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多雨,魚類養殖池塘容易“翻塘”,如何做好應對措施?

近日,多地池塘因天氣突變或暴雨,魚類翻塘而大量的死亡,給養殖戶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究其原因多是因為在成魚階段管理不到位,在“最後一公里”的時候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翻車”。現就魚類翻塘的原因和應對措施進行分析,為養殖生產提供借鑑。

翻塘的原因

可以是有毒藥物引起,但是藥物引起的翻塘挽回的可能性較小,而最為普遍、發生最多還是由於水中缺氧翻塘,導致養殖魚類的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損失。

“翻塘”主要還是發生在水體較肥、有機物多且魚存塘量大的池塘,一般多在成魚養殖階段,在天氣異常或雷陣雨,池塘水體發生上、下層對流,池塘底部積累大量的有機物進入上層水體,在分解時大量消耗氧氣,導致水中氧氣急劇降低;在水體溶氧急劇下降後,藻類的也會發生死亡、分解,進一步加劇氧氣的消耗,進而使這個養殖水體嚴重缺氧,導致池塘養殖魚類翻塘。

春季多雨,魚類養殖池塘容易“翻塘”,如何做好應對措施?

如果在養殖過程中,加強對底質和水質的調節,讓水體保持一定的透明度,即使在天氣突變的的情況,翻塘的概率性也會大大降低,因此,翻塘的發生還是因為忽略池塘的日常管理。

翻塘的幾種常見情況

1、天氣異常而導致翻塘。一是暴雨天氣:白天日照強,但在傍晚前後突下雷陣雨,或是連日陰雨缺乏日照的天氣;二是悶熱天氣:久打雷而不下雨,風力小,連日悶熱氣壓低,以及久晴後轉陰的天氣;三是強風天氣:白天天氣晴朗氣溫高,刮南風,夜間轉北風,氣溫迅速下降,這種天氣在秋季較多見。

春季多雨,魚類養殖池塘容易“翻塘”,如何做好應對措施?

2、管理失誤導致翻塘。主要是在成魚階段,突然斷電而沒有發現,在缺氧的情況下沒有發現增氧機的開啟,在養殖生產中也經常發生類似翻塘的情況。

翻塘的應對措施

1、 天氣異常時提前進行水質處理

在天氣異常的情況下,提前進行水質調節,提高水體的溶解氧和抗應激能力,比如使用通威黃金肽、改水解毒寶、增氧劑、腐植酸鈉等改水產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提前加入部分新水。

2 、注意翻塘前後池塘管理

2.1 天氣異常時,控制飼料的投餵量,避免增加水體耗氧量;

2.2天氣異常或暴雨時,檢測增氧機、電源、線路是否正常,避免突然事故的發生;

2.3 提前儲備消毒、增氧產品,防止意外發生,尤其增氧產品,在缺氧嚴重的情況可每個5-8小時使用一次;

2.4 發生翻塘死魚時,及時撈出死魚、病魚,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病原的滋生;

2.5 採取合理的消毒措施,發生翻塘後,選擇刺激性小的消毒產品進行消毒;

2.6 有條件的情況下在暴雨時排出底層水,同時做好防逃工作;

2.7 注意保持增氧機的合理使用,微孔增氧可以24小時開啟;

3、加強日常預防管理

3.1、做好池塘清塘工作,避免池塘底部有機質的大量存在;

3.2 加強水質日常管理:對池塘底質和水質定期進行管理,定期使用芽孢桿菌、光合細菌以及培水產品,保持水體合理的藻相和菌相;

3.3 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定期排放底層水體,也可以建設底排汙系統,每週排放2-3次,降低池塘底層水體的有機物、殘餌以及魚類排洩物,提高水體淨化力;

3.4 加強池塘增氧管理工作:合理配備增氧設備,2000斤/畝的池塘,每3-5畝配備3kw的增氧機;同時加強投餌區增氧,10-20畝的池塘配備2.2kw的微孔增氧,在投餌區安置60各增氧盤,在養殖高峰期嚴格按照“12+5”的使用模式:晚上開啟12小時,白天投餌時開啟5小時,缺氧時全天使用。

春季多雨,魚類養殖池塘容易“翻塘”,如何做好應對措施?

總之,防止翻塘要多調水,多開增氧機,注重日常管理才是關鍵。勤巡塘,及時掌握池塘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