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寫在前面:

衡量一部電影好壞的標準,不應該是它表達了什麼,表達了多少,而應該是藉由這部電影,能讓我們的思考走多遠。

關於愛情和婚姻裡的“迷失和迴歸”,這部電影給了我們足夠深刻的啟示。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1.兩個迷失的男人,兩個等待中的女人

在電影《戀者多喜歡》中,有兩條故事線索,一個是胡兵飾演的攝影師林皓,多年前,林皓有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就是劉濤飾演的程雨。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林皓和程雨

林皓為了去大城市追求男人的所謂事業,離開了程雨。

起初,程雨說:“我會等你啊!”

但一年又一年,每年只能見一面,等到第八年的時候,程雨等不下去了,她哭著問林皓:

“我還有幾個八年可以等?你真的愛我嗎?我們不是牛郎織女,用不著一年只見一面!”

程雨哭著離開了,林皓也沒有去追,他還是回到了他想去追夢的大城市。

故事的另一條線,是林皓的老闆安總。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安總

安總從前也是一個窮小子,但如今事業有成,有錢,有寶馬車,還有“兩個女人”。

除了妻子和兒子,他竟然在自己家的隔壁樓棟私藏了一個女人,晚上住這裡,白天回自己家,還假裝自己加了一夜的班,回家後不斷地對妻子說:“加班好累!”

一個男人在成功之後的得意忘形、貪婪,在安總這個角色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林皓迷失在自己對理想的“固執”裡,安總迷失在自己對女人的“貪婪”裡。

兩個自私的男人,在追求著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而他們的背後,一個女人在苦苦等待,一個女人被矇在鼓裡。

故事的最後:

林皓放下自己的固執,回去找程雨,有情人終成眷屬。

安總選擇迴歸家庭,妻子也原諒了他。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2.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在這部電影裡,導演大筆墨表現了男人們的迷失,卻幾乎沒有用什麼筆墨,輕描淡寫地,就讓女人們選擇了原諒。

這意味著,男人被放在了佔據話語權的“高處”,女人則被放在了只能被動選擇的“低處”。

在這樣的表現手法之下,就給人造成了這樣一種感覺:

迷失的男人應該被理解、被原諒,女人則應該將自己內心的複雜感受“刪繁就簡”,壓抑、忽略自己的痛苦,去成全男人的迴歸,成全家庭的幸福,也成全自己“寬宏大量”的形象。

這邏輯,也太“重男輕女”了。

林皓,為了自己的理想,出走10年,當他終於在外漂泊累了,想要回到愛人的懷抱,程雨還在那裡等著他。

一個女人用自己最青春的10年,為一個男人的出走買單了。

安總,在家庭和事業雙豐收後,開始出軌,在自己有實力之後,好像必須充分地去享受外面的花花世界,才不辜負自己的成功,這其實是現實中很多成功男人的心理。

對於這樣的男人來說,家庭仍然是重要的,所以在事情敗露後都會選擇迴歸家庭,而為他的“瀟灑”買單的,卻是妻子。

作為妻子,必須嚥下所有的苦,才能成全這個家庭的破鏡重圓。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難道不應該是“誰犯錯誰買單”嗎?

遺憾的是,我們心中最簡單的邏輯,在現實中卻不能適用,因為現實的複雜總是超出我們的想象。

婚姻中很多無解的問題,必須要有一個人站出來做犧牲,才能有一個“解”。

面對出軌的男人,女人當然很憤怒,也想憤然離去,但想到孩子,想到從前的美滿和幸福,想到如果離婚自己一個人養育孩子的艱難,常常不得不成為做出讓步和犧牲的那個人。

在明白了這樣的道理之後,其實我想說:

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就不要放縱自己去犯錯,最後讓你最愛的人、也是最愛你的人,來為你的錯誤買單。

“買單”這兩個字很簡單,但對方心裡因此承受的,卻太多太多。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3.現實中的原諒,沒有這麼輕而易舉

電影《戀者多喜歡》的故事框架簡單又美好:

“一個男人迷失了,當他醒過來想要回頭的時候,背後的女人張開懷抱接納了他。”

導演設置這樣的故事框架,也是基於對感情的美好期待,希望藉由故事裡男人們的迷失,喚醒現實中正走在迷失道路上的男人們。

不得不說,這樣善意的提醒很有必要。

在婚姻和愛情裡,如果能嚴於律己,不去犯錯,自然是最好了。但如果真的鋌而走險去犯了錯,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像電影裡那麼輕而易舉地被原諒。

現實永遠不是電影,可以人為地去安排事態的發展方向。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看馬伊俐和文章就知道了。

當年文章出軌,馬伊俐嚥下痛苦和委屈,用一句“且行且珍惜”公開表達了對文章的原諒。可是,幾年之後,他們還是分道揚鑣了,很顯然,馬伊俐並沒有真正原諒文章。

其實面對婚內出軌,真正的原諒,心底深處毫無芥蒂的那種,也根本就不存在。

不管是男人出軌還是女人出軌,即便另一方選擇原諒,多半也是出於無奈。

有人是不願意孩子成為單親;有人是礙於面子,覺得離婚很丟人;也有的人,覺得婚姻就是湊合,沒勇氣選擇離開,所以就湊合地過。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婚姻,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無間的關係。

婚姻最重要的根基是信任,而出軌對於信任是毀滅性的打擊。

出軌後兩個人之間的信任,就像是一張撕碎了又黏貼在一起的紙,貼得再好,撫得再平,也無法回到從前了。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4.最容易迷失的人生路,最需要的是“保持自覺”

在電影《戀者多喜歡》中,青年男人林皓和中年男人安總,雖然是兩個人,發生了兩個故事,實際上卻呈現了“一條路”:

年輕的林皓,好像是從前的安總,如今的安總,也許就是明天的林皓。

  • 年輕的林皓,代表了人生一個早期的階段,那時候他年輕氣盛,不惜放棄最好的愛情,跑到大城市去追求事業有成。
  • 年長一些的安總,代表了人生的又一個階段。他已經事業有成,在此之前,年輕時候的他也跟林皓一樣,想要努力奮鬥,贏得自己的事業和家庭雙豐收。可是,在真正得到這些以後,他並沒有好好地去珍惜和守護自己曾努力想得到的這些“寶貝”,而是去尋找更多的刺激了。

很多人都曾是“林皓”,也都曾堅定地以為自己不會活成“安總”,後來卻走上了一條迷失而不自知的道路。

我常常會想:

是人生幾十年太漫長了嗎?

是人生的愛情、事業等這些事情太過複雜了嗎?

以至於置身其中的我們,都像是迷路的小螞蟻,“迷失”好像是我們很多人終其一生都走不出的一種“底色”,就像是走出沙漠那麼難。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而我們,卻像是醉酒的人,卻一個勁兒地喊著:“我很清醒!”

有人說:“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正在裝睡的人。”

其實,一個裝睡的人總是能夠被叫醒的,因為他聽得見。

但一個真正沉沉睡去的人,一個深度迷失了自我的人,才是叫不醒的,因為他聽不見。這樣的人,只能等待他自己“幡然醒悟”。

這條叫做“人生”的路,因為佈滿了難題、誘惑,以至於我們都太容易迷失自己。但我們不是聖人,做不到不犯錯,該怎麼辦呢?

不妨記住老祖宗留下的一句話:

“吾日三省吾身。”

養成一個每天反思自己的好習慣,保持一份人生的“自覺”:

我們可以接納這個世界的殘缺和汙點,但不能放棄避免犯錯的努力。要剋制,要走向更好的自己。

最後幾句話,與各位共勉:

喜歡,就會放肆。真心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最容易肆無忌憚。

但愛,卻是剋制。

這裡的剋制,表面上看是放棄更多愛的可能,放棄種下更多的愛情之樹,其實,是教我們把那一棵最重要的愛情之樹,澆灌成它最繁茂的樣子。

永遠不要讓最愛你的人,為你的錯誤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