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潮:智能代還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信用卡逾期潮:智能代還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最近,信用卡的逾期開始集中爆發。


銀行不得不採取一系列收緊風控的操作,降額,限額,甚至限制消費場景,比如不能刷卡買奢侈品,等等。


大量用戶也反映,自己的信用卡被降額,一位用戶的額度從5萬直接降到1000元,甚至還有人的額度從10萬降到0元。


一些金融機構的風控負責人表示,現在,收緊風控,才能自保。


而美國發現金融的前CRO在接受一本財經採訪時,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也許現在放開,才不會錯失良機……


逾期爆發


最近,多位銀行高管透露,銀行信用卡的逾期正在上升。


早在2月初,銀行信用卡的逾期潮就開始出現。據銀行從業人員表述當時有延期還款政策,部分風險還未暴露。


3月23日,招商銀行行長表示,整個2月份,信用卡逾期率同比大幅提升。


交通銀行副行長也坦言,2020年,交通銀行的資產質量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反彈。


且最近一個月,大量的用戶表示還不上錢,大約一天能收到上千個延期申請。


逾期用戶,大部分是額度在10萬元以下的小額信用卡用戶。有行業人士表示底層的信用卡用戶受衝擊明顯。


與此同時,大量用戶的信用額度被調低。


很多用戶在收到一條風險提示短信後,很快就被降額。一位浦發信用卡的用戶稱,他的額度直接從13000元降到了2500元。


而在我愛卡、卡農等論壇和一些老哥社群裡,鋪天蓋地都是關於被降額的抱怨。


“5萬變1000元。”“10萬額度直接變成了0元。”“5萬額度直接降沒了。”不一而足。


信用卡逾期潮:智能代還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現在降額,就是為了縮小風險敞口,度過危機。”一位銀行的風控負責人透露,他們最近需要降額的用戶清單,“每天一長串”。

除了降額之外,一些銀行也開始設置消費限額。

更有相關人員透露“現在中信銀行信用卡的一些用戶,單筆消費不能超過1000元。”


信用卡逾期潮:智能代還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一些用戶反映,興業、廣發、浦發等銀行,也開始限制單筆消費金額。


一些信用卡甚至還有使用場景限制,比如,“一些用戶可能就不能刷卡買奢侈品”。


同時,信用卡的審批也在收緊。去年能批的卡,現在幾乎不會通過,通過率變低了很多,10個過1個都算高的。


因此,很多信用卡中介機構幾近癱瘓。“以往的辦卡中介,現在都換行業做退保退息了。”


同時,信用卡的額度也變得很低。“過去可以批5萬元,現在可能就5000到1萬元。”


逾期暴漲、信用卡降額、髮卡收緊,疫情後的逾期爆發潮全面到來了嗎?


爆發原因


一些用戶反映,興業、廣發、浦發等銀行,也開始限制單筆消費金額。


一些信用卡甚至還有使用場景限制,比如,“一些用戶可能就不能刷卡買奢侈品”。


同時,信用卡的審批也在收緊。去年能批的卡,現在幾乎不會通過,通過率變低了很多,10個過1個都算高的。


因此,很多信用卡中介機構幾近癱瘓。“以往的辦卡中介,現在都換行業做退保退息了。”


同時,信用卡的額度也變得很低。“過去可以批5萬元,現在可能就5000到1萬元。”


逾期暴漲、信用卡降額、髮卡收緊,疫情後的逾期爆發潮全面到來了嗎?


風控調整


目前整個銀行的風控策略,都是收緊的。

首先,對一些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銀行都收緊了風控。

比如,對於運輸、餐飲、製造、旅遊等行業的從業者,“我們都謹慎審批”。

同時,降額、限額、髮卡縮減,也都是風控的常用手段。

“實際上,現在收緊風控,未必是好的策略。”最近,美國發現金融的前CRO在接受一本財經採訪時,透露了這個觀點。

“所有的風險,都不是即時反映的,都有一到兩個月的延時。”舉例稱,比如一個人失業了,他不會馬上開始逾期,可能要過一兩個月才逾期。

如果預判疫情將在不久後結束,那麼金融公司現在的風控不但不應該收緊,反而要放開。

“雖然逾期上升了,但你同時要考慮到,融資成本低了,獲客成本也低了。”他認為,要從總體的資本回報率來考量,不能單看一個指標。

其預判,疫情之後可能會出現一個小的消費潮,一些金融機構已開始盯著這裡發力。

信用卡逾期潮:智能代還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自去年11月份,我們的髮卡量已突破百萬級。疫情期間是用卡高峰,利潤收入肯定會增加。

與此同時,股份制銀行情況也略有好轉。

有行業人員就表示,從3月份開始,招行信用卡的情況有所好轉,從信用卡交易量的數字來看,基本達到了正常的水平。

疫情之下,金融行業危機四伏,動盪不安。

但這也意味著,一個大洗牌的機會來了。

就和炒股一樣,只要踩對了入場和撤場的時機,就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智能代還系統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根據瞭解,曾POS機是在2012年正式開始步入一個手刷的階段,乃至於在2014年就已經達到了一個火爆的階段,兩年的時間就已經能夠形成這樣的一個經濟趨勢,說面信用卡等行業的利潤點以及市場之大。2012年到現在的2019年,現在POS市場依舊可獲益。但是又如何在這樣一個經歷長久歷程的產業中做出改革和創新呢?

做事情都是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區進行的,在互聯網裂變分享時代和軟件盛行的年度,將線下信用卡業務專業線上不得不說是一個好的形式,從POS到MPOS再到2019年6月開始的線上代還APP,這無疑就是一個發展的趨勢所在!


信用卡逾期潮:智能代還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代還信用卡”這類的軟件誕生。那麼其中和傳統線下POS的區別就在於POS機的本質就是幫助持卡人卡內的額度刷出來,而代還軟件的本質在於把刷出來的錢沒有辦法還進去,為了不產生逾期的情況下, 幫助持卡人將本月賬單推遲到下一個月,在一定程度是幫助了大部分的持卡人避免逾期的情況下轉移賬單,降低了當月還款壓力。而且據瞭解,現在的軟件都可進行軟件智能制定計劃,不需要通過機子進行刷進刷出再進行記載標寫,不斷的將信用卡業務推向了智能化,便捷化,透明化。

但是自從代還行業的“出世”,非議就一直不斷,很多人都在懷疑此軟件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小編之前也有一直關注代還行業的問題,總結以下幾點關於代還軟件的注意事項:

1、消費是不是實體商戶

2、銀聯APP是否帶有積分

3、消費後的回款速度如何

4、軟件開發公司是否正規

5、平臺是否有做資金沉澱

6、對接的三方支付公司的資質如何

所以保證所謂的“完美賬單”的標準比如:真實消費;多元化商戶消費;標準費率;合理消費方式這些都是所說的“修復賬單”的方法。


信用卡逾期潮:智能代還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但是以上的這些或許還是會存在一定的爭議,畢竟目前又出現了一些關於某某某代還平臺被查封的現象,導致很多的持卡者會發出疑問:代還軟件到底該不該用,有什麼風險?針對這樣的問題,小編是這麼分析的:


1、在保證小編綜上說的注意事項,本身的信用卡代還軟件的還款路徑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屬於正常還款。


2、這類的軟件大多數是通過多次消費,多次還款的形式來進行的。從銀行的角度來看的話,反而是賺取了更多的利潤,並且據小編了解,大多數的代還軟件都有控制相應的還款節奏,制定了較好的還款計劃。


3、理論上來說讓銀行賺到了更多的錢,是更有利於提額的畢竟銀行歡迎小額消費用戶。其中消費頻次越高反而會被銀行認定為優質客戶。


4、正規的代還軟件中,所對接的通道都是持牌的三方機構,且都有於銀行簽訂相關的協議,每一筆的消費都是帶積分的,讓銀行能夠獲取更大的利潤。


一個持牌的三方機構的牌照是具有相當高的價值的,既然持牌機構會放代還通道出來,其實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默認代還行業的出現,也沒有一個持牌機構會拿牌照來開玩笑


所以根據當前市場和對2020年的經濟回暖估算,以及包括信貸市場的可行性來說,面對這個全世界擁有做多信用卡持卡人的國家。除了看準市場的“體積”也要對自我的能力資源進行綜合性考慮,各行各業都有出類拔萃的人,各行各業又有打醬油的人。


2020是打醬油還是吃肉,各憑本事。


文章來源:無冕財經

作者:米格、木一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