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環境 我們在行動

建成安居煤礦等46家綠色礦山

為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近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出臺具體措施,力爭全面提升生態系統健康與永續發展水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市將探索完善耕地保護基層治理體系和激勵機制,構建市、縣、鄉、村四級“田長制”責任體系,研究制定差別化耕地開墾費標準。並將完善徵地程序,開展徵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調整,推進徵地信息公開。

為加快綠色礦山建設,我市將制定《濟寧市綠色礦山建設管理辦法》,建成安居煤礦等46家綠色礦山,建成泗水、鄒城綠色礦山發展示範區,大中小型綠色礦山建成率分別達到90%、80%、50%。在森林資源保護方面,我市將建立完善的林長制工作管理、協調、檢查和評價責任體系,制定《森林防火重要山體硬質隔離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建立森林防火熱點監控平臺,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同時,落實有害生物防控責任,4月底前完成疫木清理任務。

我市還將繼續推進國際溼地城市創建,實行溼地面積總量管控,嚴格溼地用途監管,爭取通過國際溼地公約組織認證提名。在科學保護南四湖國際重要溼地和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的基礎上,著力推進小微溼地建設,年內新建或完善小微溼地60處。

此外,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方面,今年我市將完成礦山復綠項目7處和關停礦山治理項目16處,藍天保衛戰礦山治理任務7處、三區兩線可視範圍內歷史遺留治理項目3處。並確保年內全市治理穩沉塌陷地達到38.4萬畝、歷史遺留塌陷地10.1萬畝。爭取1至2個鄉鎮納入國家全域土地整治試點。年內還將新建、提升森林鄉村示範村100個,重點村710個,爭創省級森林鄉鎮5個、村居40個以上,新建義務植樹點25處。

本報記者 楊柳 通訊員 郭朝陽

對花鳥市場等場所重點監管

為維護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建設人與野生動植物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近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從宣傳引導、棲息地建設、執法檢查等方面出發,做好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我市將結合創建全國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及國際溼地城市契機,利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等宣傳平臺,適時舉辦大型宣傳活動。同時,通過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等活動,普及保護自然資源的知識。

以環南四湖大生態帶、市域重要河流水庫和市級以上溼地公園等為載體,我市將通過自然溼地岸線維護、清淤等方式進行保護修復,完成近百萬畝溼地保護修復任務。並將劃定野生動物禁獵區和禁獵期,建立以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為主體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地。目前,我市共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面積約11.16萬公頃;建立市級自然保護區2處、縣級自然保護區2處,保護面積約1.1萬公頃;建立溼地公園35處,溼地公園面積約3萬多公頃。

同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聯合市森林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對全市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和經營利用場所進行執法檢查,將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企業、寵物店、花鳥市場、餐館飯店、火車站、網上交易平臺等納入執法監管重點對象,集中打擊非法獵捕、殺害、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以及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的行為,取締非法收購、加工、出售、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窩點和市場。並將在源頭、流通領域和經營利用環節切斷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銷贓運輸渠道和利益鏈條,規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及經營利用行為。

本報記者 楊柳 通訊員 郭朝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