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儺儀”,是一種什麼儀式?在宋代又經歷了哪些變化?

在古時候,都有鬼神的傳說,面對天災或者一些難以解釋的現象,都容易被歸納到鬼神作祟之說。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自然也就有了“驅除邪祟”的儀式。古時候的人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儀式來去除邪祟,祈求好運。

這種儀式在古代被稱為“儺儀”,直到今天,這種儀式在中國少數地區還是能看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相當於中國的一種文化象徵而存在。

宋代的時候,不管在經濟方面還是在文化方面都與其他歷史時期有一個鮮明的對比,那麼,中國傳統儀禮“儺儀”,在宋代又經歷了哪些變化呢?

中國傳統“儺儀”,是一種什麼儀式?在宋代又經歷了哪些變化?

一、宋代以前的儺儀是什麼樣的?

1、儺儀的來歷

前面也說了,儺儀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是被用來驅除“邪祟惡鬼”的,因為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那可以說是百分之百敬畏了,認為自己的命運是由天神掌握的,而邪祟之類的東西如果不及時清理掉,就會威脅到自己的命運。

當時舉辦儺儀完全是出於人們對於自然的敬畏,迷信色彩豐富。也就是考量到這一目的變化,所以宋代以前的儺儀與宋代時舉行的儺儀活動區別還是很大的。

儺儀的來歷歷史悠久,從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到了周代的時候,人們特別重視占卜吉凶禍福,所以儺儀變成了一年中極為重要的活動之一,說儺儀是國家級的禮儀也不為過。

中國傳統“儺儀”,是一種什麼儀式?在宋代又經歷了哪些變化?

2、儺儀由哪些內容組成?

在儺儀活動舉行時,往往需要一個主神,人們稱呼他為方相氏。

到了兩漢時期,人們可能覺得儺儀隊伍只有一個主神還不夠鎮壓足夠的邪祟,為了驅邪效果更好,人們選擇在儺儀隊伍中重新加入十二個人物,與主神方相氏相配,這十二個人被稱之為十二獸。

《後漢書·禮儀志》記載著關於當時舉行儺儀的諸多要求,第一關於日期,要求在臘日的前一天舉行,並將這個活動命名為“逐疫”。

在那之前,要選一百二十名童子,腰上佩戴大鼓,手上拿著鼓槌,接著就是最初的主角方相氏了,扮演方相氏的人,需要身穿熊皮,戴著有四隻眼睛的面具,面具要看起來十分可怕才行。

最後是關於十二獸的著裝要求,他們必須要頭戴獸腳,身披著獸皮,分別扮成“甲作、肺胃、雄伯、騰簡、攬諸、伯奇、強梁、祖明、委隨、錯斷、窮奇、騰根”這十二隻神獸。

中國傳統“儺儀”,是一種什麼儀式?在宋代又經歷了哪些變化?

3、儀式是如何進行的?

在活動過程中,方相氏與十二神獸一起做法驅除邪祟,一百二十名童子要一邊擊鼓一邊喊著口號:“甲作食兇,肺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強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隨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凡使十二神追惡兇,赫汝軀,拉汝幹,節解汝肉,抽汝肺腸。汝不急去,後者為糧!”

這句話的意思大致就是:“爾等邪祟,再不離開這裡,我們十二神獸就要把你們全部吃進肚子裡去了!”

不管有沒有用,起碼當時的人們認為這種方式真的能驅除身邊的邪祟,並且能夠在氣勢上征服那些邪祟,所以不論是那些扮演者的面具還是他們本身,都要足夠嚇人才行,這樣才能表現出與臆想中魔鬼進行過一番殊死搏鬥的樣子,並營造出一種嚴肅緊張又恐怖的氛圍。

如果從舉行儺儀的作用上來考慮的話,宋代以前的人們對於“舉行儺儀”這種活動能夠驅除邪祟帶來好運的看法是深信不疑的,而到了宋朝的時候,人們可能對儺儀活動還是抱有驅除邪祟的想法,但是更多的卻只是把它當成一種儀式了。

就和我們如今過年放爆竹一樣,在過去放爆竹是為了驅趕年獸,但是如今即便沒有了年獸,人們還是願意在過年的時候放上幾掛爆竹,這已經不再是信仰問題了,而是僅僅只是追求一種儀式感了。

中國傳統“儺儀”,是一種什麼儀式?在宋代又經歷了哪些變化?

二、與歷代的儺儀相比,宋代的儺儀形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宋以前,儺儀王室舉行的“國儺”,全國上下舉行的“大儺”以及民間舉行的“儺戲”這三種類型,以示區別,但是到了宋朝時,儺儀主要就分為兩種,一種大儺儀,大儺儀是由宮廷舉辦;一種是小儺儀,小儺儀由民間舉辦。但不管是大儺儀還是小儺儀,與過去的儺儀都有著很大的區別。

1、與過去僅僅是為了驅鬼的目的不同,宋代的儺儀帶有一定娛樂性質

如果說在過去,儺儀等同於國家級禮儀,那麼在宋朝,即便是由宮廷舉辦的儺儀,也都具有了一定的娛樂性。

關於北宋的宮廷儺儀,行走的北宋和南宋記錄簿《東京夢華錄》和《夢梁錄》都分別有記載當時的盛況,我們先來看看北宋的大儺儀是如何舉行的:

“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面......灶神之類,共千餘人,自禁中‘驅崇’,出南薰門外轉龍彎,謂之‘埋崇’而罷。”

再來看看南宋時的大儺儀盛況:

“禁中除夜呈大驅儺儀,並系皇城事,諸班直戴面具......戶尉等神,自禁中動鼓吹,驅祟出東華門外,轉龍池灣,謂之‘埋祟’而散。”

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在儺儀活動中參加“角色扮演”的演員名單中,根據人物特徵以及角色特徵,“一個蘿蔔一個坑”,有身穿鎧甲身材魁梧的將軍、門神,有身材兇惡肥胖的判官,鍾馗小妹、土地、灶神等等等等,參演人數達到上千人,與過去的一主神十二神獸一百二十名童子的人數可以算是小巫見大巫了,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雖說最後一項活動是為“埋崇”,但就這歡樂的過程,怎麼看都不像是在驅邪,而是整個宮廷都藉此機會玩一次角色扮演的遊戲罷了。

官方的大儺儀都是帶有了娛樂的性質,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民間的小儺儀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宋代的著名學者朱熹對民間儺戲就有著這樣的評價:“儺雖古禮,而近於戲”,就這麼一句話就簡潔講明白了宋朝時儺儀已經具有非常濃厚的娛樂性質了。

中國傳統“儺儀”,是一種什麼儀式?在宋代又經歷了哪些變化?


2、民眾參與性變得更強

為什么要說民眾參與性變強了呢?因為在宋代以前,儺儀的人數即便多,但是也不像宋朝一樣一次性就達到數千,這還只是由宮廷舉辦的大儺儀,民間的小儺儀參與人數更多。

並且,儺儀在宋朝的時候已經由神聖的驅除邪祟的儀式轉變為一種每個人都能參與進來的遊戲娛樂方式。

《夢粱錄》記載:“自此入月街市有貧丐者,三五人為一隊,裝神鬼、判官、鍾馗、小妹等形,敲鑼擊鼓,沿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儺之意也。”

在這個文獻記載中,儺儀的角色扮演甚至由乞丐來扮演了,打著驅除邪祟的意思,討一份營生,也算是沒誰了。

除了乞丐都能參與到儺儀活動的角色扮演中去,宋代儺儀民眾參與性強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不分年齡段”。

中國傳統“儺儀”,是一種什麼儀式?在宋代又經歷了哪些變化?

清明上河圖(局部)

過去扮演的職位除了硬性要求必須是孩童外,其他都要由正派的成年人來扮演,比如你要說以前儺儀中最重要的主神方相氏,要是找一個孩子來扮演,人家會覺得你怕是在逗我的感覺,但是在宋代的時候,就不會有這個忌諱,儺儀活動對當時的孩子們來說既像是一場小型的角色扮演,又像是我們如今的小朋友們過家家酒一樣,只是相當於一個遊戲罷了。

《歲時廣記》記載:“除日,作面具,或作鬼神,或作兒女形,或施於門楣,驅儺者以蔽其面,或小兒以為戲。”

小朋友們玩儺儀中的角色扮演遊戲時,大人們也會給與支持。

儺儀的角色扮演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服裝和道具,最簡便的也要用一個面具來表示你扮演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所以,後來宋朝的有一些商人更是直接就賣起了儺儀中用於角色扮演的面具,厲害到“老少妍陋,無一相似者”這種程度,最後有商人甚至靠著做面具這一獨門絕技實現了發家致富的夢想。

中國傳統“儺儀”,是一種什麼儀式?在宋代又經歷了哪些變化?

總結:

在過去,儺儀活動舉辦的時候往往會採取非常慎重的態度,但是到了宋朝之後,儺儀儘管還是存在,但是在性質上已經大有所不同,可以用“跌下神壇”這個詞來形容了,因為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能夠引起人們心中對鬼神的敬畏,神秘感不再,反而充滿了娛樂性氣息,也算是受到宋朝高度開放的商業以及高度開放的社會的影響了。


參考資料:


《後漢書·禮儀志》


《東京夢華錄》


《夢梁錄》


《歲時廣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