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吃飯就“開玩”?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文 | 小允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是鐵,飯是鋼,一日不可無三餐。吃飯是一件大事,可孩子吃飯總是邊玩邊吃,沒有養成一個好的進食習慣,,會影響孩子發育。家長一定要注意了,及時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才有助於孩子成長。

孩子一吃飯就“開玩”?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我家孩子每次到了飯點就開始去看電視,玩玩具,甚至有時候還特意看書學習,就是為了不好好吃飯。

每天都追著孩子身後讓她吃口飯,比登天還難,各種辦法都試過了,孩子還是不願意吃。

不僅我家孩子吃飯有不好的習慣,身邊的朋友也說,孩子每次吃飯都開小差。

其實這些是家長沒有做好正確的引導。

想要讓孩子好好吃飯,首先就要找到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好解決問題,父母一步一步引導,讓孩子好好吃飯,快樂成長。

一、孩子有哪些不好好吃飯的行為?

1、 邊吃邊玩

很多孩子在吃飯時,手裡還拿著其他東西,邊玩邊吃,嘴巴里喜歡含著飯,要玩一會才嚼一下。有時候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最後被電視節目吸引過去,忘記吃飯了

不少家長都禁止孩子娛樂,想讓孩子專心吃飯,可是不讓孩子玩,孩子就不吃飯了。所以才養成了這種邊吃邊玩的壞習慣。

孩子一吃飯就“開玩”?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2、 挑食

孩子對食物有特別的偏好,有時候他們會拒絕一些帶有獨特氣味和形狀的食物,並且還會拒絕沒有見過的新食物,對自己不喜歡的食物常常拒之千里。

通俗的話就是挑食,只吃自己喜歡吃的,其他不喜歡吃的食物根本不嘗,這樣就養成了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

3、不主動吃飯

看到很多家長都喜歡追在孩子身後給孩子餵飯,其實這也是一種不良的習慣,但最根本的表現就是孩子不主動吃飯。

每次到飯點都不吃,到了餐桌上也是把飯當玩具,自己根本不會主動進食,吃飯所花時間太長,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這種進食需要靠喂,自己吃飯非常慢的不良習慣。

以上這些不良飲食習慣成為了眾多父母的心中大石,想要放下這塊石頭,首先就得了解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吃飯,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孩子一吃飯就“開玩”?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二、孩子不喜歡吃飯的常見原因

1、生物層面

孩子年紀小,接觸的食物不多,所以就對氣味和食物口感非常敏感,有時候聞到一些難以接受的氣味就開始牴觸這些食物。

像一些苦瓜、胡蘿蔔,這些氣味比較特殊的食物常常成為孩子們的“食物黑名單”。這就是生理上無法抗拒的行為,就像很多人不喜歡吃香菜、芹菜等。

2、生理層面

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孩子們挑食就是生理原因,因為他們總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每吃一些高熱量、糖分高的食物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快樂,所以他們會加強這些食物的量,最後吃不下飯,或者吃飯的時候只吃高熱量食物。

3、心理層面

有些孩子看到陌生的蔬菜就拒絕進食,並且還會看見魚類、肉類,產生心理上的恐懼,所以才會不吃這些食物。

孩子一吃飯就“開玩”?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孩子的接受程度不像成年人這麼敏感和成熟,面對陌生的環境往往很難適應,食物也是如此,見到一些奇怪的食物,或者父母烹飪出來孩子從沒有嘗試過,不管是從外形還是氣味,孩子總是難以接受。

瞭解到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已經找到了問題所在,我們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引導孩子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讓孩子成長中更加健康。

三、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家長可以這麼做

1、規定進食時間

有些孩子吃飯時邊吃邊玩,常常會忘記吃飯,到最後吃飯時間越拖越長,最後吃飯結束了,孩子還沒有吃,這時候小部分家長會放棄孩子,就讓孩子自己去玩了;有些家長則追在孩子身後,一口一口餵給孩子吃。

實際上兩種做法都不正確,這樣只會讓孩子認為吃飯是任務,並且吃不吃無所謂。

正確的做法是規定孩子們的進食時間,一旦超過進食時間就要得到相應的懲罰,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吃完,還可以得到獎勵。

進食時間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決定,不要給予過長的時間,不然就沒有實際效果。

孩子一吃飯就“開玩”?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2、父母樹立良好榜樣

要知道父母在孩子面前就是一本教科書,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從父母的行為中衍生出來的,所以父母在吃飯時一定要做好正確的榜樣。

首先父母吃飯就要專心,不可以邊吃飯邊看手機或者電視,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好吃飯這一件事情,只有通過自己的行為才能夠感染到孩子,讓孩子瞭解到吃飯要專心。

並且在挑食問題上,即使家長有非常排斥的菜,也不要過於誇張化,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我們應該儘可能內化,讓孩子知道沒有挑食這個行為選項,他們自然會接受所有的食物。

3、增加運動,營造氣氛

想要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就得讓孩子願意吃飯,我們可以從改變食物開始,多給孩子準備一些他們樂意嘗試的食物,改變食物的造型來吸引孩子注意力。

當然光讓孩子想吃不夠的,得讓孩子需要吃。增加適當的運動,孩子在運動中消耗體能就需要及時補充一些能量,所以孩子就會產生飢餓,從而引發對食物的需求。

並且我們在就餐時,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吃飯氛圍,孩子也能夠感受到進食的快樂。

孩子一吃飯就“開玩”?督促孩子好好吃飯,家長可以這麼引導

孩子不好好吃飯,不要著急,多半是飲食習慣不正確,我們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孩子們變得更加優秀,在食物中獲得快樂,健康成長。

當然在督促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行為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定要記得以身作則,才能夠要求孩子。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允兒爸爸,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