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风·氓》:高中语文传达的婚恋观

《卫风·氓》:高中语文传达的婚恋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句诗多数人应该很熟悉,出自高中语文中一首要求背诵的诗:《诗经·卫风·氓》。

这首诗里最为出名的一句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点出了男子沉迷爱情还可以脱身,但女子沉迷爱情就无法自拔的观念,是千百年来对女子的警醒。

高中读《氓》时,年纪尚轻,对情之一字似懂非懂。如今重读《氓》,发现这首诗的细节之丰富,人物刻画之生动,内涵之深远,远远超出了我当年的理解。

热恋中的女子和不靠谱少年

诗的前两节勾画出一个深情少女,爱上一个少年并嫁给他的故事。从观众的视角看来,这少年其实不太靠谱,但是少女沉迷在初恋的甜蜜中,并没有发现心爱之人的缺点。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在先秦时期,人们将婚姻关系看的十分严肃,因此衍生出一套复杂的婚姻礼仪,就是所谓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未婚男女要结成夫妻关系,是需要男方请媒人提亲的。私定终身虽然也被社会允许,但并不是主流方式。

《卫风·氓》:高中语文传达的婚恋观

“纳采”中的礼物大雁

诗中的男子,在没有请媒人提亲的情况下,要求女子嫁给他。女子是传统女性,希望婚姻大事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愿私下答应婚事。但男子竟然因此发怒了,可以想象是用了质疑女子真心之类的借口。女子为抚平心上人的怀疑和怒火,放弃原则,答应嫁给他。

定下婚期后,女子对男子的感情更深,常常登上墙壁凝望男子到来的方向。若见到他就十分欢喜,见不到就黯然落泪。男子也终于做了全诗唯一体现出他为婚姻做的事:占卜这个婚事是否吉利。

女子的屈从,双方不对等的付出和男子的阴晴不定,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婚姻的悲剧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女子终于嫁给了意中人,本以为一生有了依靠,可以与爱人举案齐眉,白头偕老。但却没想到,她一直是那个从心底爱着丈夫的少女,丈夫却已经不是当初与她谈笑的美好少年了。


《卫风·氓》:高中语文传达的婚恋观

结婚后,她负担起所有繁重家务,尽到一个贤惠妻子的本分。无奈丈夫家境贫寒,又没有多少进取心,无法改善家里的条件。已为人妇的女子并不在乎这些,只要丈夫真心相待,她是愿意与他同担风雨的。

但是这一点真心也终成奢望。丈夫娶到了她,便慢慢的不再珍惜,不然怎会舍得一直让她做那么繁重的劳动呢?她念着旧情,处处隐忍,丈夫却越来越不像样子,竟还在外面拈花惹草,一颗心已经不在她身上了。

这场没有经过细细考量就仓促开始的婚姻已有衰败之象。

觉醒与决裂

年复一年晨起晚睡的辛苦,丈夫的三心二意,已经压得女子透不过气,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丈夫居然对她拳脚相向。

她也有过向娘家求助的念头,但是一想到当时没有经过家人同意,就私下与丈夫约定终身,终究没有脸面开这个口。她不说,兄弟们以为她过得很好,每次回家都是说说笑笑,她表面应和,心头的悲苦却愈发深了。

《卫风·氓》:高中语文传达的婚恋观

终于有一天,在自己安静下来细细思考这段婚姻关系时,她第一次生出了悔恨。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现在有很多资料将“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翻译成“兄弟们不知我的处境,见面时都讥笑我”,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首先,兄弟看着亲姐姐亲妹妹被丈夫欺侮,不但袖手旁观,还当面奚落,这不合情理;其次,兄弟不知道女子的处境,认为她正过着正常的生活,那就更没有讥笑的理由了。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此时的女子下定决心结束这段错误的婚姻,正如她毅然决然的嫁给他时那般。年少时的相知相恋,海誓山盟,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她受过的苦,都是年少时一腔热血和识人不明的惩罚,但如今,这惩罚也足够了。她将马上离开他,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卫风·氓》:高中语文传达的婚恋观

《氓》告诉我的

重读《氓》,我在女主失败的恋爱和婚姻中,看到了我自己和身边很多朋友的影子,感慨良多,也受益良多。

《氓》提醒我的第一点,是在恋爱中要保持理智,客观的看待自己恋人。微小的问题也可能是人品的折射,要仔细辨别,不能被爱情蒙蔽双眼。

第二,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能轻易妥协。如果对方触碰了自己的底线,先想想他为这段关系付出了什么。

第三,如果婚姻中被欺负,被家暴,可以寻求亲人的帮助,不能为了面子死撑。家人永远都是可以依赖的后方,忍让只会使对方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最后,一段看不到未来的关系,就尽早终结它

《卫风·氓》:高中语文传达的婚恋观

《氓》与《孔雀东南飞》都描写了一段悲剧的婚姻。《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因恶婆婆的刁难和丈夫的懦弱,被驱遣回家,又因不愿改嫁,决定结束生命。这里面的内核是对封建制度的“反抗”。而《氓》中的女主,在经历了不幸后,决心与夫家一刀两断,开启新生,打破“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魔咒,这是“觉醒”和对自己人生的尊重,要比《孔雀东南飞》立意更高。

如果年少时我们都读懂了《氓》,可能很多婚姻悲剧就不会发生。有一个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先秦时期的女孩和现在的女孩,在面对婚恋时容易犯的错误竟十分相似,而《氓》入选语文课本,也有点“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有趣感觉了。


作者:夜雨春深,东北姑娘,热爱文学,用好奇的目光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