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犯案13起,网络世界中有什么魔力?搞不好你也有“瘾”

在2019年第一季度,深圳公安的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篇内容,内容是当地公安干警针对汤坑、碧岭、六联等地区接连发生的电动车电瓶盗窃案的侦破行动。

连续犯案13起,网络世界中有什么魔力?搞不好你也有“瘾”

通过调取案发地区的监控,干警们很快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随后对其实施了抓捕行动,最后在该地区内的某网吧内,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如今已经是“二进宫”了,犯罪的动机却让人哭笑不得,原来犯罪嫌疑人是一名网瘾青年,一天不上网就浑身难受,为了筹集网资,在该地区连续进行了13次盗取电瓶车电瓶并将其销赃给废品站犯罪行为。

连续犯案13起,网络世界中有什么魔力?搞不好你也有“瘾”

如果我们仔细留意新闻,我们时不时就会看到诸如“少年离家出走,最后在网吧发现,已不成人形”等话题,那么,网络针对青少年,到底有什么魔力呢?

这样的问题,似乎是随地可见。而且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现在的网瘾,已经不单单通过来解决了,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而且特别容易上瘾。

连续犯案13起,网络世界中有什么魔力?搞不好你也有“瘾”

正常人都难以抵抗这样的诱惑。比如我们在坐车、如厕(不要笑)时,都会掏出手机来,刷刷小视频,看看小新闻,而且经常就忘记了时间,造成坐过站、腿麻木(不要笑),这从本质上来讲,也属于“网瘾”的一种体现。这是因为,在大脑摄取到一些能够另其兴奋的信息时,往往还会继续索取这样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瘾”,幸运的是,大脑对于这种令人兴奋的信息的依赖程度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这种“瘾”是可控的,而不像毒瘾、烟瘾这样一发不可收拾。

连续犯案13起,网络世界中有什么魔力?搞不好你也有“瘾”

为了抵制这种能够令大脑愉悦的信息,就需要我们对自制力等方面,做相应的系统化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到的偷电瓶的蟊贼,已经30岁了,作为一个成年人都很难抵挡网络锁带来的诱惑,那么,就更不用说网络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的诱惑力有多么巨大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丝带志愿者、家庭教育指导师张志杰老师认为,玩,是人类的天性,更是孩子的天性,针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不能束缚孩子的天性,而是一定要对其加以引导,以避免孩子成为网瘾少年。

著有《学习完全提高手册》、《学会跟孩子说话》的作者,中国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专业网特邀的首席专家赵雨林老师,将沉迷于游戏,归类为品格缺失综合征,表现为孩子沉迷网络、沉迷于游戏、小说、电视剧、疯狂追星追星,往往还会夹杂着脾气大、爱抱怨等,产生这样问题的根本原因,则还是家长对家庭教育职责的不到位。

连续犯案13起,网络世界中有什么魔力?搞不好你也有“瘾”

因此,赵雨林老师建议家长,在青春期频繁参加一系列家庭娱乐活动,以淡化网络对孩子的影响。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认清网络的本质是什么,并进行自我规划相关的系统化训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