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转眼七月,又到了小朋友出游的季节。相对于过去的春游、秋游,现在更流行的是游学。跟着自己的班级或十多个同龄小孩组成小团队,去自然生态丰富的地方,以旅游的形式学习自然科学并参与团体活动。

这类活动寓教于乐,还是不错的,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所有的活动都是由组织机构提出方案,学生在其中选择。这种做选择题的方式有些欠妥。游学的目的应该是建立在兴趣之上,并结合小朋友自己的特点来开展活动。体系化的游学活动很难针对同学们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且这类商业性活动毕竟是以赚钱为目的,过程中尺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变味。

很希望能有一些活动是以小朋友自己为主导,形成以小团队为主的个性化游学。理想中的活动由同学们自己提出,再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形成方案后再与老师、家长或组织机构商讨可行性,想必这样的方式更为理想。

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要小孩子们提出可行的方案,他们要对目的地和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缺少相关知识脑子里都是浆糊我想也很难搞出什么东西。 两位法国科普作家弗拉蒂尼和马拜尔正是看到了这样的缺位,于是为同学们写了这套《一起去旅游》。

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该书分为去山区、去海边、去滑雪三册(想去的地方都有了),全书图文并茂,画风硬朗独特,略为翻看一下,马上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和上初一的儿子一起饶有兴趣的看完全书。一致认为这是一套不错的科普及旅游指导书。

不同于呆板的旅游类书籍,也不同于普通的儿童读物。《一起去旅游》始终坚持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待旅游,用儿童看得懂的语言、图画介绍相关知识。自然知识很广泛,而该书所列的知识紧紧的围绕旅游这一主题,让所有的知识点广博而不发散。

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每本书结构都一样,均分这三部分:讲一个故事、介绍相关知识、互动趣味游戏。

在故事中找到兴趣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从一个个探险故事、挑战故事中找到我要去远方的理由是再好不过的方式了。书中用和同学们相仿的人物,把他们挑战自我的环境放在大山里、放在大海边、放在大雪中。不论是困难还是惊奇,都会给大家带来想继续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点紧扣旅行所需

形成这种地貌的原因是什么----介绍形成雪山、湖泊、潮汐等等这些现象的原因

我们在旅途中能看到什么----介绍可能看到的植物、动物。

我们在旅途中可以做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有得介绍哟。

动手动脑思考远行的意义

动手制作各种工具、教你如何看地图、进入大山、大海中需要的工具使用方法。在这里,你真正找到了旅行的意义。

看完《一起去旅游》,我和仔仔都已经跃跃欲试,准备着我们一家子的去海边之旅。很高兴能给你推荐这套书,相信你也能通过它找到你的梦想目的地,一起去HI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