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大唐的繁盛具體表現在哪裡?

江山星河


唐朝的繁盛體現在:外交、打仗、人民平安、人民富裕、人民安全、擴大土地、管理、詩詞等,國家的繁盛全是基於平民百姓,只要他們好,國家就安定、富裕。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始於高祖李淵,終於哀帝,共20帝。唐朝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達到了頂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最。唐高宗後,武則天稱帝,國號“周”。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關係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唐朝前期,農業生產蒸蒸日上,手工藝品日益精巧,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城市生活繁華似錦。唐朝後期,江南經濟進一步發展,為以後南方經濟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礎。當時在政治上,先後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其成就超邁西漢「文景之治」。唐玄宗統治時期,鼎盛局面達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壇上也出現了「盛唐氣象」。

就當時的世界範圍來看,唐帝國也是最重要、最強盛的國家之一。歐洲的封建強國主要有法蘭克王國和拜占庭帝國,他們都遠遠落後於唐朝。東方重要的國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統一次大陸前後剛剛確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後次大陸隨即分崩離析。在世界範圍內,唐朝不但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屬於最先進的行列。

唐朝正處於中國古代社會由前期向後期發生轉折的關鍵時期,從這個意義上說,唐朝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唐朝後期出現的很多萌芽狀態的新事物,對此後千餘年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賦稅制度上的改革,宋代的「二稅」、明代的「一條鞭法」、清代的「攤丁入畝」,都是唐代兩稅制的繼續和發展。中唐時期韓愈和李翱的哲學思想為宋明理學開了先河。韓愈、柳宗元所倡導的「古文運動」為宋代「古文運動」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從唐中葉開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間醞釀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重大變化,許多新事物都萌發產生於唐代。

總之,唐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力強盛,是中國歷史上繼漢代出現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稱「強漢盛唐」;唐朝後期的發展又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巨大變革開了先河。唐代確實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偉大時代!


CCSG達人


最能體現大唐繁盛的應該是其對外交往時展現出的胸懷和氣度。大唐的對外交往,不僅在地域上橫越亞歐和東西兩洋,而且在交往的原則上也能做到無論種族與文化,兼容幷包,互相尊重,海納百川。

尤其在文化交流中做到有出有進,雙向互動,在輸出自身律令禮儀與文化典籍的同時,大量吸收世界各國的宗教與藝術。中外文化在唐朝交融互動,產生出絢爛奪目的時代光輝,成為對西域各國和日本等東亞國傢俱有強大吸引作用的軟實力。

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能在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的笑容上、在陝西乾陵六十一番臣殘留的雕像中、在《西遊記》的神奇故事裡、在日本的唐招提寺和海外諸多的唐人街區內,感受到昔日大唐繁盛的光輝。


田村山語


說起唐朝的繁盛,很多人都會提到一個詞,那就是“氣象”。

但“盛唐氣象”到底是什麼呢?

不得不說,“氣象”、“格局”、“胸襟”等等詞彙都比較“虛”,聽起來很高大,但落在具體上就很難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所以,要說盛唐氣象,還得從一些具體的現象入手,不能簡單的用一個或者幾個大氣的詞彙來糊弄。


唐朝從“租庸調”制度到“兩稅法”調整,是唐朝強大的根本

每一個封建王朝裡,“賦稅”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農業社會中,針對農業的賦稅是主體。

所以,一個王朝所施行的“賦稅”制度,就是其是否興盛最顯著的體現。

在唐朝之前,賦稅制度叫做“租調”制度,主要是向百姓徵收財物,其中“租”和“調”是不同的東西。

  • “租”指的是農民家中按照男丁數目分得土地,耕種之後,需要向國家繳納一定份額的糧食;
  • “調”指的是農民家中按年需要向國家繳納一定份額的絹、絲、麻等等製品。

從這裡就能看出,封建時代稅收是以家庭為單位的,非常符合“男耕女織”的傳統。

但這時候“徭役”的履行並沒有特別規範,唐朝的“賦稅”制度對此進行了完善,由“租調”變為了“租庸調”。


多出來的這個“庸”就是針對徭役的規定。

因為每個家庭每年都需要服徭役二十天,但是唐初規定,如果不想去服徭役的話也可以用絹製品來抵,一日交絹三尺。

這種規定的創造出於兩種考量,一是唐朝剛剛建立,國家比較貧困,需要鼓勵百姓辛勤工作,所以用絹來抵消徭役;二是留給百姓更多的時間來忙自己的生活,不至於為了服徭役而耽誤生計。

但是從這樣的開端可以看到,徭役可以用財貨來抵消,實際上就是後來需要繳納的糧食、製品等物用金錢結算的先聲。

而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已經度過了初建時期的困頓,並且土地已經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兼併現象,農民手中的土地相對變少,地主瞞報現象嚴重,出現了與國爭利的現象。

這樣一來,“租庸調”制度已經不太適合唐朝的發展,於是更改為“兩稅法”。


“兩稅法”的基礎為地稅和戶稅,分夏秋兩季徵收,不再按照人口數來繳納,而是根據開墾田地的面積收地稅,按照貧富差距收戶稅。

這樣一來,使得社會公平問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唐朝在安史之亂後再次出現了“中興”的現象。

所以,唐朝賦稅徵收方式的調整非常及時,使得這個王朝的國力逐漸上升,不僅國家富強,百姓的生活相對也是較為滿足的。

這是形成“盛唐氣象”的基礎。

唐朝人對於外敵的態度,形成了開闊的胸襟

唐朝這個國家在其建立之初就一直對外征戰,直到其滅亡時刻依然如此,這是維持“盛唐氣象”的根本保障。


唐朝人有著非常濃厚的“遊牧”習氣,因為其建國是以北朝為基礎,自身就有很多遊牧民族的血統,正好處於一次民族融合的關鍵時期。

所以唐軍的戰鬥力非常強悍,在周邊國家中很難找到抗衡者。

一旦出現外敵有可能對自己造成威脅之時,唐朝選擇的辦法往往是主動出擊,將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所以周邊國家對大唐的畏懼要更多於尊敬。

這從“邊塞詩”在唐朝盛行就能看出端倪。

在唐初時期的邊塞詩歌中,魏徵這樣的文臣也會懷念當年南征北戰的日子,說:

策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羈南越,憑軾下東藩。

而在盛唐時期,李白、王維、高適、王昌齡、岑參等等都寫過非常慷慨的邊塞詩歌,其中像王維多寫作山水田園風格詩歌的詩人也有“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的豪言壯語。


而中唐、晚唐的邊塞詩雖然轉為對於戍邊士卒的同情和對於戰爭的疲倦,但也從側面表現出唐朝對於軍事力量的重視。

也正是因為唐朝在軍事策略上一貫的強勢姿態,才使得唐朝人形成了一股無與倫比的氣勢,這在之後所有的封建王朝中都是不曾出現過的。

對內安定,烽煙較少,對外強大,攻城滅國,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國家裡,面對周邊國家的商人豔羨大唐的富饒和強大,自然會生出自豪的心態。

而這就是“盛唐氣象”產生的根由。

唐朝對於“科舉”的改革,實為一大壯舉

一個王朝的興盛離不開人才的選用,唐朝就處於“科舉制”創制之後最為重要的變革上。

自隋朝建立“科舉”之後,兩漢南北朝沿用的“察舉制”,尤其是魏文帝曹丕所創制的“九品中正制”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而隨之而來的就是世家大族的沒落。


在唐朝大興科舉之前,王朝官員的選任都是由世家大族操控的,他們有向國家舉薦賢良的權力和義務,所以才出現了袁紹等出身的“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的現象。

唐朝以“科舉”取士,就從根子上斷絕了世家大族對於朝廷的影響,自此之後它們只能越來越沒落,直至消亡。

唐朝設立的“科舉”已經比較完善了,不僅有“進士科”、“明經科”,還有一些諸如“明算”、“明法”等等專業學科,甚至出現了“武舉”。

而“科舉”只是進入仕途的開始,在之後還要經過系統的學習以及一系列的考試,然後才能得到官職。

但無論程序多麼嚴謹、複雜,科舉的出現無疑打破了封建王朝中非常森嚴的等級,增加了社會各階層的流動性。


這樣一來,不僅世家大族對於朝政的影響被削弱,最為廣泛的寒族群體有了進身的機遇,“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得到了生動的踐行。

而不斷湧現的“人才”就是唐朝繁盛最為根本的支撐,唐朝湧現出如此多的名臣也和這些人才選用方式有關。

所以,唐朝為何繁盛?為何會出現所謂的“盛唐氣象”?這不是一些高大而空洞的詞彙可以闡釋的,“胸襟開闊”、“眼光宏大”等等只是“盛唐氣象”的表現而已。


真正能決定一個王朝是否繁盛的,還是一些具體而微的細節。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