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電器輝煌不再的三大誘因

睿財經訊(文/蕭瑋) 睿財經訊 近日,海信電器2019年第一季財報顯示,淨利潤僅2678.58萬元,還不到小米的二十分之一,同比減少90.37%。

海信電器輝煌不再的三大誘因

近二年來,海信電器一直都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態,2018年,其扣非淨利潤直接下滑逾90%,不足億元,僅為營收的0.17%。

海信電器輝煌不再的三大誘因

幾年前,海信在中國市場佔有率曾經創造過連續13年第一。不僅在美國和歐洲發展,近年來還在南非、澳洲迅猛發展,並且在南非和澳洲都拿下了市場第一的佔有率,2015年至2016年甚至位居全球第三。

昔日裡,家電市場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行業大佬海信怎麼啦?如何走出困境?睿財經進行了分析。

海信利潤過低三大主因

睿財經分析,昔日家電王海信利潤每況愈下,主要有三大原因:

1、世界盃,高投入低迴報

海信電器輝煌不再的三大誘因

2018年海信電器在俄羅斯世界盃豪投近1億美元,成為俄羅斯世界盃頂級贊助商。在算上世界盃期間在央視上的投入,俄羅斯世界盃期間廣告總投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但是廣告投放效果非常差,海信電視的銷量增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成為高昂的成本。

海信電器採用還是傳統的贊助身份+廣告投放的營銷模式,消費者對這種落後的營銷手段已經審美疲勞和提不起興趣;加上消費者對世界盃官方贊助商身份並不關心,海信自己又沒有製造出任何話題。這是海信電器失敗的原因之一。

2、堅持不入局OLED戰略失誤

海信電器輝煌不再的三大誘因

近幾年,電視行業處於低谷期,很多品牌都在轉型升級,紛紛推出OLED電視。海信電器則是堅持ULED才是未來電視發展的方向,7年的時間海信電器都在研究ULED電視,ULED電視本質還是依靠LED背光源照亮像素點成像的電視,ULED電視只是LED電視畫質的提升,而不知創新轉型。

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入局OLED電視,今年年初海信電器終於改變策略,開始推出OLED電視產品。足足比其他品牌晚了7年的時間。海信電器的戰略方向再次失敗。

海信電視想利用促銷活動力挽回損失,部分電視降價額度最低接近5折。以海信2018款65吋彩電為例,售價為118800元,活動價為6200元左右。銷量提升,利潤下降。傳統電視行業已經是紅海,有成為血海的趨勢,單純的拼價格不能使公司發展。

依託5G網絡華為和榮耀推出全新品類——智慧屏。這是華為應對5G時代做出的選擇和大膽嘗試。海信電器依舊沒有全力追趕,只是忙於推銷今年剛剛上市的OLED電視,並沒法放棄傳統電視的想法,海信電器或錯過5G時代的良機。

3、互聯網+轉型速度過慢

海信電器作為彩電龍頭企業,國內銷售額佔有率達到17%,同比提高1.3%,繼續保持國內市場第一。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海信電器就面臨著利潤不斷下降的問題。為了減少對電視的依賴,海信電器開始試水新的領域,推出海信手機H20,由於配置低售價高,導致海信H20手機銷量非常慘淡,轉型以失敗告終。

相比於傳統電視行業,互聯網電視企業的營銷打法更加精準快速,在品牌力度缺失的情況下,必須要針對於電視輻射出的需求場景做深度迭代,而互聯網電視企業的新玩法塑造的新需求在入局市場之後也帶動了傳統玩家的升級換代。當小米搞精準推銷,華為榮耀推出智慧屏的時候,海信電器轉型升級依舊緩慢。

作為同城死敵的海爾已經開始轉變,6月5日晚間,青島海爾發佈公告稱,公司全稱擬變更為“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這意味著,青島海爾在物聯網時代下的轉型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海信電器無論從現有成績還是未來的佈局,都已經落後新興互聯網公司很遠。與小米、華為這種互聯網電視企業的博弈之戰在所難免。海信電器要加快轉型抓緊5G的風口,讓自己重新輝煌。如果策略不當或轉型較慢的行業老大也會被新興互聯網公司斬於馬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