如何愛的無力感才能讓人真正成長,除了孩子,也包括我們自己。

為什麼孩子沒有復原力,或許我們該這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