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崛起之路:根源在这!

阿里巴巴目前市值4070亿美元,发展历程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阿里崛起之路:根源在这!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总市值突破2300亿美元。目前阿里市值为4070亿美元,历史峰值为5233亿美元(腾讯目前市值为4093亿美元,历史峰值为5737亿美元,当然这里腾讯的市值会随着汇率的变动而变动,阿里直接是以美元计价的)。

阿里上市当天造就的富翁记录至今未被打破,至少1000名员工成了百万富翁,至少300名员工成为了千万富翁(外界盛传的造就1万多名亿万富翁是严重不实的),那么阿里是如何一步步的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阿里崛起之路:根源在这!

起初阿里做的主要业务并不是淘宝,马云也只是认准了互联网这个方向将大有作为,但是对于阿里开展什么业务,以及如何盈利,还是处于摸索的阶段。阿里最初做的是网上信息分类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商家可以彼此沟通,进行信息交流和业务往来,其主要是针对于商家间的服务(B2B模式,即商家对商家),平台本身的赢利方式是抽取年费,靠着这个也实现了盈利,后来这笔钱为淘宝的前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刚开始只有收取年费这一项应营收方式,后面又推出了广告费和推广费等其他营收方式)。

可能有些人听说过中国供应商和中供铁军这个词汇,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现在市面上也有《阿里铁军》这本书,不得不说阿里的中供铁军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个黄埔军校,后来的很多大佬都是出身于中供铁军(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同程旅游 CEO 吴志祥、原美团 COO 干嘉伟、原大众点评 COO 吕广渝、原赶集网 COO 陈国环,等很多CEO 和高管)。

阿里崛起之路:根源在这!

淘宝的成立时间是2003年5月份,成立的背景:在其内部B2B业务(中国供应商等)面临天花板的限制,在其外部国内开始涉足C2C的玩家只有eBay和易趣网,而马云眼光独到的认定C2C模式将是一个巨大的增长点,把宝压在了C2C模式上(即个人对个人),现在想来也很简单,中国企业才有多少家?个人消费者是企业数量的成千上万倍,如果这块市场能够被证明是可行的,那么收获将是不可估量的。

这里就能看出马云的境界了,在当时很多人是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阿里的B2B业务(中国供应商)是在盈利的,而且收入比较客观,马云并没有选择小富即安,偏安一偶,而是敢于挑战(eBay当时占有市场份额超过80%),最终在C2C领域成就了霸主地位,eBay也被迫退出了中国市场。重要的是他在关键时候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和判断(当然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马云在香港的一次采访会上表示,他犯的错误比做的正确决定多得多,只是在关键时候走对了一两步好棋,这一两步好棋抵挡了好几步臭棋)。

阿里崛起之路:根源在这!

支付宝的成立时间是2004年12月8日,成立的背景是:网上交易需要有担保,不然买卖双方存在顾虑,进而就会造成整个市场很难壮大。成立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为了淘宝的发展。当然你现在百度一下会看到很多高大上的话语,说支付宝怎么怎么滴,改革了银行,帮助了中小企业发展等很多高大上的话语,其实支付宝成立的最初目的就只有一个:为了淘宝的发展(当然后来壮大之后,境界自然跟当初是不一样的了,普惠金融,提升效率,大数据等这些都是后话了)。

天猫的成立时间是2012年1月11日,成立的背景是:淘宝利润有限,且假货较多,品牌上没有突出重点,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划分体系,外部还有一些竞争对手的存在,如:京东。目的:打造一个新的品牌,创造新的营收点,整个阿里资源可以形成一个覆盖高中低品牌的垂直体系。时至今日大家可以看到天猫的成功是巨大的,当然对淘宝的打击还是有的,之前淘宝是阿里体系内当之无愧的王者,现在天猫崛起后,淘宝被天猫分流,营收已经不及天猫,天猫成长为阿里系的现金奶牛(大家可以想象下腾讯系的微信和QQ,在某些情况下是相似的)。

阿里崛起之路:根源在这!

这些年阿里巴巴自身孵化了一些业务,如: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云,菜鸟网络,咸鱼等,还有一些收购或控股的关联公司:优酷,高德地图,饿了么,阿里健康等,共同铸造了整个阿里体系。它很大,看不到边际,而且还在成长,继续变大。当然并不是说阿里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了,暂且不说国外的强敌,单是国内的腾讯就可力抗阿里,这场龙虎斗或许才刚刚开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